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腮腺多形性腺瘤150例临床分析

来源:东饰资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腮腺多形性腺瘤150例临床分析

作者:皇甫胜利 常立军 赵振华 和鲁予 来源:《中外医疗》2012年第11期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手术资料,探讨该病的治疗措施和方法。方法 采取手术方式治疗150例多形性腺瘤。其中采用传统手术方式80例,改良方式70例。术后跟踪随访0.5~5年,观察患者手术的恢复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的80例患者中出现暂时性面瘫14例,出现涎瘘5例,出现Frey’s综合症18例,发生复发3例。采取改良方法的70例患者中,有暂时性面瘫4例,涎瘘3例,没有Frey’s综合症及复发情况。结论 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采用改良方法比传统方法发生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 腺瘤 手术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37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4(b)-0019-02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Parotid Gl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150 Cases

HUANGPU Shenli CHANG Lijun ZHAO Zhenhua HE Luyu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of Jiaozuo People's Hospital, Henan 454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trospect 150 cases of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parotid gland clinical operation data,discuss the disease treatment measures and methods.Methods Adopt operation treatment of 150 cases of pleomorphic adenoma.One using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operation in 80 cases,improvement in 70 cases.Postoperative follow-up of half a year to five years,was observed in the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recovery and relapse.Results Using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operation in 80 cases of temporary paralysis in 14 cases,appearing salivary fistula 5 cases,Frey's syndrome 18

cases,the occurrence of relapse in 3 cases.Adopt improved methods in 70 cases,temporary paralysis in 4 cases,salivary fistula in 3 cases,no Frey's syndrome and recurrent situation.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parotid gland by modified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has less complications, obvious effec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Parotid Pleomorphic;Adenoma;Operation;Complication

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上也称为混合瘤,是涎腺最常见的肿瘤,发生在腮腺的多形性腺瘤占所有腮腺良性肿瘤的60%~70%。腮腺混合瘤主要发生在腮腺上皮组织,如果手术没有彻底切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形性腺瘤约有半数会再次复发,并且呈多发病变,再次手术的难度大,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1]。腮腺多形性腺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人为多,在患者的性别上,女性比男性略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150例,时间为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之间,患者全部是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住院患者[2],其中男68例,女82例。年龄6~68岁(±42.3岁)。患者的病程2周~34年不等,肿瘤生长在3年以内者居多,肿瘤大小1~12cm之间,超过5cm的患者不多[3]。肿瘤在右侧90例,左侧60例。根据腮腺解剖部位,有56例患者的肿瘤在耳前区,耳后区68例,耳垂下区22例,咽区4例。 1.2 临床表现

腮腺多形性腺瘤主要表现为局部无痛性缓慢增大的肿块,大多无自觉症状出现。肿瘤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增长,肿物大小不一,小的肿物如枣,大的肿物如拳头,边界清楚。且多数呈现圆形,也有部分为椭圆形,表面光滑无粘连,呈结节状,本组资料中,患者均无面神经受侵的症状。只有3例患者肿块巨大,表面呈结节状,脸部皮肤外观有紧绷变薄的现象。 1.3 治疗方法

采用改良方式手术的70例患者,全部在全麻下或局麻下进行,在患侧耳前至颌下做常规“S”型切口,并显露腮腺外缘,根据肿瘤部位按解剖层次进行手术切除,距肿瘤周围0.5~1.0cm正常腮腺组织内,将肿物切除,仅将与肿瘤密切相关的面神经分支仔细解剖分离,不常规暴露面神经总干及各分支。保留腮腺主导管,缝扎腺体残端,分层缝合腮腺、嚼肌鞘膜和皮瓣,置负压引流球1~2d,术后都采用加压包扎。传统手术方式按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患者的腮腺主导管一起切除。全部患者的肿瘤表面光滑,多数表现为结节状,有完整的包膜,部分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肿块质中等偏硬,部分肿瘤内有褐色或清亮黏性液体流出[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c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 2 结果

