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编)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优质课教学设计

来源:东饰资讯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优质课教学设计

目录:

《盘古开天地》(两课时) 《精卫填海》(两课时) 《普罗米修斯》(两课时) 《女娲补天》(一课时) 语文园地四(两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先讲了盘古醒来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和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接触神话故事,内心感到新鲜、有趣,但学生可能只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不能细细体味文中的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建议

1.可以课前让学生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

2.对于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教师要抓住难写字进行指导。例:“劈、竭、茂”等字,写字的指导可以与抄写词语和句子的练习结合起来。

3.这篇课文处处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在学生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感染。

4.这篇文章,比较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可以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复述,并恰如其分地用上课文中的句子,把这些

句子自然地融入自己的复述中。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劈过去、精疲力竭、黑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3.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引起阅读期待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巨人,想不想知道他长什么样?(课件出示盘古的图像)他有着一个非常奇特的名字——盘古(板书“盘古”)。看,他头顶着天,脚踏着地。据说他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事情还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2.板书课题,齐读。告诉老师,你对课题中的哪个字感兴趣(预设“开”)谁能用它组一

个词?猜一猜它在本文中的意思。你有什么疑问?(用什么开?怎么开?)

二、自学识字。

1.快速默读全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同桌合作学习) (1)互读生字,注意更正对方读错的字音。

(2)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提醒容易写错的笔画。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范写容易写错的字如“滋、劈、茂等,学生书空练习。 4.齐读“劈过去、缓缓上升、精疲力竭、茂盛”等词语,再开火车读一读。

三、朗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仔细听。

(2)说说在他读时你脑海中感受到的天地是怎样的。 (3)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混沌一片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4)全班齐读。(边读边想象) 2.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仔细听。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板书:混沌初开)。 (3)这段话中哪句话告诉我们混沌初开是什么样的?

(出示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4)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找出这段中的几组反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轻——重 清——浊 上升——下降 近义词:缓缓——慢慢 3.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1)师范读。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板书:顶天立地)

(2)借助课件,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试当盘古来读课文,体会盘古顶天、踏地的艰辛。男女读,同桌读。

(3)出示句子:“又不知过了多少年……累得倒下了。”读句子说说盘古是个怎样的人。

(4)继续朗读感悟。 4.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盘古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万物生成)

气息变成风和云,声音变成雷声; 双眼变成太阳和月亮…… (2)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让学生分小组复述。

(再现“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画面,让学生借助生动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内容) (3)指名复述,其他同学评论。

(4)再次朗读,让学生在不断升温的朗读中感受盘古的高大形象,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5.指导学习第6自然段。

(1)过渡语:天地从混沌一片到美丽的世界,谁起了关键的作用?

(2)出示句子: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板书:美丽世界) (3)读这句话,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从什么词语当中感受到的?

(4)再次有感情地读这个中心句。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混沌初开→顶天立地→万物生成→美丽世界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课文,理解词语。 2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3. 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回顾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解释词语。文中有哪些词语是你不理解的?把它们画出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需要解释的词:

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奔流不息:指水急速地流动而不停息。 二、研读课文,想象感悟。

1.过渡:伟大的巨人盘古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这是多么伟大的奉献精神啊!

2.小组合作学习: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从文中找出能体现盘古开天地的奉献精神的词句,并做上记号。自已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3.交流汇报。(每组汇报时要补充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的意见)

(1)“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说说你的理由)

(2)第5自然段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4.思考问题:盘古的身体还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 三、美读课文,想象创编。 1.师生合作美读第5自然段.

师引读: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出的气息,变成了___________;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______________;……

(师读盘古身体的部分,同学们接读变化的部分) 2.浮想联翩,补充完整。

他的( ),变成了( );他的( ),变成了( );他的( ),变成了( )

师:刚才有位同学发现了省略号的秘密,那么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 (1)每位同学都用这个句式写一写。

(2)组长带领组员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改一改。(教师巡视指导)

(3)想一想怎么把大家的句子连成一段话。 (4)各小组派一位代表汇报。

3.你认为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想对他说什么?下面请带着对盘古的崇敬心情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师:盘古把身体奉献给了世界,所以到现在人们一直没有忘记他。 四、复述深悟,朗读回味。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你准备用哪几幅画来展现这个故事 2.再次感受课文,谈谈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可以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读中心句: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4.分小组复述故事。 五、激情说话,情感升华。

1.课件提示:用“我想说……”说一句自己对盘古最想说的话。 2.学生小组内练说,师巡视指导。

3.学生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浮想联翩:

