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语文必修1 第一单元测试卷

来源:东饰资讯网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花溪六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族是田间稻作的农耕民族,所以其居住空间也与他们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与其思想信仰、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高一语文 中层是房屋的主体,里面包含有火塘、伙房、中厅(堂屋)、卧房。火塘是布

依族的主要生活场所,根据房屋的形式火塘有不同的设臵,居住在平地楼的布依族,

火塘一般设在一楼,但对于大部分的布依族而言,火塘都设臵在二楼堂屋靠里侧一

间,在室中间挖小坑,四周垒石条或砖,火塘内铺草木灰,中间一般臵放三角铁架,

注意事项: 用于安放烧饭煮菜的锅具。火塘正上方悬挂一长方形吊炕或吊钩,作为熏制和烘烤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食品之用。 2.答题前,请将自己信息在试卷及答题卡上填写完毕。 伙房即厨房是布依族从火塘生活形式逐步发展过渡而来的布局形式,伙房里垒3.答题时,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有灶台,放有碗柜,布依族做饭做菜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伙房,而火塘只是冬季烤

第Ⅰ卷 阅读题

火、年节熏烘腊肉之用。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堂屋是布依族整个家庭的重心,堂屋整个空间由4根大的穿枋穿构而成,这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根穿枋人们称呼为“四大落雁”。在堂屋正中的墙面上会搭神台,用来供奉家神。

布依族民居

他们的神台装饰得精致大方,年节或家里有什么大事都要先供奉祖先,希望取得祖

杨三山

先庇佑,确保家人安康、家畜兴旺。

布依族在历史上发展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发展至今已经形成成

堂屋后室设老人卧室,两侧各分两室。老人的卧室比较简洁,年青人的卧室布

熟的木或木石结构两种形制,其中黔南、黔西南、黔西地区的布依族山区仍然以传统

臵得相对新整,特别是新房布臵得更是光彩熠熠。室内的家具都为木质上漆,格调

的木制干栏为主,而黔中地区的布依族则以石制干栏为盛行。

古色古香。

民居的历史衍变

最上层为房屋顶棚,用于搭建粮仓和堆放一些不常用到的农具。

布依族源于我国先秦时期的百越人。考古学家们在原百越民族的发祥地和分布

1.以下对“布依族民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向是 ( )

地,陆续发现了最早7000多年以前古越人的一些建筑遗址,从结构特征上看,与后

A.布依族民居有干栏式木楼民居和石板房两种,是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

来的干栏建筑极其相似。同一时期在云南、湖北等地发掘的青铜器时代的遗址和器物

是已经发展成熟的木楼石板房民居了。

上也发现了干栏建筑的遗址和铸型,说明了干栏式建筑是古越人典型的居住形式。

B.布依族民居中的干栏式民居建筑是我国最早的民居形式之一,与其他民居的

布依族的干栏式民居建筑是我国最早的民居形式之一,它与庭院式、穴居式、蒙

建筑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古包式等建筑类型有很大区别。其房屋顶一般为悬山式,还有少量的歇山顶和重檐,

C.布依族民居室内呈“H”型,中心为中厅也称堂屋或明堂,一般是正南坐向,

由于对汉文化的借鉴,也有少量硬山式的屋顶外围加上高高的马头墙护体防火防风。

既古文献所讲的“感天地,正四方”。

就布依族村寨的布局结构而言,布依族村寨依山傍水,依山势而建,面临从深远

D.布依族民居中厨房布局形式从火塘逐步发展而来,布依族厨房是布依族做饭

的山谷迂山越坎而来的河流小溪。布依族人聚族而居,族是由若干个有相近或相连血

做菜的中心逐渐转移的见证。

缘的房族构成的;房族又是由若干个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构成的;大体上一个房族居住

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不符合文意的的一项是( )

在一个共同的地段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

A.处在不同地区的布依族的民居是不同的,这种现象与他们在聚集地收集到的

布依族传统民居中的室内呈“H”型布局,这正是受儒家文化敬天法祖治世观念影

建筑原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响的体现。中心为中厅也称堂屋或明堂,普通百姓的一切祭典及重要活动都可以在中

