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及其写作方法
写文献综述是我们写论文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我们要写一个文章或研究某一个问题时,我们一般首先做的就是做文献综述。下面把文献综述的意义和写法简要的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要对此有一个了解。 1.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领域的研究状况和主要问题做出的综合阐述与评价,以说明本研究的背景和基础。
文献综述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2. 文献综述怎么写?
写文献综述时,不能一味告诉别人,我读了什么,反对述而不评。必须说明研究者对研究状况的见解,为不同研究的结论提供某些说明,并合乎逻辑和顺畅地从一个问题上转到另一个问题上,并使之成为自己更广泛或深入研究的导引。要清楚地表明这样一种事实:所考察领域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有待扩展,这样就给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需求。文献综述应表明有深入进行描述性研究的必要,或许某一现象尚未用定性方法加以研究,而事实上对其进行定性研究是合适的、有用的。
尽管要适当地引用文献资料,但不要把文献综述搞成引证材料的罗列;围绕和问题相关的关键点来组织文献综述,不要勉强地以年代顺序来组织,该部分末尾要有结论,要对前面的考察加以概括,对重点内容加以综合。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
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 二、格式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a)研究背景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有什么必要性?一定要把必要性体现出来! b)研究目的及意义
经过你的研究,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以及你的研究在理论上和(或)实践上有什么样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国内、国外进行综述,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参考文献
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按照引用顺序,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及示范实例
其中,标红的前三个是用到的最多的,大家在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完全符合格式要求。 a)书籍或专著
例:l 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 borko h,bernier c l.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newyork:academic pr,1978 b)期刊中的文章
例: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中国科学,1973(4):339~357
c)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
例: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学位论文],北京:数学系统学研究所,1983 d)会议文献
例:rosenthall e m,ed.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univ of montreal,1961.toronto:univ of toronto pr,1963 e)报告
例:pobert h c,thomas o b.end-point control of flexible manipulators,ad-a172287/5/gar,stanford univ,c a.dept.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1985 三、注意事项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篇二: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关联与区别资料整合大
全】
资料:《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有和区别?开和综之间有共同的地方吗??
答:我认为《开题报告》就是简述你毕业论文课题的来源、名称、研究的目的意义 、国内外同类概况、写写自己的研究计划之类;而《文献综述》应该是就你写的论文要参考的文献的一个概述,讲讲自己为什么要参考这些文献,参考结果对自己的论文有何帮助等?? 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 (2012-11-21 19:52:34)
标签: 分类: 毕业论文 杂谈
开题报告主要是讲解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和准备怎样来写这篇论文, 而文献综述主要是讲在你所写的这个课题原来有过哪些人写过哪些研究,
而且一般文献综述包括在开题报告里是开题报告的一部分,但二者侧重点不同。 一般学校会给出开题报告的格式,那么文献综述是怎样的格式呢?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资料一: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
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 :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资料二:
文献综述怎么写
1)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
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3、注意事项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⒋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5.综述篇幅不可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帐,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协调。 3)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 :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资料三:
1 综述的定义和特点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综述的特点:
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
【篇三:样本-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样本 浙江工业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题目: 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教 学 点 提交日期
1. 引 言
网络教学是指网络教育过程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完全不同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备课形式、教学理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由老师掌握。而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导方变成了学生。进入虚拟课堂的学生主要通过internet网络下载或直接打开教学软件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和进度由自己掌握,同时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课程学完之后只要通过了在线测试,就可以获得该门课的学分。
