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动物防疫在畜牧规模养殖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东饰资讯网
动物防疫在畜牧规模养殖中的问题与对策 王方明 (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 由于基层地区长期在动物防疫方面缺少足够的经验积累与技术支持,因而在畜牧规模养殖 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动物防疫在畜牧规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 根据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动物防疫;畜牧规模养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85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4—67—2 根据基层调研与养殖者信息反馈发现,农村地区的 一方面是各部门之间缺少信息的及时互通,所以此类问 畜牧规模养殖因养殖区域缺少科学系统的布局与规范化 题不可避免。 设计,动物疫情防控设施不完善,很难有效保障养殖效 益。尤其是对于制度化、系统化的综合养殖理念缺少深 2动物防疫对策 入的认知,易在实践中导致动物防疫方面出现疫情的爆 2.1深入基层,解决具体问题 发、疾病的传染以及药物的滥用等问题。 各管理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户条件调查与改 1 动物防疫在畜牧规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善方案制订,通过科学养殖指导的方式令其对各个区域 进行分离,配备消毒设备,尽量在当时将问题讨论清楚, 1.1 畜牧规模化养殖条件不完善 与党员之家的村委会成员一起为养殖户制订出方案,包 养殖区建设规划具有随意性,缺少对动物防疫需求 括设备的联络、防疫技能指导。最好是将指导内容拍摄 的考量。具体表现是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未分区;生 成视频,发送到养殖户手机或电脑上,可以使其进行回放 活垃圾、动物粪便未进行有效处理;动物养殖场所相对简 理解。唯一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因为 陋,消毒、污染物处理很难达到动物防疫标准。原因是一 标准化不等于完全一样,而是按照养殖场地进行科学规 般养殖户认为规模化养殖与散户养殖只是数量上的区 划,根据养殖品种实施合理指导。最重要的是建立与养 别,没有意识到数量增大后可能产生的疫情传播、疾病感 殖户之间的信息通道,为其提供实时性的防疫服务。 染、细菌生成等问题,因而在消毒室或医务室方面缺少标 2.2上下互动,建立培训制度 准化的设备与技术。 防疫人员、养殖户均需要通过培训制度增加知识,提 1.2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亟待提升 升业务水平,增强专业技能实践素质。因此,建议运用上 基层畜牧规模养殖存在诸多模式,规模养殖中突出 下互动的基本思想,从市级选拔专员对防疫人员实施培 的问题是管理人员及养殖户虽然经过一些基本的动物防 训,然后再通过养殖户的集中培训从中选拔出防疫能手, 疫培训与规模化养殖指导,但实践经验与防疫事实表明, 将此类人才纳入到动物防疫管理网络,令其在基层、防疫 这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业务水平仍需不断 机构之间承担起传导、沟通、日常指导等基本的防疫管理 提高。而职业化的防疫人员多来自基层兽医站、防疫站, 任务,效果更好 。比如,在疫情的诊断、器具消毒、注射 实验设备与防疫技能亟待提升。 部位、下基层服务、防疫产品管理、队伍建设及免疫档案 1-3流通环节的防疫监管不足 记录诸多方面就可以通过这种制度来进行全面改善。但 畜牧规模养殖的自由度较大,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 是,这种培训制度应具有持久性,才能达到防疫效益最大 在选种、养殖相关产品买卖方面往往会主要考虑价格。 化的目标。 而基层畜牧类产品、防疫类药品、兽药产品等市场鱼龙 2.3科技当先,以信息流打通监管 混杂,养殖户既不能从中获取相关知识,也很难对诸类 号牌制度可以实施可定位、可扫描的电子号牌,安装 产品进行科学评估,所以,在相关流通环节因动物防疫 摄像头,建立村级、镇级、县级一体化的网络监管,形成新 的地域性联动、全程性监管、周期性检查等实践很难达 的监管网络。一是利用可跟踪号牌实施疫情管理,二是 到规定性的要求。一方面是人员监管人员数量较少,另 定向达到对选种、养殖、出栏、屠宰及产品入市的全程监 作者简介:王方明(1983-),男,硕士,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卫生监督。 XIANGCUN KEJI 2017年8月(下)67 \l (:t L。~k} 1 l’■■■ 布病流行传播韵风险分析与防控建议 马建霞 (兴海县兽医站,青海兴海813300) [摘要]近年来,青海省海南州布鲁氏杆菌病(布病)有扩散传播的迹象,从一些县的检测结果可知, 各县的阳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养羊人员中发现了感染者。牛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比例在不断上 升,养羊人员的感染风险也在不断增长。因此,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应尽快组织防控工作,加大政策和技术 方面的支持力度,来预防布鲁氏杆菌病的继续扩散。 [关键词]布鲁氏杆菌病;传播风险;防控建议 [中图分类号]¥85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4—68—2 为牛群感染布病。经过对农场主的询问,近期该农场从 异地引人了3只肉牛。经检测,其中有2头属于布病病体 牛,经过对牛群的检测发现了l0多例感染牛只,而此时 距农场引进肉牛不过20 d左右,由此可见布病的传染速 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疾病称为布鲁氏菌病(布病),这 种疾病严重危害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养殖者的身体健康。 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畜,被这种病菌感染的 动物身上会长期携带病菌,进而成为传染源。近年来,布 鲁氏菌病在某些区域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所以,分析 布鲁氏菌病传播的原因和危害,加大对布鲁氏菌病的防 控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1布鲁氏菌病的案例分析 度之快。经过分析基本确认是由于病牛的引入,病牛与 健康牛只共食草场、共饮水源而引起发病,可见布病的危 害性之大。因此,针对海南州牛羊布病的传播和其造成 的危害,应提出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控制疾病的传 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2海南州牛羊布病流行传播的风险分析 近年来,因为一些牲畜流动比较频繁,加之其他一 布鲁氏菌会通过牛羊等摄人的草料进行传播,牛羊 等动物的排泄物是传播的重点,带有病菌的动物分泌物、 排泄物极易污染水、土、草地等,而带有细菌的草、水,一 旦被健康的动物摄人感染,极易出现新的病体 。例如, 2016年3月14日,青海省海南州某动物疫控中心收到某 农场送来的牛血清样品3份,经过兽医实验室检测,确诊 些因素的影响,导致牛羊的布病发病率不断提升,而且 发病率的上升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因此,各个方面对 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牛羊羊布病的传播规律和产 管,将疫情控制到个体的畜类上,以信息流解决一直以来 令畜牧规模养殖户、防疫单位、工商管理单位头疼的疫情 发生、传播、控制等问题。区域外可以透过联网,如一号 牌制度,解决“出关”后的监管问题,具体可仿照公交卡全 国联网模式” 。 3结语 益的最大化,仍需要从动物防疫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的 条件改善、技能培训,加强各方面的互动,提升动物防疫 管理与服务水平,解决养殖户真正关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尔哈买提・孜亚合买提.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 工作的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2):34. 当前,我国以新型农村合作社为主体的规模化畜牧 养殖业,带动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改善了原来数量偏 小、效益偏低的家庭单个饲养模式,更为科学地转向了养 [2]王建库,吕连玉.探究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存在的问 题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11):23—24. [3]杨洪伟,叶东东,杨勇.对十四师一牧场发展现代畜牧 业的几点建议[JJ.新疆农垦科技,2016(8):29—31. 殖合作社与大户规模养殖的模式。但是,要获得养殖效 68 XIANGCUN KEJI 2017年8月(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