B.布依族源于先秦的百越人,百越人至少在7000年前就有类似于后来的干栏

厅完成,例如婚丧嫁娶、祝寿贺宴等。中厅一般是正南坐向,即古文献所讲的“感天

式建筑的民居,同期的考古也证明了这个观点。

地,正四方”。

C.布依族民居的样式、结构特征与他们是农耕民族、农业生产是分不开的,也

无论是传统的木架结构还是石板结构,通常情况下分上、中、下三层。由于布依

与他们的思想信仰、生活习俗相关。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第 1 页,共4页

D.布依族整个家庭的重心是堂屋,堂屋的后面一般是卧室。布依族的家具都是木制的,格调都十分古雅。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依族民居的房顶因为借鉴了汉文化的内容,所以样式除了本民族的悬山式、歇山顶和重檐外,还有汉民族的硬山式。

B.布依族干栏式民居建筑通常分为上、中、下三层,并且每层的功能不同,比如最上层作为粮仓、储藏农具等。

C.火塘的位置因为布依族房屋建筑的不同而不同,如平地楼的火塘一般在一楼,并兼有烧饭煮菜的功用。 D.“四大落雁”指布依族民族中堂屋的4根穿枋,它的上面供奉着家神,年节的祭祀是希望祖先保佑家人幸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9分,每小题3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4.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于事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陪伴 .

B.何厌之有 厌:满足 .C.若不阙秦 阙:使„„减少 .D. 唯君图之 图:考虑 .

6.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时很讲究艺术性,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时,采取了欲扬先抑的方法,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下子拉近了与秦伯的关系。

B.“在分析郑国的存亡时,烛之武从秦的利益出发,讲明了存郑之利和亡郑之弊,最终使秦放弃了攻郑的计划。

C.鉴于秦、晋是盟国关系,烛之武的措辞委婉而谨慎,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巧妙地点名秦、晋两国的各自利益,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D.烛之武劝说秦伯时,他从现实说到历史,分析晋国的忘恩负义,让秦伯意识到不和郑结盟的危险性。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8~9题。

琅琊溪 欧阳修①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答: 9.请从虚写和实写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义气,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第 2 页,共4页

(2)轻轻的我走了,_______________;我轻轻的招手,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3)她是有_______________,丁香一样的芬芳,______________,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戴望舒《雨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勋 章 (俄国)契诃夫

“我有事找你商量。”军事初级中学教员,十四品文官列甫〃普斯佳科夫对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说,“要不是极其需要,我也就不来麻烦你了。好朋友,请你把斯坦尼斯拉夫勋章借给我。今天,我要到商人斯皮奇金家里去赴宴。你是知道斯皮奇金那个混蛋的:他非常喜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再者他又有两个女儿,……娜斯嘉和齐娜,……我是把你看做朋友才跟你说的……你借给我吧,劳你的驾!”普斯佳科夫这些话是结结巴巴,涨红脸,不住胆怯地回过头去看房门而说出口的。

中尉骂了几句,然而同意了。

普斯佳科夫坐上出租马车到斯皮奇金家去。他略微敞开皮大衣,看他的胸口,别人的勋章在他胸口金光闪闪,釉光发亮。

“不知怎么,自己都对自己多添了几分敬意呢!”教员想着,嗽了嗽喉咙。“区区一个小玩意儿,至多也不过值五个卢布,却造成多么大的声势!”