他的( ),变成了( ); 他的( ),变成了( )… 复述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精卫填海》是一篇文言文,简短的两句话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篇神话故事主要讲的是炎帝有一个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了,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它经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这篇短文告诉我们要朝

着目标去努力奋斗拼搏,永不放弃的道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小古文,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但理解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培养孩子学习古文的兴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 教学建议

1.反复朗读课文,读出精卫勇敢坚定的语气。

2.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勇敢,懂得精卫的行为很勇敢。

3.让学生在欣赏《精卫填海》的动画视频中,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古文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培养学生做事永不放弃、不屈不挠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用自己的话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难点:培养学生做事永不放弃、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精卫填海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能用自己的话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勇毅而伟大的盘古是我们顶礼膜拜的英雄,他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那么小小的精卫呢?它能否实现沧海桑田的巨变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精卫填海》再一次感受神话的魅力吧!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齐读、分组读。 4.学习课文。

师: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我回答?只有认真看书,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东海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女娃)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作什么?(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中,(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石子和树枝投进大海里,想要填塞东海。

小结:精卫的执着勇敢、永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了我们每一位同学,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 三、学习生字。

1.学生找出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同桌互读。

2.出示要求会认的字:炎帝 少女 曰 溺 返 .....

3.指名读读这些生字,注意读准翘舌音“少”,直呼音节“曰”。 4.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帝 日 溺 返 衔 5.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形近字比较:日——日 返——板 衔——街 帝——旁 熟字加偏旁:弱+氵=溺

6.口头给这些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又对又多。 7.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8.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9.展示优秀作品。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组两个词语。

2.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形近字比较:形近字比较:日——日 返——板 衔——街 帝——旁

熟字加偏旁:弱+氵=溺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练习讲故事。

2.感悟文章的内涵,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继续练习讲故事,背诵课文。 难点:感悟文章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 2.指名朗读。

3.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二、研读课文。

1.精卫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文章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种精神?这则神话反映了先民的什么愿望?

(学法指引: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神话的特点理解) 2.小组讨论交流。

(精卫具有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

3.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我们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师指导: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溺水淹死而没有返回,因此就成为精卫鸟,精卫坚持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块,决心用来填平东海。) 4.说说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同学交流一下。 5.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小组互背) 6.各组推荐背得好的同学到台上背一背。 7.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写这篇小古文。

三、拓展延伸。

1.阅读白话文《精卫填海》,说说自己的感想。

2.把你对《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这两则神话中感兴趣的一个情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3.指名到台上说说。 四、布置作业。

1.把这篇小古文背写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2.搜集其他的神话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写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不屈不挠、永不放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怒宙斯,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课文重点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受的残酷惩罚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让他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不屈服;宙斯又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普罗米修斯被折磨了许多年,依然没有屈服,直到被大力士所救。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希腊神话不是十分了解,这主要是由年龄和阅读量导致的。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古希腊神话,使学生对普罗米修斯有所了解。 教学建议

1.强化朗读,培养语感。课文中普罗米修斯的鲜明个性,主要是通过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所以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指导中,要注意指导重点句子的朗读。

2.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性读书的能力,可围绕“普罗米修斯、宙斯、火神、大力士各是怎样的神”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透过词句揣摩人物的个性,以此来认识人物的不同特点。

3.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课下阅读其他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悲惨、猛兽、坚定、违抗、狠心”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为造福人类,勇于献身的精神。 3.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形象,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学习复述课文。 重点难点

1.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形象。 2.学习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普罗米修斯的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悲惨、猛兽、坚定、违抗、狠心”等词语。

2.初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重点难点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火”导入。

1.导语:同学们,对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比如:火能烧熟食物,火能驱赶野兽,火能照亮夜空火能带来温暖,火能烧开凉水,火能传递信息,火能炼造工具,火能帮助人们战斗……)

2.在发明电之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没有一处能离开火。可以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种从天上“盗”走带给人类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悟,完成自学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要求会认的字:

斯 惨 盗 败 惩 佩 还 怒 坚 锁 遭 恶 愤

2.边读边思考:火是怎样来到人间的?火为人类带来了什么?为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准备与大家交流讨论。 三、初步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师:你在读课文的时候,哪些字词读起来比较困难?