网络教学方式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而且授课对象没有具体的年龄层次,这种灵活性深受广大学习者的欢迎。有关专家认为,实施网络教学是我国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举措。目前,清华等一批学校提出要建设“数字化校园”。北大已考虑校内在校生有三分之一的学分从网上取得。 2.网络教学平台及其发展现状
网络教学平台(network education platform),又称在线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等。一般而言,支持基于web教学的支撑平台通常由学生学习平台、教师教学平台、教学管理平台三大子平台组成。在功能上,主要提供系统的课程开发工具(包括对多种类型文件的导入导出并提供相互链接和有机整合等)、全面的学生管理工具(包括对特定学生或某一群体的添加、删除和赋予不同权限等)、强大的交流工具(包括同步的chat和异步的email等)、完善的测验功能(包括问题的创建、答案的反馈和结果的评判等)以及定期的统计功能(主要是对学生成绩的统计)等。
目前国际性比较流行的网络教学平台有webct、blackboard、angel、atutor、ecollege、eledge、virtual-u等多种,但webct和blackboard是功能最为完善、最广为使用的两大网络教学平台。其中,webct最初是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资深教师murray goldberg于1997年自行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同类产品中已经位居全球第一。webct可以说是完全基于web浏览器的网络教学课件开发和管理系统。在功能方面,除了具备上述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基本功能外,主要有以下两个主要特征:(1) 拥有相对强大的教学跟踪功能;(2) 具有独特的选择性发布功能。而blackboard是从course info(courseinfo是由blackboard公司
资助、由cornell大学开发的一个集成性网络教学平台)平台发展而来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两大网络教学平台之一。相对于webct而言,blackboard对内容组织采用文件夹和子文件夹形式,层次清晰明朗。
blackboard是第一个在交互和管理方面有很大突破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该平台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与“学”的环境,注重自主学习以及学习效果跟踪管理,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模式: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进行课程内容学习;不同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所教所学的课程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专门针对教学内容的学术环境。它是支撑学校网络辅助教育的最重要的应用系统,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并且,该平台可以根据课程学习需要进行个性
化定制。目前,包括耶鲁大学等在内的全球2900余所高校均是该平台的用户。
3. 网络教学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
网络教学可以构建在以校园网、cernet网、internet网络平台上,课件等教育资源存放在课件数据库内,教育资源以网站的形式进行发布,学生通过学校的网络和家庭拨号上网访问这些教育网站。图1就是个网络教学系统的模型。
下面对该系统中采用的关键技术手段作以下描述:
(1) 课件数据库:课件数据库由具有分布式数据访问技术、多媒体数据存储能力的网络数据库系统构成,如sql server、oracle或
sybase等,存放教师制作的课件。教师可以上传课件到数据库中,课件的制作软件可以选择powerpoint xp,flash mx、authorware等多媒体制作软件。
(2) 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是用来存放教育网站和服务端软件的计算机,档次较高,多采用专门的商用服务器,如ibm、hp、浪潮系列。
(3) 服务端软件:服务端软件是使用目前流行的asp、php、jsp等开发的网络教育平台,更高级的技术还包括com、corba等分布式技术,能够实现虚拟实验室的模拟、网络教学的交互、课件数据库存取等计算功能。
(4) 客户端\\浏览器:学生要想进入网络课堂学习,必须连接上
internet,使用ie/netscape浏览器访问网络教学站点,进行登陆学
习。学生也可以下载专门的客户端软件进行登陆学习,这样的客户端软件应该支持个性化设置、电子白板、隐私保护等功能。 图1 网络教学系统
4.本文的工作内容与目标
本人这次毕业设计要完成一个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前台部分和后台部分。前台部分的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1) 课程概况——包括教学大纲、学时分配和主持教师3个必选项,以及课程简介和课程公告等可选项;
(2) 课程内容——包括主要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电子讲稿或电子教案2个必选项,以及教材电子稿等可选项;
(3) 练习作业——包括习题配备和作业布置2个必选项,以及考试大纲和模拟试卷等可选项;
(4) 教学课件——包括教学录像1个必选项,以及其它教学课件等可选项;
(5) 参考资料——包括印刷资料和网络资料2个必选项; (6) 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指导1个必选项。 系统后台的主要模块如下:
(1) 网站页面的增添、维护、删除功能;
(2) 课件、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料的上传功能; (3) 学生作业批阅功能; (4) 管理员的管理功能。
5.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开发方案 (1) 拟采用的技术
网上教学平台采用microsoft iis服务+asp语言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access。
asp(active server pages的简称)是一套微软开发的服务器端脚本环境。asp使用vbscript、
java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可快速完成网站的应用程序制作设计。无须编译,容易编写,可在服务器端直接执行。
(2)平台使用角色
对平台功能模块的管理进行技术权限和责任的划分,按照工作内容和范围,设置超级管理员(课程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三个角色,使教学平台安全运行,在满足教学过程需要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超
级管理员定期接收并导入教学资源,并组织本课程教师开发、建设一批视频和文字的教学资源,以及一些教学课件, (3) 系统的总体结构
系统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多数页面是通过asp脚本程序直接访问数据库和文件系统,有部分asp程序通过组件(上传组件)访问数据库和文件系统。
图2 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结构图 6.工作进度计划
2011.4.10 - 2011.4.16:确定毕业设计题目,阅读文献;
2011.4.17 - 2011.4.23:总体设计,撰写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2011.4.24 - 2011.5.15:详细设计,软硬件开发与调试 2011.5.16 - 2011.5.28:系统调试,撰写毕业论文 2011.5.29 - 2011.6.10:毕业论文修改,答辩 参考文献
[1] beverly abbey. instructional and cognitive impacts of web-based education[m]: idea group publishing, 2000.
[2]george s machavec. course management software: where is the library.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onlin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