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的80例患者中出现暂时性面瘫14例(占17.5%),出现涎瘘5例(占6.25%),出现Frey’s综合症18例(占22.5%),发生复发3例(占3.7%)。采取改良方法的70例患者中,有暂时性面瘫4例(占5.0%),涎瘘3例(占3.7%),没有Frey’s综合症及复发情况。患者出院随访0.5~5年,随访率89.7%(134例)。18例暂时性面瘫者,有15例术后60d内恢复正常,3例在半年内随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痊愈[5]。5例涎瘘中经反复换药以及加压包扎处理后,分别在l~2周内恢复。有3例患者术后复发(占3.7%),行再次手术切除,随访1年无复发情况。2组术后比较情况,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腮腺肿瘤很常见,其中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占腮腺肿瘤70%左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取手术方式。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改良手术比传统的术式效果更好。改良手术和传统手术的区别在改良手术保留面神经,行肿瘤及腮腺部分切除术。多形性腺瘤在临床上界定为交界性肿瘤,其生物学特性和一般良性肿瘤有些区别,肿物有结缔组织不完整的包膜包绕,肿瘤表面光滑,外形呈结节状,多发生在正常腮腺组织内部[6]。过去有的医生采用单纯肿瘤剜除术,但是这种方法复发的几率很高,主要是由于没有完全切除的肿瘤部分再次生长而致复发。张大润报道,患者的复发率一般都在40%左右,所以很多医生都不主张单纯肿瘤切除,从而避免复发。目前对此病的治疗采用了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叶或浅叶切除术,这一改革,使多形性腺瘤的复发率降低到3%以下,给患者解除了复发的痛苦,目前治疗多形性腮腺瘤,普遍认为这种手术方式效果最佳,是腮腺肿瘤切除的标准术式。但是手术就是一把双刃剑,治病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伴随手术而发生的并发症成为手术治疗的难点,患者手术后面部凹陷畸形、面神经功能障碍、味觉出汗综合征都是手术后的并发症[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业内人士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在上个世纪后期,在临床治疗中,又开始了局部切除肿瘤的手术方法,大量的临床实践后,人们总结了手术的经验和治疗效果,发现这种方式和浅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没有差异。本研究中70例患者,均做了肿物及部分腺叶切除术,虽有一些并发症,但经过治疗和处理后,均痊愈。腮腺多形性腺瘤属于良性肿瘤,然而其肿瘤外面的包膜却不完整,所以在采用肿瘤剜除术后常导致患部复发。在临床手术中,将肿瘤和部分腺体一并切除,同时手术中还要做切缘检查和病理切片。手术中应坚持广度和深度的原则,既要考虑肿瘤切除的范围,也要考虑手术切除的腮腺组织,旨在避免术后复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有的医生为了保证复发率为零,往往在肿瘤切除时,还要把周围大量的腮腺组织切除,这种方式容易损伤面神经,使患者忍受面神经损伤的痛苦。作者认为,对于发生在腮腺后下极的肿瘤以及耳前区肿瘤不大于1.5cm均可首选改良手术方式。既不增加术后复发率,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19.

[2] 俞光岩,柳晓冰,彭歆,等.腮腺沃辛瘤发病情况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7:88~91. [3] 翁汝涟,张国志,冯力.腮腺腺淋巴瘤19例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10,7:276~277. [4] 沈山,张国志.腺淋巴瘤发病因素与机制研究的新进展(综述)[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keda M,Motoori K,Hanazawa T,et al.Warthin tumor of the parotid gland:diagnostic value of MR imaging withhistopathologic correlation[J].Am J Neuroradiol,2009,25(7):1256~1262. [6] 杨文雅.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2:20~23. [7] 邱喜雄,夏军,雷益,等.腮腺病变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4:34~36.

【收稿日期】 2012-02-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