生:人名较难读。

出示幻灯片: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宙斯、赫淮斯托斯。(男女生分别读)

师:读得不错,谁还能读好这些词呢? (出示:惩罚、悲惨、违抗、凶恶) 把这些词的两个字分开,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字的意思相近) 分组读。

师:另外,老师找了两个四字词语:“驱寒取暖、气急败坏”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2.交流问题。

交流时,先说一说问题,再读文中相应的句子和段落,最后试着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导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普罗米修斯做了一件什么事?(“盗”取火种,为人类造福)然后呢?(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最后呢?(普罗米修斯被解救)

(板书:“盗”取火种 遭受惩罚 获得自由) 把这些内容连在一起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四、分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书写,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板书设计

普罗米修斯

“盗”取火种 遭受惩罚 获得自由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表现普罗米修斯语言和行动的词语,揣摩人物个性。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表现普罗米修斯语言和行动的词语,揣摩人物个

性。 教学过程

一、交流问题,朗读课文。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火?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忍受那样的折磨? ……

结合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

1.自从有了火,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课文第2自然段的省略号加以补充。如:

自从有了火,人类吃熟的食物,减少了疾病。 自从有了火,人类的夜晚就有了光明!

小结:对,在漫漫的长夜,火给人们带来光明;在寒冷的冬日火给人们送来温暖。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了火,人类才能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和精良的武器。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2.面对宙斯的惩罚,普罗米修斯屈服了吗?

指导朗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3.从哪里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

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体会普罗米修斯不屈的精神。

(1)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取了一颗火种,遭受了宙斯最严厉的惩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画出普罗米修斯遭受惩罚的句子。 出示文字: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痛苦。

师:这是第6自然段描述普罗米修斯遭受痛苦的一幕,我们应该抓住哪些词来表现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苦?

生:“戴、死死、高高、既不能……也不能、日夜遭受、风吹雨淋”这些词把普罗米修斯的痛苦表现出来了。

(2)一心为人类着想的普罗米修斯,此时,被锁在高高的悬崖上,脚下是万丈深渊,令人不寒而栗,在这极其恐怖的悬崖上他将遭受怎样的痛苦和煎熬呢?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他——

寒冬腊月,北风刺骨,没有御寒的衣物,他—— 雷电轰鸣,暴雨抽打,他——

他遭受的苦难仅仅只有这些吗?不,他的苦难没有结束…… (3)师范读第7自然段。 (4)比较句子:

a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

b宙斯又派了一只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 请两个学生分别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5)一年过去了,十几年过去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几万年过去了,普罗米修斯经历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他的痛苦吗? (痛不欲生、痛苦万分、难以忍受、生不如死)

是呀,在这可怕的悬崖上,普罗米修斯简直生不如死,年复一年,他后悔了吗?动摇了吗?屈服了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出示: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齐读) 4.普罗米修斯会获得自由吗? (1)生读第9自然段。

(2)出示句子: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5.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怎样称赞普罗米修斯呢?

(1)出示:普罗米修斯,你为了人类而身受酷刑却不害怕你真—— 普罗米修斯,你对人类只有贡献却不图回报,你真——

普罗米修斯,你甘愿触犯天条也要从天上拿取火种,你真—— (2)他是英雄,我们就要为他高歌! 二、引导评价,升华情感。

1.导语:尽管最终普罗米修斯结束了他的苦难,但谁又能忘记他所遭受的痛苦呢!作为人类的一员,你将怎样评价普罗米修斯的功绩呢?请写一写吧! 2.学生自主写作。 3.交流朗读。

例文:普罗米修斯,你这个“盗”取火种的英雄,你是那样勇敢,你是那样不屈不挠,你是那样英勇顽强,至高无上的众神之王宙斯也不能让你屈服!人类永远都不会忘记你,永远都会感激你!是你,让人类走出了愚昧;是你,让人类走向了文明。

三、鼓励拓展阅读

故事中除了英雄普罗米修斯,还有几个人物,他们是宙斯火神、大力士,通过故事,你一定对他们也有了初步的评价。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可以读读有关他们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普罗米修斯

冒险“盗”火种

坚定地回答 正义、善良 不向宙斯屈服 勇敢、无畏 承受无尽的痛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5、《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略读课文。《女娲补天》讲的是古时候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进行一场恶战,共工怒撞不周山,导致天上出现大窟窿,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女娲为了拯救人类炼石补天、为民除害的故事。故事赞扬了女娲善良勇敢、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美好品质。课文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神话故事完整、内容生动,学生喜欢阅读。因此,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作为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易于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女娲的美好品质。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应注意让“读”深入课堂,落在实处。

2采用启发、探究等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与交流,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生字。

2.默读课文,知道女娲补天的原因以及补天的过程,能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女娲救民于水火的精神,激发学生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重点难点

1.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边读边想象,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2.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

1.《女娲补天》动画片片段。

2.收集有关地震、暴雨、洪水、狂风等灾害性气候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富有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许多瑰丽多彩的神话故事,塑造出了一个个英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的一个。

(观看《女娲补天》动画片片段)

