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ANSYS Fluent的隧洞施工通风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东饰资讯网
西北水电·2018年·第3期85

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

文章编号:1006—2610(2018)03—0085—06

基于ANSYSFluent的隧洞施工通风数值模拟研究

王军周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摇100036)

摘摇要: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采用k-着紊流模型,运用ANSYSFluent软件对卡鲁玛水电站尾水隧洞10号支洞施工通风布置方案进行了三维非稳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风管射流附近存在负压区,紊态射流的卷吸作用在风管射流区下方形成一个狭长型漩涡区;在射流掺混和风流对流作用下,工作面附近通风降温效果明显;射流的稀释作用和风流对流作用较快地降低了工作面附近CO质量浓度。该施工通风布置方案是合理可行的;验证了ANSYSFluent软件用于隧洞通风模拟的可行性。关键词:隧洞;施工通风;ANSYSFluent;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V554;TV222.2摇摇摇摇文献标志码:A摇摇摇摇DOI:10.3969/j.issn.1006-2610.2018.03.019

ANSYSFluent-basedStudyonNumericalSimulationofVentilationinTunneling

(POWERCHINAInternationalGroupLimited,Beijing摇100036,China)

Abstract:Inaccordancewiththeoryof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andbyapplicationofthek-着turbulentmodelandANSYSFluentsoftware,schemeforconstructionventilationinaccesstunnelNo.10tothetailracetunnelKarumaHydropowerProjectissimulatedin3Dnon-steadystate.Thesimulatingresultsdemonstratethatthenegativepressurezonenearthejetflowfromtheventilatingpipeisa鄄vailable.Belowthejetflow,anarrowandlongvortexzoneisproducedbecauseoftheswirlingandsuctionfunctionfromtheturbulentjetobviously.COconcentrationneartheworkfrontisrapidlydecreasedbythejetflowdilutionandairflowconvection.Theschemeforcon鄄tunneling.

WANGJunzhou

flow.Underactionofthemixedjetflowandtheairflowconvection,ventilationandtemperaturereductionnearworkfrontareeffectivestructionventilationisrationalandfeasible.ItprovesthefeasibilityofapplicationofANSYSFluentsoftwareforsimulatingventilationinKeywords:tunnel;ventilationforconstruction;ANSYSFluent;numericalsimulation

0摇前摇言

目前,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加快了地下洞室的施工进度,有效地缩短了施工工期,也促使地下洞室群结构成为越来越多水利水电工程的选择。相对于地面工程来说,地下洞室施工空间具有相对封闭性的特点,致使施工通风通道

摇摇收稿日期:2018-01-09

受限,通风能力不足。若施工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和热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散,将会降低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延误施工进度,甚至会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1-3]。因此,需要在地下洞室施工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从外降低隧洞热量,为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由此可见,施工通风越来越成为影响地下洞室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尤其对于长隧洞施工而言,随着掘进长度不断增加,施工通风问题就越突出,往往成为快速施工的制约“瓶颈冶[4-7]。如果施工通风方界向施工区域输送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和粉尘,

摇摇作者简介:王军周(1985-),男,河南省郑州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国际工程项目开发与管理工作.

86王军周.基于ANSYSFluent的隧洞施工通风数值模拟研究

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案布置不当,通风效果差,工作面施工作业环境达不工程进展。

在以往的部分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施工中,施工通风布置往往通过经验确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避免地下洞室施工作业中由于通风问题进而影响施工活动顺利进行,十分有必要采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地下洞室施工通风进行仿真模拟。由于地下隧洞断面较大,长度更是达数公引水隧洞、尾水隧洞、地下厂房、调压室、母线洞、主变洞、主交通洞、通风及逃生洞,以及其它施工支洞等辅助洞室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洞室群。其中,尾水隧洞共有2条,分别为1号尾水洞、长8705.505m和2号尾水洞、长8609.625m,属于长隧洞。若采用单一施工通道,风管距离较长,风的损耗较大,供风不易满足通风要求。考虑到尾水隧洞沿线埋深为100m左右,埋深不大,为了增加施工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以及满足施工作业到最低要求,从而严重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制约

