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祖父的园子》

来源:东饰资讯网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年 级 五年级 教学形式 读悟结合 教 师 单 位 课题名称 《祖父的园子》 学情分析 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水平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这个园子是作者萧红记忆中的一幅明丽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儿,这里面的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什么都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让作者感到快乐、自由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在他暖暖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幸福的童年。也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发在她孩子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充满梦幻色彩的。这样的话题十分贴切儿童生活,学生学起来不陌生,这篇内容上感性的文章表达方法上也有突出的特点,比如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等。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并且领悟这种情感怎样表达出来,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情感积累与体验比较单一或肤浅。理解起来就相对的困难。 教学目标 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水平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环节的组织 步骤1、2、3……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学习方式 根据课前布置的预习要求抽查预习情况 自主学习 探究合作 内容落点1 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能够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 5.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步骤1、2、3……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学习方式 内容落点2 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二)走近祖父,体会祖父的慈爱。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作者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是什么态度,阅读5-----12自然段,细细体会。 2.重点体会: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地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仅仅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 (2)抓祖父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读出了什么? (3)祖父的笑里隐藏着什么?(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的) (4)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在这座园子中,孙女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能够如此地在园子中纵情嬉戏!那么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4.小结:祖父给与“我”充足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走进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步骤1、2、3…… 回顾总结,延伸拓展,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学习方式 内容落点3 怎样的园子? 探究合作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三者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 终点 回顾总结,延伸拓展,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

走进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走近祖父,体会祖父的慈爱。 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起点 作业或预习 1、请学生说说童年生活的快乐。 2、鼓励学生用本课的写法写一写。 自我评价 本课教学力图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为核心。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结合课前提示,充分自主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并巧妙引导学生实行文本语言内化迁移,“读写结合”使本节课浓浓的语文味儿弥散开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