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叙述这个故事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说说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 2.学生自学。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轻声读,动笔画、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自学反馈。 1.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读准字音:“项、颂”的韵母是后鼻音;

“杀”的声母是翘舌音注意多音字“混”,“混”在本课中读hùn,其他读音可通过组

词加以辨析。

2.分组轮流读课文,然后说说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3.课文中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指名学生说)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并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

(1)“女娲看到这情景,难过极了,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体会女娲看到天塌地裂后,人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那种焦急、难过的心情和拯救人类的坚定决心)

(2)“女娲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女娲把芦苇烧成灰……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体会女娲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救民于水火的献身精神。在学生汇报交流时,随机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或动画片片段,并相机指导朗读——请某小组的几位同学分别读这段话,其他同学当评委,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教师适当指导并评选朗读高手。再指导全班朗读。) 4.质疑。

(学生质疑,教师适当归纳、总结) 四、课文小结。

1.读了课文,女娲的什么精神打动了你?(善良勇敢、不顾艰险、为民造福) 2.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指名学生说) 3.齐读全文。 五、课后拓展

课外阅读古代神话故事,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

女娲 原因 两神恶战 天崩地裂 混乱恐怖

补天 经过 炼石补天 斩足撑天 芦灰堵缝 勇杀黑龙

结果 恢复平静 获得新生 世代怀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交流平台”——了解神话的特点。

“识字加油站”——认识跟花有关的生字,了解由花组成的词语和几种花的名称。 “词句段运用”——根据词语联想与之相关的人物或故事;读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 “日积月累”——积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了解大概思,熟读成诵。 学情分析

处于少年儿童阶段的学生,有非常多的奇思妙想,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世界充满好奇。让学生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感受想象的神奇,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积累词句。 教学建议

1.教学“交流平台”时,要让学生联系本单元学过的神话故事,总结神话故事的特点。 2.教学“识字加油站”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认识生字,并理解由它们组成的词语。

3.教学“词句段运用”时,要让学生根据词语谈自己想到的物或故事,并能具体讲述;读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

4.教学“日积月累”时,可让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在理解中记忆。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2.会认跟花有关的生字,并理解由它们组成的词语。

3.能根据词语联系相关的人物或故事;读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 4.积累古诗,熟读成诵。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认读生字词,积累古诗。 难点:能根据词语和句子展开想象教学。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古诗《嫦娥》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神话的特点。 2.认识跟花有关的生字词。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词,了解神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神话?(《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

2.这些神话都有什么共同点。 3.小组讨论交流。 4.教师指导:

(1)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 (2)神话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3)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5.除了本单元学过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如《八仙过海》《牛郎织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

【设计意图:联系本单元学过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词语。

花圃 花卉 花蕾 花蕊 玫瑰 茉莉 牡丹 海棠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讨论交流记忆方法)

4.教师指导。

出示生字:圃、卉、蕾、蕊、玫、茉、莉、牡、丹、棠

读准前鼻音“丹”,后鼻音“棠”; 注意区别韵母“ui”和“iu”。

卉”和“蕊”的韵母都是“ui”,不要写成了“iu”; 注意:“i、u”并列声调标在后。

5.你还能用这些生字组其他的词语吗?(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这种直观手段,让学生认识生字词,掌握它们的用法。】

圃、卉、蕾、蕊、玫、茉、莉、牡、丹、棠 三、布置作业。

1.把你知道的神话故事的特点写在小本本上吧。 2.口头给学过的生字组词。 3.课下搜集神话故事并阅读。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花圃 花卉 花蕾 花蕊 玫瑰 茉莉 牡丹 海棠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词语联想相关的人物或故事。 2.读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

3.积累古诗,熟读成诵。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词语,展开想象;积累古诗。 难点:读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词语:

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 神机妙算 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 神通广大 未卜先知 刀枪不入 2.指名读词语。

3.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4.小组讨论交流。

5.教师指导:如:看到“腾云驾雾”想到孙悟空;看到“各显神通”想到八仙过海的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词语的意思,联想人物或故事。】 6.课件出示句子。

7.读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出自哪个故事。

8.读了这些句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9.你感受到想象的神奇了吗?你还读到过哪些让你感到神奇的情节。 10.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到台上说一说。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自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同桌交流。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内容。 4.指名到台上说说这首诗描写的画面。 5.教师指导诗意:

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银河渐渐疏落,启明星要消失了。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6.了解了诗意,再读古诗,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7熟读成诵。

8.在本子上写写这首诗。

【设计意图:熟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熟读成诵。】 三、布置作业。

1.写一写你读过的神话故事中让你感到神奇的情节。

2.背写李商隐的诗《嫦娥》,想象这首诗描绘的画面。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