里,通风量较大,难以通过物理模型实验进行模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鄄tional到了广泛应用FluidDynamics,,也不断有学者将该模拟方法运用到CFD)在流体仿真模拟领域得地下洞室施工通风仿真中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对地下洞室通风模拟已有比较多的研究。Parra等[8]模拟了不同通风条件下深矿井的风流场和甲烷质量浓度扩散规律。Karraaslan等[9]采用组分运输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马蹄形断面短隧洞火灾发生时的烟气扩散和温度分布规律。Guo,Xiaoping等[10]提出了一种新的纵向通风隧洞火灾积分理论,并将两种不同的计算机程序的CFD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CFD模拟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杨庆学等[1]基于系统仿真技术,动态仿真了施工期风量的动态变化和通风影响因素,为通风设备选择和通风方案优化提供决策支持。马德萍等[4]分析了不同通风方式下通风流场形态对向家坝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效果影响因素。王晓玲等[11-13]研究了隧洞通风作用下的粉尘运移规律以及CO迁移和分布规律等。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结合卡鲁玛水电站长尾水隧洞工程施工期通风布置方案,采用ANSYSWork鄄bench风仿真模型通用仿真平台,对其工作面附近通风效果进行了三维,建立了10号尾水支洞施工通模拟研究,分析了工作面附近风流速度场、温度场和COWorkbench质量浓度场的分布规律。结人员进行隧洞通风设计简单易用,仿真成果可靠果、通风计算和施工通风优化,能为工程技术表明ANSYS布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摇工程概况

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为地下引水式发电站,由

通风要求,卡鲁玛水电站采用“长洞短打冶方案进行施工。即2条尾水隧洞布置3条施工支洞,分别为8施工支洞号尾水施工支洞。8号施工支洞作业面进入主洞后会形成

、9号尾水施工支洞和10号尾水4要求个工作面,布置2,按照进入主洞台2伊110kW风机和4个工作面同时施工的2台2伊160kW风机;9号施工支洞进入主洞后也会形成4个工作面,布置2台2伊110kW风机、1台2伊160kW风机和1台2伊200kW风机;10号施工支洞进入主洞后会形成2个工作面,布置1台2伊160kW风机和1台2伊200风站用kWDN300风机。的钢管向洞内供风尾水隧洞施工通风从每个支洞的供,进入主洞后分接4管铺设至浇筑垫层混凝土位置根DN150钢管向4个工作面进行供风,换成2根,DN150覫100钢胶管进行供风。

整个尾水隧洞施工期间采用压入式通风,通风量计算根据施工阶段、施工程序和方法、施工设备和人员配置等诸多因素,结合中国大型地下厂房工程的施工经验,计算施工人员、爆破散烟、机械设备和排尘要求等需风量并取其中最大值[14]2摇隧洞施工通风数值模拟

2.1摇数学原理

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离散化求解连续流体流动的基本微分方程,得出流体基本物理量在连续区域上的近似解。AN鄄SYS仿真模拟流体的流动Fluent是基于CFD、热交换和化学变化等过程原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程序。

本文基于流体为不可压缩、非稳态紊流假设[7-8]用ANSYSFluent软件,采用标准k-着湍流数学模,运型[15]温度场和,模拟CO10质量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号施工支洞施工通风过程中速度场。

、西北水电·2018年·第3期87

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

连续性方程(质量方程):

寅坠籽

+荦·(籽淄)=Sm坠t

式中:籽为流体密度,kg/m3;t为时间,s;淄为速度矢量,m/s;Sm为质量源项;荦为哈密顿算子,定义为坠寅坠寅坠寅

i+j+k。坠x坠y坠z

动量方程:

