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地理条件:山多地狭、宜耕地少、岛屿港湾多、临靠两大古代农业文明发源地,导致多样性: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小国寡民林立(城邦),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地理空间。
(2)经济条件:工商航海发达:人员流动频繁、血缘淡化、地缘加强、重公平与法则、重个体、重技术,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经济基础。
(3)阶级条件:工商业阶级实力强大
(4)政治条件:城邦制度的小国寡民、政体多样、公民政治,小而多样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5)外部条件:借鉴吸收其他文明成果。
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经历了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伯利克里改革达到顶峰。
(2)经历了民主范围不断扩大过程:由血缘世袭到财产、地域为主,由财产等级限制到逐步取消,由贵族共和到公民广泛参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3)民主制度不断创新: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制,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的尝试(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和十将军委员会为行政、陪审法庭为司法)
(4)少数人的民主:以城邦制为基础,适合小国寡民,只属于雅典少数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经济条件差的男性公民则无法享受。
『例1』(2007·上海模拟)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骄傲的说:“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人的学校”,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雅典在希腊城邦中学校数量最多
B.雅典在各个方面都是希腊其它城邦的楷模C.雅典的民主政治值得全希腊学习D.雅典的学校向全希腊人开放
【解析】 显然伯利克里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因为民主政治给雅典带来空前的繁荣。
『例2』如果说“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那么古希腊则是大海的宠儿。这里的“海”主要是指( )
A.红海 B.波斯湾 C.地中海 D.波罗的海
【解析】古希腊文明诞生于地中海。
『例3』在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比较热闹,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这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只适用于( )
①雅典成年人 ②雅典公民 ③雅典妇女 ④他国公民A.① B.②③ C.③④ D.②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只适用于雅典公民,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而且公民通常是由一个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结合题意,只能选②。
『例4』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是( )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地区划分取代血缘部落③否定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 ④促进雅典的民主进程A.①② B.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①是梭伦改革的内容;②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梭伦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克利斯提尼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都是否定血缘关系,打击旧氏族贵族势力,从而促进了雅典的民主进程,故③④是二者的共同点。
二、罗马法的发展演变过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发表,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演变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
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为《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例1』《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 )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解析】《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只是相对于习惯法而言,所以A、B两项都不正确,D.项指的是系统完善的罗马法。
『例2』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 )
A.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
B.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
C.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D.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还未消失
【解析】在公元前1世纪,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而克丽奥佩特拉是埃及女王,私生子也是在埃及出生的,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所以法院不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结果是后来罗马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3世纪初,罗马帝国境
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了意义
『例3』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 )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B.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历史意义” 。《十二铜表法》条文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进步性与局限性
(1)内容:
①立法权归于国会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③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
④“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权力之间制约达到平衡。
(2) 进步性:
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③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⑤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3)局限性:
①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所以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
②以财产多少为划分标准。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 (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3)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4)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例1』(2006年上海卷)“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份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解析】1787年宪法是美国的宪法,《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法律性文件。【答案】A
『例2』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A.拿破仑 B.华盛顿 C.伊达尔哥 D.俾斯麦
【解析】华盛顿拒绝任终身总统,为美国历任总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一传统后来又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使美国总统的最长任期为两届。
【答案】B
『例3』(2007广东文科基础)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解析】题眼:“共同之处” 考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答案】B
『例4』(2007上海历史)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例如“革命”,最早界定为改朝换代,近代以来则多指政治体制变革。下列选项对应上述概念内涵的是
A.汤武革命/“光荣革命” B.“光荣革命”/工业革命
C.汤武革命/“文化大革命” D.工业革命/“文化大革命”
【解析】汤武革命后建立了商潮、西周;“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答案】A
『例5』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 )
A. 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并形成两党制 B.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成为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D.孟德斯鸠主张议会和君主共同享有立法权
【解析】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但形成两党制是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答案】C
『例6』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都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道路,为后来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
(1)英、法、美三国各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英国:君主立宪制,标志为《权利法案》 法国:共和制,标志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美国:总统制,标志为1787年宪法
(2)试以英国为例,说明该政治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不同的政党都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控制。由于很多问题通过议会各党派的协商和妥协来完成,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日益高涨,经过激烈斗争,1832年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改革使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席位大大增加,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作用越来越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综合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明确各国的政治制度,即政体形式,结合教材即可做出正确答案。第(2)问针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如何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就要进行深入分析,把握英国政治制度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