到斯皮奇金的家门口,他敞开皮大衣,开始慢吞吞地把车钱付给赶车的。赶车的,依他看来,一见到他的肩章、纽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似乎就愣住了。普斯佳科夫得意地嗽一下喉咙,走进房子里,在前厅脱掉皮大衣,昂起头,挺起胸脯,走进大厅里。

可是这时他看见一件可怕的事,他的同事,法语教员特兰勃良,同齐娜并排坐着。普斯佳科夫头一个想法就是扯下勋章,或者往回跑。可是勋章缀得很结实,往后退也已经不可能。他赶紧用右手盖住勋章,拱起背来,很别扭地向大家一鞠躬,同谁也没握手,沉重地在空椅子上坐下,恰好坐在他的法国同事对面。

仆人在普斯佳科夫面前摆下一盆汤。他用左手拿起汤匙来,然而又想起在上流社会不宜于用左手吃东西,就赶紧声明已经吃过饭,不想再吃了。

普斯佳科夫灵魂里充满钻心的苦痛和煎熬般的烦恼:汤盆里腾起馋人的香气,清蒸鲟鱼冒出异常开胃的热气。教员有心放开右手,用左手盖住勋章,可是这显得颇不方便。“天主啊,快点结束这顿饭!我要到饭馆里去吃它一顿!”他对自己说。

他胆怯地用一只眼睛瞥一下法国人。发现对方正瞧着他,却也是极其忸怩不安,也是什么东西都没吃。两个人互相看着,越发慌张,就低下眼睛看面前的空碟子。

“他识破了,这个混蛋!”普斯佳科夫暗想。 吃第五道菜了,有人提议:“为在座的女士们的青春干杯!”宴席上的人乱哄哄地站起来,普斯佳科夫也站起来,用左手拿起酒杯。

“列甫〃尼古拉伊奇,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有人递给他一杯酒。 这令普斯佳科夫大为恐慌,他不得不使用右手了。勋章和勋章上那根揉皱的红丝带终于见了天日!教员脸色煞白,低下头去,心虚地往法国人那边瞥一眼——法国人正在看他,眼睛里满是惊讶和疑问,嘴唇却很快露出狡猾的笑意,困窘神情也很快消失了。

“尤里〃阿甫古斯托维奇!”主人对法国人说,“请您把这瓶酒放回原处!” 特兰勃良迟疑不定地伸出右手去接那个酒瓶,于是……啊,真是时来运转!普斯佳科夫看见他胸前原来也有一枚勋章。而且是安娜勋章!法国人也在捣鬼!普斯佳科夫高兴得笑起来,往椅子上一坐,浑身松了劲。如今再也不必遮盖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了!

“啊啊,……嗯!……”斯皮奇金看见教员胸前的勋章,哼哼哈哈地说。 “是啊!”普斯佳科夫说,“真是怪事,尤里〃阿甫古斯托维奇!年前我们那儿呈报上去领勋章的人多么少呀!我们那儿的人那么多,可是领到的却只有您和我!这可真是怪事!”

特兰勃良快活地频频点头,亮出他的左边衣领,那上面赫然闪着一枚安娜三级勋章。

饭后,普斯佳科夫走遍各处房间,让那些小姐看他的勋章。虽然他饥肠辘辘,可是心里却轻飘飘的,逍遥自在。

“要是我早知道这样,”他嫉妒地瞧着同斯皮奇金谈勋章的特兰勃良,心里暗想,“那我就会戴上一枚符拉季米尔勋章。唉,真没想到啊!”

只有这个想法才使得他难过。至于其余方面,他倒是完全幸福的。 (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朱逸森译,有删改)

【注】安娜勋章比斯坦尼斯拉夫勋章高一等,符拉季米尔勋章比安娜勋章又高一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列甫·尼古拉伊奇,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有人递给他一杯酒。这个细节的出现,使得故事情节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B.“普斯佳科夫得意地嗽一下喉咙,走进房子里,在前厅脱掉皮大衣,昂起头,挺起胸脯,走进大厅里。”“可是这时他看见一件可怕的事,他的同事,法语教员特兰勃良,同齐娜并排坐着。普斯佳科夫头一个想法就是扯下勋章,或者往回跑。”这样描写达到了强烈对比的效果,从侧面写出了人物的性格,推动了故事的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第 3 页,共4页