(1)

k2

m/s;滋t为紊流黏度滋t=籽C滋,(N·m)/s;Gk为

2

3

平均速度梯度产生的紊流动能;Gb为浮动力产生的紊流动能;Sk和S着为相应的源项;C1着、C2着、C滋、滓k和滓着为常数,ANSYSFluent给出常数值分别为C1着=2.2摇隧洞三维建模

1.44,C2着=1.92,Cu=0.09,滓k=1.0,滓着=1.3。

寅寅寅寅寅坠

(籽淄)+荦·(籽淄淄)=-荦p+荦子+籽g+F坠t

尾水系统隧洞施工采用钻爆法开挖,爆破后主要在工作面附近产生大量的热量、粉尘及CO有毒气体等。爆破完成后,采用压入式通风,工作面附近的风流场、温度场和CO质量浓度场不断发生变化直至稳定。本文主要对爆破完成后,隧洞通风开始到状态稳定这一时间段内的风流组织进行仿真模拟。考虑到如果对整个尾水系统施工通风进行仿真,模型数据较大,对计算机计算能力要求较高。为突出研究问题的重点,本文对仿真模型进行了简化,以10号施工支洞工作面附近区域为研究对象。

式中:p为静压力,Pa;子为应力张量,子=滋[(荦淄+荦

寅2寅寅

淄子)-荦·淄I)],N/m2;籽g为重力体积力,N;F为

3

(2)

外部体积力,N。

能量方程:

[keff荦T-

寅坠

(籽E)+荦·[淄(籽E+p)]=荦·坠t

式中:keff=k+kt为有效导热系数;Jj为组分j的扩散通量;Sh为化学反应热或其他体积热。

k-着紊流模型:

滋坠k坠坠坠

(籽k)+(籽kui)=[(滋+t)]+坠t坠xi坠xj滓k坠xj

hjJj移j

+(子eff·淄)]+Sh

寅寅

(3)

m,最大纵坡-9.07%。风筒直径1.5m,距离工作面20m。利用ANSYSWorkbench中DesignModeler(DM)软件建立研究对象的三维模型,见图1(a)。网格划分的精细程度越高,计算结果的精度就越高,但计算效率就越低下[9]。因此,网格划分中要兼顾本文采用六面体结构进行网格划分,考虑到计算效率和精度的要求,对风管管壁和隧洞壁等边界条件发生变化部位进行网格加密。网格模型见图1(b)。2.3摇边界条件

2.3.1摇入口边界

隧洞施工采用压入式通风,风管出口为隧洞供风的入口,设定为速度入口。根据建立的物理模型,风速沿x正方向压入隧洞,风速大小为20m/s,假定为均匀分布;y方向和z方向风速为0。入口湍流参数可通过设定湍流强度I来实现[11]。

u忆I==0.16(ReDH)-1/8

uavg

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选择合适的网格划分尺寸。

伊7.0m,进口高程1012.53m,末端高程917.414

10号施工支洞全长415.32m,断面尺寸8.0m

Gk+Gb-籽着+Sk

(4)

滋坠着坠坠坠

(籽着)+(籽着ui)=[(滋+t)]+坠t坠xi坠xj滓着坠xjC1着

着着

Gk-C2着籽+S着kk

2

(5)

式中:k为紊流动能,m2/s2;着为紊流动能消散率,

图1摇10号施工支洞工作面附近三维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图

(6)

88王军周.基于ANSYSFluent的隧洞施工通风数值模拟研究

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式中:u忆为速度波动的均方根,m/s;uavg为平均速度,m/s;ReDH为水力直径为DH时的雷诺数;DH为水力直径,对于圆管,水力直径等于圆管内径,本文中风2.3.2摇出口边界

