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课后知识巩固训练: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

来源:东饰资讯网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选择题

1.公元前8世纪左右,先后击败了古巴比伦和赫梯,并以两河流域为核心继续对外扩张的古代帝国是( )

A.埃及新王国 B.亚述帝国

C.波斯帝国 D.罗马帝国

2.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个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兄弟,终于在异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这则殖民案例说明( )

A.自然灾害是导致海外殖民的最重要因素

B.海外殖民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C.海外殖民扩展了希腊人的活动地区

D.海外殖民导致了民主政治的建立

3.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和殖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

B.文明开化的程度

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

D.经济形态的影响

4.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主要说明 ( )

A.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B.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

C.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D.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5.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为哪一帝国的版图 (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孔雀帝国

6.“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 (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7.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其中主要由埃及向希腊传播的是( )

A.农耕技术 B.冶铁技术

C.雕刻艺术 D.字母文字

8.有人评价屋大维说:“他找到的罗马是一座砖瓦的城市,他留下的罗马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对此较为恰当的理解是( )

A.罗马城址是屋大维发现的,富丽堂皇的罗马城也是屋大维修筑的

B.屋大维凭借武力攻占了罗马古城,用大理石代替了砖瓦结构的建筑

C.肯定了屋大维结束罗马数十年内乱,确立了帝国体制并带来了繁荣

D.屋大维夺取政权以后,出于独裁统治需要把罗马城建成了军事要塞

9.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为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为175天。在娱乐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海战等活动的费用皆由国库支出。这段材料说明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是 ( )

A.农业发展的落后

B.工商业出现大衰退

C.统治者奢侈腐化

D.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0.古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那么古罗马人穿着中国的丝绸最早可能是在中国 ( )

A.秦朝时 B.西汉时

C.唐朝时 D.宋朝时

11.腓尼基字母文字在东方演化出 ,由此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横线处应填

( )

A.希腊字母 B.拉丁字母

C.阿拉马字母 D.蒙文字母

12.古代世界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既有和平交流,又有武力冲突,这两种方式的共同作用是( )

A.使世界越来越不太平

B.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与交流

C.使东方征服了西方

D.使西方国家逐渐被东方文明同化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个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兄弟,终于在异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殖民虽情非所愿,但殖民者及其后代往往因此获益,得到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殖民队伍。

材料二 “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柏拉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古希腊对外殖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希腊对外殖民的特点及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佐助)甘英使大秦、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及安息西界,临大海,欲渡,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乃止。

——《资治通鉴》第48卷

材料二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后汉书·西域传》

(1)阅读并分析材料二,概括罗马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

(2)汉朝与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的两大强国,两国官方都有建立直接交往的愿望。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这种愿望长期未能实现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汉朝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埃及新王国是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向外扩张的,故A项错误;亚述帝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并在此基础上一度征服了埃及,故B项正确;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罗马帝国兴起于公元前1世纪,时间均与题干不符,故C、D两项均错误。

2.C

3.D 【解析】 由材料不同扩展方式并结合所学可知,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即受经济形态的影响,故选D项。

4.A 【解析】 从材料信息“赐予恩典”“严惩不贷”“我统治了这个王国”等可知,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故选A。以法律治国、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君权神授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C、D。

5.B 【解析】 亚历山大占领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灭亡了波斯帝国,并进一步向东扩张,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继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图中为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

6.A 【解析】 由材料中的“许多城堡……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可知,征服战争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A项正确。

7.C 【解析】 农耕技术、冶铁技术和字母文字均是从西亚向外传播的,雕刻艺术主要从埃及传入希腊,故C项正确。

8.C 【解析】 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元首政治的创始人,公元前1世纪,他平息了企图分裂罗马共和国的内战,他结束了1个世纪的内战,他因功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并改组

罗马政府,给罗马世界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屋大维统治罗马是罗马帝国的开始。故应选C。

9.C 【解析】 材料信息涉及娱乐日时间增加和活动费用支出,说明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是统治者奢侈腐化,故C项正确。

10.B 【解析】 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西汉时期。当时中国的丝绸是通过丝绸之路运到欧洲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当时中国称罗马为大秦,罗马把中国称为“丝国”。

11.C 【解析】 腓尼基字母文字在东方演化出阿拉马字母。

12.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世界,各国之间主要通过和平交流和战争来彼此联系,和平交往的方式更有利于国家之间的融合,而战争却使外来文化得到传播,但不管是哪种方式,二者在客观上都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与交流,所以答案为B。

13.(1)古希腊农业生产条件恶劣,无法满足生存需要;殖民活动的丰厚回报,也推动了古希腊的殖民活动。

(2)特点:建立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影响:拓展了希腊人的活动空间,推动了希腊文化的传播,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14.(1)经济繁荣,物产丰饶“(谷食常贱,国用富饶”);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市无二价”),商品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乘驿诣王都”);对外贸易发展(“与安息、天竺交市”)。

(2)原因:安息人(在大秦和汉朝之间从事转手贸易,获利丰厚)的“遮阂”,即阻隔。特点:从间接经贸和文化交流到直接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交往;以经济联系为主。

(3)汉朝丝织业等的发展;秦汉、波斯、罗马对道路开通的贡献(重点是张骞通西域);汉朝在西域设西域都护,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大国间交往的愿望;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