发展。 在一般采用是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

C.由于斯皮奇金那个混蛋非常喜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C.不但这里的蔬菜新鲜且价格低廉,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那你也不妨和商什么勋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所以普斯佳科夫特地去跟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借来贩们讨价还价一番,往往你就能用令你满意的价格买到你想要的蔬菜。 了勋章。 D.专家组对圣元的“早熟门”3女婴进行集体会诊,诊断认为“雄激素水平正

D.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有独特的叙述方法。这种叙述方法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常”,属于假性性早熟。女婴家属不满结果,怀疑会诊被人操纵。 目去处理,用眼睛和耳朵去追寻,文字像画笔的音符那样流动。自然、质朴的文风,14. 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不拖泥带水,高度浓缩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更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________。一群孩子还在这霏霏细雨中玩着篮

E.普斯佳科夫高兴得笑起来,往椅子上一坐,浑身松了劲。如今再也不必遮盖球,他们似乎并没发觉;即使发觉了,恐怕也会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吧。 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了!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使得普斯佳科夫顿时放松了戒心,不再为①你再看看地面吧!一点点颜色变浓,而后渐渐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蜒点水的自己的虚荣心而感到不好意思,这样写使得小说的结尾有了强烈的升华效果。 纹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吗? (2)《勋章》这篇小说的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一开篇就写这些内容有什么②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春雨“润物细无声”,今年这雨除了无声,还隐匿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了行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看看黝黑的门洞吧!那细若蛛丝的不就是春雨吗? (3)小说对普斯佳科夫的心理变化刻画得非常成功,请结合作品内容赏析。(6分) ④你再看看笼于烟雨蒙蒙中的远山吧,那不是披了轻纱的少女的胴体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行于这雨中,你只觉得天潮潮、地湿湿,脸颊莫名凉爽,而你却发觉不了它。 (4)有人说,小说的内容不一定完全真实,但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社会风俗画,A.⑤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⑤ 契诃夫借《勋章》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的一面。如果这样,你从这篇小说中看到了当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③④① 时的俄国社会怎样的一面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15.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国电信局准备实施新规定,即在所有青少年节目中禁播含有高脂肪、高盐分

和高糖分食品的垃圾食品广告,以便遏制儿童肥胖现象。这一项禁令还会扩展到青第II卷 表达题

少年观众占到一定比例的其他电视节目。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电视行业担心,这一禁令会导致广告收入下降,从而使青少年节目减少。但一12.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些健康专业人士和反肥胖运动者却说,英国电信局的这项新规定还不够彻底。他们

A.打铁还需自身硬。政府和官员要带头做好表率,这样上行下效,才能有利于....呼吁,在每天晚9时前禁止播放所有垃圾食品广告。英国医学协会的薇薇恩说:“我整个诚信体系的建设,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们孩子的健康难道不比广告收入更重要?”

B.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耳濡目染的大是大非的增多,我们才有了这样的答: ....

16.结合所给语境,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感叹:谁说雷锋精神已过时,它不是随时都会出现吗?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C.贵州农民代表梁文同两会期间,除了开会、吃饭、接受记者的采访,所有的

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都殚精竭虑地写建议,每天要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 ....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白的世界。

D.青年人风华正茂,是憧憬未来的高手。坚信世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五、作文(60分) 不到的。只要你心甘情愿地跋山涉水,终有一天你会领略到海纳百川的壮美。 17.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明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A.设置交通技术电子监控设备测速却不公开位置,容易形成设置执法陷阱行为不得套作。 的出现,助长执罚经济现象的盛行。

B.红雪专家们对谁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但现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第 4 页,共4页

1.答案:B。(文中只列举了集中建筑,而其他类型未必九有很大差别,同时原文说的是建筑类型,而选项说的是建筑布局。 2.答案:A。(无中生有。不同地区的布依族民族有些是不同的,同时“原材料决定民居样式“文中没有这样的信息。) 3.答案:D(“它的上面”指的是“堂屋郑重的墙面上”,不是指“4根穿枋”的上面。) 4.答案:B 5.答案:A