管为圆管,内径为1.5m,故水力直径DH=1.5m。

本计算模型中,洞口为空气排出的唯一通道,设定为压力出口,与外界相通,出口压力和温度与外界大气相同。因此,表压设置为0,温度设置为25益。2.3.3摇固体壁面边界

通风管壁、隧洞壁和工作面采用标准固体壁面,无滑移,壁面温度与外界大气相同。2.3.4摇CO初始质量浓度

钻爆法施工中,在工作面附近会产生大量CO等有毒气体,爆破后产生的CO气体初始质量浓度计算可按式(7)计算[8]:

c=

籽qlbL

(7)

4摇模拟结果分析

4.1摇风流场模拟结果

图2给出了通风初始时刻,10号施工支洞工作面附近纵向轴对称面的风流场分布变化情况。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通风1s后从风管紊动射流尚未到达工作面,紊动射流与隧洞内周围空气发生动量交换,形成卷吸效应,带动周围空气运动,进而在隧洞顶部和中部形成2个反向旋涡。通风10s后,射流充分发展,隧洞顶部空气受射流卷吸作用影响范围扩大,流向工作面的空气长度增加,风管射流区下部漩涡进一步发展为狭长型。

式中:c为CO初始质量浓度,kg/m3;籽为CO密度,kg/m3;q为单位耗药量,kg/m3;l为炮孔深度,m;b为每kg炸药产生的有毒气体,m3/kg,可取0.04m3/kg;L为炮烟投掷长度,m。

经计算c抑3.975伊10-3kg/m3。

图2工作面附近纵向对称面施工通风初始时刻风流场矢量图

图3摇t=5min时,工作面附近风压场分布云图

摇摇图3为通风5min后得到的风压分布云图,工作面附近最大风压为33.11Pa,最小风压为-11.10流附近,风管出口后部隧洞风压基本相同约1.53Pa,最大风压区位于工作面附近,负压区位于风管射Pa。工作面顶部和底部压强较大,呈“凹冶型分布,

这是由于风流从风管射出到工作面上,动量发生变化而造成的。

4.2摇温度场模拟结果

采用钻爆法开挖过程中,由于施工爆破会在工作面附近产生大量的热量。本文将爆破后工作面附

西北水电·2018年·第3期89

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近区域的初始温度设定为30益,风管射流输送的新鲜空气温度设定为18益,对通风过程中工作面附近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行模拟。从图4(a)可知,通风10s时,一方面,风管紊动射流和隧洞空气相互作用掺混,交换能量,降低洞内温度;另一方面,随着新鲜空气的不断输入,由于风流的对流作用,隧洞内热空气不断被压向洞口排出。由图4(b)可知,通风约50s后,工作面附近30m范围内洞内温度降低到约22益,通风散热作用效果明显。4.3摇CO质量浓度场模拟结果

附近30m区域范围内CO质量浓度最高为2.235伊10-5kg/m3,低于安全质量浓度3.0伊10-5kg/m3。

从图6(a)可知工作面附近纵轴对称面中心线

上CO质量浓度随时间分布情况。距离工作面15m处CO质量浓度最低,这是由于距离风管出口越近,风管射流稀释作用越强。距离工作面30m处CO质量浓度最高,这是由于对流作用将CO向洞口推移,导致CO质量浓度升高。随着通风时间增加,隧洞内CO质量浓度逐渐降低,通风3min后,洞内浓度降低到安全值附近。

从图6(b)可知通风120s时工作面附近纵轴对称面不同位置CO质量浓度随高度变化情况。工作面附近隧洞顶部由于风流的对流作用较弱,CO质量浓度最高。由于风管射流的稀释作用,在沿风管出口正方向的同一平面上,风管轴线处CO质量浓度最低。随着平面不断远离风管出口,靠近工作面位置,射流稀释作用逐渐减小,在工作面附近CO质量浓度场几乎不受稀释作用影响。

图5给出了t=5s、10s和190s时工作面附近CO质量浓度场分布云图。由图5(a)可知,通风5s时,风管射流附近CO质量浓度最低,主要原因是风管射流输送的新鲜空气通过稀释作用降低了CO质量浓度。由图5(b)可知,通风10s后,风管射流到达工作面,风流对流扩散作用将洞内空气向洞口方向“挤排冶,工作面处CO质量浓度降低到2.609伊10-3kg/m3。图5(c)所示为通风约190s后,工作面

