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层干部应注重提高三种能力

来源:东饰资讯网


基层干部应注重提高三种能力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基层的发展、和谐稳定。笔者认为基层干部必须具备有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三种能力。

一、开口能讲

(一)提高认识,明白开口能讲的重要性。能讲就是能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正确、精准、有效地表达出来。个别基层干部在必要开口时,总会遇到难开口,开口难的困境,这不但影响了工作,也给自己埋头苦干的工作实效打了折扣。

(二)善于学习,充实开口能讲的内力。要勤于学习。通过学习掌握一些语言沟通的基本方式,同时在学习中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思考。对所学习内容仔细研读,深入思考,做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要在实践中学。因为说话“不现场”,这就要求语言必须是灵活的,只有现场随机应变,信息才是真实的,鲜活的,才有说服力。

(三)注重锻炼,抓住有开口的平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句俗语表明,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身份的人交流,必须用不同的讲话方式,才能使沟通有效地进行。要善于抓住与群众打交道的平台。善于抓住与同级和同事打交道的平台。对年长的或任职资历比自己老的同志在语言和态度上保持谦虚和礼让。与不同性格的人沟通要在语言风格和谈话内容上有所侧重。这样不但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办公环境,在工作上,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二、提笔能写

(一)端正态度,提高提笔能写的认识。工作规划、请示、报告、总结等等都离不开文字。一篇好的公文,是作者个性特征、文化水平和个人风格的缩影,最能表现作者文化修养和思想。写作是基层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些基层干部无法用文字客观真实反映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或出现各种公文写作文体不符,漏洞百出等现象。这不但阻碍了工作正常开展,也损失了个人甚至单位的形象。每位基层干部只有端正态度,真正明白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写作的主动性,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注重方式,练好提笔能写的本领。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思想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注重方法,提高观察和反馈能力。

(三)勤于耕耘,练厚提笔能写的功底。要克服自卑心理。很多干部不愿拿起笔杆子,往往是因为不够自信,自己认为不是拿笔的料;要消除自满情绪。有些干部本身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同时对于文章的写作有一定掌控能力,就常常有一种骄傲自满情绪,忽视平时练笔,轻视了经验的积累;要避免急躁情绪。很多干部在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往往非常急躁,不知如何下笔,这就是基础不牢,功底不厚的体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由小到大,由简至繁,由粗到精。

三、遇事能办

(一)明确目标,把准遇事能办的目的。遇事能办,是基层干部抓落实的能力,是对基层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是开口能讲、提笔能写的最终表现。干部愿做事,能做事,做成事,常常会碰到各种困境:思想认识不成熟。对待工作,态度不积极,责任心不强,

2

党性修养不够,有个人或小团体利益思想;计划与现实工作相脱节。由于系统理论功底不够厚,对现实问题了解不深入,分析不透彻,使制定出来的工作计划内容大而全,比较空洞,工作缺乏重点,工作没措施,目标不明确,让人做起事来无所适从。

(二)全力以赴,把握有事办的机会。做事重在坚守。在面临矛盾和问题时,要坚守岗位,敢于正视这些困难,积极寻找解决困难的方式方法,这是基层干部应该具备的态度;做事贵在坚持。如果上级精神政策的春风刮来,就满腔热情鼓足干劲做一番,春风刮走,就冷淡下来,出现虎头蛇尾,做事只是为了应付政策,而不是持之以恒地把工作落实到位,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就白白浪费了如何锻炼自己成功办事的机会。

(三)善于总结,掌握办成事的方法。成功的,要详细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出促使把事情办成功的主因,成功的代价,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更要详细剖析主、客观因素,特别是主要从主观上分析原因,想当初为什么当时没有找到主因,是哪一方面出现问题等,对待失败要总结教训。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