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目前,人们对管理职能的认识已经基本统一,认为管理具有四个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有效地执行管理职能,取得预期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真正掌握了管理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主要包括: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 3、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管理者扮演着 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这些角色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
4、罗伯特・欧文是英国工业家、改革家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出版了有关管理的著作。他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被称为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5、泰罗因在创建管理理论上的突出贡献而被人们誉为 科学管理之父 。
6、韦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组织基础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而权威有三种类型: 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和理性合法的权威 。
7、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 人际关系学说 ,后
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8、由于企业面对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因此企业的社会契约也是多元化的,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内部社会契约与外部社会契约 。
9、按照企业的经营价值观和经营行为的具体表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可以划分为两种观点, 第一种属于经验或古典学派的观点,第二种属于社会经济观点 。
10、关于管理道德的标准,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即 功利的观点、权利主义的观点、公平理论的观点 。
11、一个组织所处的环境可分为 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每个组织的管理者都必须准确把握这些环境要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组织的重要影响。
12、概括来看,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有四种情况: 份额竞争、均衡竞争、差别竞争、多角化竞争 。
13、能够使企业实现其目标的战略有很多,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全面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
14、按预测的内容分为 社会预测、经济预测、技术预测和科学预测 。
15、由于管理者经常被迫打断其工作日程,不得不去处理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所以,
对他们来说,并不能完全由自己来掌握和控制全部时间,这样,一个管理者的时间就被分成 可控和不可控的两个部分,即被动时间和可支配时间 16、管理者根据实现每个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出活动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说,活动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可分为四类: 必须做的、应该做的、有时间就要做的、可授权给他人做的 。
17、美国著名管理学家 德鲁克 在他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18、按决策问题的不同性质或决策的重复程度分为 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
19、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分为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
20、最常用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是 决策树分析法 。
21、面对不确定型的决策,不同的决策者由于其性格特点、知识和经验的差异,会选择不同的决策标准和方法。常用的决策方法有: 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后悔值法 。 22、组织主要有两个功能: 汇聚力量和放大力量 。
23、依据组织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
24、依据组织在任务分解、组合和协调方面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各种形式的组织简单地归纳为两大类,即 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 。
25、 直线制组织结构 又称\"军队型”结构,是一种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形式,是指组织中的各种职位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行政主管行使统一指挥和管理职能,不设专门职能机构。
26、 直线职能制 组织结构普遍适用于组织规模不大、产品品种不太复杂、市场环境较为稳定的各类中小企业。该组织结构在世界范围内被各国普遍采用,也被我国的大多数组织所采用。
27、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主要分三种类型: 产品型事业部、地域型事业部、顾客型事业部 。
28、根据招聘来源的不同,人员选拔的方式有二种: 内部选拔和外部选拔 。两种方式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29、组织员工应具备的技能可分为三类: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解决问题技能 ,相应地,员工培训也围绕着上述三方面内容展开。
30、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组织价值观 。 31、组织文化的中心是 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 。
32、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 增强群体凝聚力 。
33、由于对组织环境的看法不一,在对组织变革过程的认识上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风平浪静”观,一种是\"急流险滩”观
34、权力 是领导的前提, 威信 则是领导的基础。
35、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品德、才能、知识和感情等因素 。
36、 优秀品质 是领导者建立威信的第一要素。
37、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过程划分为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这三个过程之间虽然彼此有所区别,但又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三个不同方面。 38、动机产生的来源有二: 内在条件需要和外在条件刺激 。
39、 自我实现的需要 处于梯形需要层次结构的顶层,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包括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力、实现理想的需要等,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
40、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 1976年提出的公平理论主要是从社会比较 的角度研究激励的心理过程。
41、期望理论认为,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目标效价,一是期望值 ,即这两个因素的乘积。
42、按照是否存在反馈划分,沟通可以分为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
43、一般来讲,冲突处理的办法有五种: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 。
44、谈判有两种基本方法:分配谈判和综合谈判 。
45、按控制点的位置将控制分为 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
46、组织实施控制时一般要经过的三个基本步骤是: 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业绩和纠正偏差 。 47、有效控制需要具备的基本前提条件是: 控制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 ; 切实可行的计划 ; 控制应有专司控制职能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
48、库存控制主要是为了降低库存费用,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组织的管理人员一般使用 经济订购批量模型 计算最优订购批量,使所有费用达到最小。
49、时间控制通常使用 时间网络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控制方法,也被称为计划评审法。
50、财务报表中,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计算出很多有意义的比率,这些比率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比率可以分为四类: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盈利比率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