图4摇工作面附近温度场分布云图

图5摇工作面附近CO质量浓度场分布云图

90王军周.基于ANSYSFluent的隧洞施工通风数值模拟研究

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詨

图6摇工作面附近CO质量浓度分布图

5摇结摇语

隧洞施工通风对于洞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具有制约作用,关系到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是隧洞施工的关键工序。本文在分析卡鲁玛尾水隧洞施工通风布置方案的基础上,基于CFD理论,以10号施工支洞施工通风为例,运用ANSYSFluent软件进行了三维动态模拟计算,模拟结果直观地展示了风流速度场、温度场和CO质量浓度场随通风时间的分布变化规律,为隧洞通风设计和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施工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仿真结果表明,隧洞施工通风过程中,受风管射流卷吸效应影响,风管射流的卷吸作用会在风管射流区下部形成一个狭长型低速漩涡区;由于射流速度较高,在风管出口附近会形成负压区;风管紊动射流通过与周围空气的掺混,不断交换动量和能量,与周围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对CO气体具有稀释作用;随着通风时间,射流到达工作面后,工作面附近风流组织状态逐步趋于稳定,对流扩散作用增强,将热空气和CO气体向洞口“挤排冶,降低工作面附近洞内温度和CO质量浓度。

道施工通风特性及风险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4]摇马德萍,李艳玲,莫政宇,等.向家坝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效果

三维数值模拟[J].人民长江,2011,42(01):29-32,53.[5]摇常晓珂,柴军瑞,许增光,覃源.引汉济渭椒溪河隧洞施工通风

数值模拟[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06):137-143数值模拟[J].西北水电,2012(1):66-69.

[6]摇刘钊,陈兴周,冯璐,刘钊春.长隧道独头掘进压入式施工通风[7]摇赵艳亮,卢文波,孙晓勇.水电工程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

系统数值计算[J].水力发电学报,2007,26(02):108-113.[8]摇ParraMT,VillafruelaJM,CastroF,etal.Numericalandexper鄄

imentalanalysisofdifferentventilationsystemsindeepmines[J].Building&Environment,2006,41(02):87-93.(1):192-196.

[9]摇KaraaslanS,HepkayaE,YucelN.CFDsimulationoflongitudi鄄

ThermalSciencesandTechnology,2013,33(01):63-77.

nalventilationsystemsinascaledshorttunnel[J].Journalof

[10]摇GuoX,ZhangQ.Analyticalsolution,experimentaldataandCFD

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2014,42(05):307-313.

simulationforlongitudinaltunnelfireventilation[J].Tunnelling&

[11]摇王晓玲,刘震,杨安林,等.考虑热交换的引水隧洞施工通风

两相流模拟[J].天津大学学报,2013,46(04):322-327.

[12]摇王晓玲,陈红超,刘雪朋,等.引水隧洞独头掘进工作面风流

组织与CO扩散的模拟[J].水利学报,2008,39(01):121-127.

参考文献:

[1]摇杨庆学,郑家祥.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动态仿真研究[J].

水电站设计,2003,19(01):1-5.与环保,2002,28(06):42-45.

[2]摇钟登华,张建设.隧洞施工通风系统事故树分析[J].工业安全[3]摇吴慧明,丁珏,张宝亮,刘义,胡珉.大断面/中断面、长距离隧

[13]摇王晓玲,朱泽彪,刘震,等.引水隧洞施工通风Euler-Lagrange

两相流大涡模拟[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7(07):725-731.

[14]摇王文超,彭运河.平原地区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通风

设备规划研究[J].水利水电施工,2015(04):49-52.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5]摇约翰D.安德森,吴颂平,刘赵淼.计算流体力学基础及其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