说法为准”句式杂糅,把“为准”删去,或者改为“以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C项,关联词

语位置不当。把“不但”调到“这里的蔬菜”之后。) 14.:答案:C。 “隐匿了行迹”后面有“发觉不了它”,可见⑤接②,先说难以发现,再说仔细看就能发现,可见②⑤放前面。后三句,由“看看”到“再看看”,可见③在最前;考虑到由近及远,可判断①在④之前。

15.答案:英国电信局欲禁播儿童垃圾食品广告。

16: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6.答案:D(从历史说到现实) 7.略。

17.请参照2013年全国课标卷评分标准。

8.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 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9. 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 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10.略

11. (1) 【答案与解析】CE(答对一项给2分,全部答对给5分),(C构不成因果关系。借勋章 只是普斯佳科夫的虚荣心在作怪。E,这样写使得小说的结尾有了强烈的升华效果错误,故事到此 并没有结束,而是起到继续揭示主题的作用。)

(2) 【答案与解析】小说第一段主要写普斯佳科夫请求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借勋章给他去参加 商人斯皮奇金的家宴。(2分)作者一开篇就写这些内容的作用:①交代故事的开端;②交代人物 活动的社会环境;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4分,答对两点即 可)

(3) 【答案与解析】小说中对普斯佳科夫的心理变化刻画得可谓层层深入。①在赴宴前借勋章时, 他“说话结结巴巴,涨红脸,不住胆怯”,内心的急迫、紧张表露无遗;②佩戴上勋章后去赴宴 一路得意不已;③在宴会上见到同事后他惊恐万状,丑态毕露;④当他发现法国人也挂着别人勋 章、坐在商人的另一个女儿身边招摇撞骗的事实以后,他转忧为喜,而且灵机一动,主动和法国 人演出“两骗子双簧戏”;⑤欺骗成功后,他的赌徒心态又活灵活现了,他悔不该未下更大的赌 注,借别人更高级的勋章!普斯佳科夫在不同情况的不同心态和心理变化,既写得具体细致、合 情合理,又讥讽得妙趣横生、令人发笑。(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

(4)答案:①爱慕虚荣。普斯佳科夫去斯皮奇金家赴宴借别人的勋章增加取悦主人女儿的资本;斯 皮奇金非常喜欢勋章,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普斯佳 科夫戴上勋章后自己都对自己多添了几分敬意;依普斯佳科夫看来,赶车的似乎一见到普斯佳科 夫的肩章、纽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就愣住了;特兰勃良同样为虚荣而弄虚作假;普斯佳科夫虽 然饥肠辘辘却到处炫耀他的勋章。②弄虚作假成风。列坚佐夫中尉对普斯佳科夫借勋章虽然“骂 了几句,然而同意了”;普斯佳科夫借勋章作假;特兰勃良同样弄虚作假;普斯佳科夫后来为没 有借更高等级的勋章而“难过”,可以预料他今后可能会变本加厉,行更大的骗。(意思对即可。 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脱离文章谈论)

12.答案:D(A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线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贬义,不和语境;B耳 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收到影响。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 无形之中收到影响,指受到好的影响。不合语境。C殚精竭虑:不能做状语成分。 13.答案:D。(A项“形成”与“行为出现”搭配不当。B项“但现在一般采用是高鹗续写这一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第 5 页,共4页

花溪六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答题卡

高一语文

现代文阅读(25分) 三、11.□ (1)( )( )

注意事项:

1.请用0.5毫米签字笔作答。

(2)(6分)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2.请把个人信息填写完整,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选择题部分(共18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3)(6分) 二、文言文阅读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5分)

(4)(8分)

(2)(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答: 12.___________(3分) 13. _________(3分) 14. ___________(3分) 15. 答:

(5分)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6分)

答:

16.答 (6分)

10.名篇名句默写(6分)

(1) , 。 (2) , 。

(3) , 。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第 6 页,共4页

五、作文(60分)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第 7 页,共4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第 8 页,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