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探中医疑难杂症诊治思路

来源:东饰资讯网
浅探中医疑难杂症诊治思路

【摘 要】疑难杂症通常是指病例罕见,症状奇特,病情相对复杂,辩证疑惑不清,处理颇为棘手的一类病症。无论是刚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还是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的中医医生,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难杂症。疑难杂症不仅困扰着病患的身心,还阻碍了中医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在临床上辨治疑难杂症,并取得一定的疗效,成为临床医生关注和钻研的重点。本文将结合自身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将治疗疑难杂症临床经验总结整体,旨在能够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中医;疑难杂症;诊治;思路

一、深入学习中医典籍,温故知新

生活中的一些病症,在中医典籍中就有治疗期的方法,例如常见的手足冰凉者的治愈方法《伤寒论》中就记载“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现今的临床医生大多辩证为血虚,兼感寒邪,气血运行不畅,四肢失于血脉温养。治宜养血通脉,温经散寒,可最终使得治不合拍,收获的效果不佳。但是由于当时医学条件的不成熟,使得它当初在临床上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由于年代的久远,行医者涉猎医学古籍的数量有限,又或者是由于当时了解过后又缺乏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终导致其方法难以致用。深入学习中医典籍,对拓展临床思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诊治疑难病症的能力均有独特作用。 二、仔细辨证分析,谨守病机,立法施治

疑难杂症的外在表现多种多样,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难以预料,但是疑难杂症作为疾病的一种,它有着和其他疾病一样存在的病机反应。因此,要解决疑难杂症问题,不能够单纯从表面上的病症来辨治,而是应该结合自身的临床工作经历和理论知识,对疑难杂症进行全面的分析,抓住其本质,并谨守病机,立法施治。例如,8岁男性,多食易饥3年余,初期无明显诱因出现饮食难饱,每日夜间需加餐,主食量突增至原来的2倍,但体重却减轻。其男性曾至多家医院治疗,后转中医治疗调理1年,多从中消论治,治疗效果不显著。《素问·气厥论篇》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谓之食亦。”此患者胃热则消谷善饥,大肠有热则便结,但因脾气虚弱,纳谷较多而形体反瘦。治宜清胃润肠,佐以健脾,方用可酒军6 克、枳实10 克、厚朴10 克、知母10 克、石膏30 克、炙甘草10 克、麦冬10 克、沙参10 克、白术10 克进行调理,连续服用15剂便可以减轻病状。病患在连续服用15剂之后,饭量正常,大小便正常,精神状态好转,停药观察月余,前病未复发,体健如常,病已告愈。食亦病临床少见,相关的报道不多,上述病患病历2年,病症未除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找到病机的根源,导致疗效不佳。若认真辩析,谨守病机,即可获得一定的良效。 三、双向调节法

疑难杂症大多邪正混乱、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辨证困难,治疗棘手,并非单纯一法一方可取效。采用应理其邪正,调节寒热虚实,平衡升降、选用性能相反药物组方,进行双向调节,相反相成,常有奇效。首先,寒热并用:临床上不少疑难杂症可见寒热错杂证,治疗应寒热并治。如治疗顽痹有寒热并见者,常用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中桂枝、附子配知母;治疗久治不愈的胃脘痛出现寒热错杂证,使用半夏泻心汤中干姜与黄芩、黄连相伍等。 其次,攻补兼施:许多疑难杂症晚期出现虚实夹杂证。如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因机体状况差,限制了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有效应用,此时癌细胞浸润扩散,气血亏虚,治宜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攻补兼施,调整气血阴阳,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以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四、病在局部辨证更要有全面观念

人体的所有部分的核心是心脏,所有经络连接在一起的中心位置是心脏。当某一机体部位产生不舒适之感时,可能局部病症将会影响身体的其他部分,其他部分与局部部位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于局部的病变,应该着眼于整体部分的治疗,把局部与整体统一起来,而不应该孤立、片面地只治疗某一局部症状。从身体的整体部位出发,主要从局部与整体各方面的联系上综合分析,反复钻研,发现病变的本质所在,根据症结所在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如此才能够获得比较力量的治疗效果。 五、扶正缓治法

疑难杂症往往是由于病机复杂,不易治疗,导致疾病失治或误治,以致病邪久留,如风邪内郁或八五脏致五脏痹;寒邪直中脏腑;火毒内盛,伤津耗气,生风动血,从而损伤人体正气;或因久病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及内生水湿、痰饮、积滞、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凡此种种,均可导致疾病的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转变,形成正虚邪恋的病理变化,甚至出现“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和“大实有赢状”的真实假虚证,故治以扶助正气,调动体内的各种积极因素来除湿、化痰、散结、祛瘀、解毒、祛风散寒、除痹开结,以达到祛邪的目的,使机体阴阳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治愈疾病。 参考文献:

[1]黄映雪.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健康必读杂志,2012,3(3):376-380.

[2]范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难点及护理干预[J].求医问药,2011,11(9):407-408. [3]李震华,许仕杰,黄纯美.广东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8):713-7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