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论文]

来源:东饰资讯网
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 要:经)做好航道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资料收集工作。工程竣工后,竣工结算审计工作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环节。因此要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各有关方面结算资料的归集整理,主要包括工程的造价依据、费用定额、计量标准、签证制度、会议纪要等结算资料,工程竣工审核依据的落实完善,为竣工结算审计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多会议纪要,等结算资料,工程,竣工审核,依据,落实完善,支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38-01

随着素质教育大潮的涌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佩斯太洛奇也曾指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发展思维就是要有所创造,有创新,要有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作法。以往的“填鸭”、“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已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了,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适应时代的要求,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的,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法,谈谈我的认识。 一、注重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着力开动学生的大脑,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同一个问题

有不同的见解,对解决问题时有不同的解题方法,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习总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要进行启发式的提问,通过学生的想象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小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的过程中,有这样一道题:“ 2.125:8.5 ”时,我这样提问:要把这个小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把小数点去掉,如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还要进行化简,想一想,怎样去掉小数点呢?学生都可能说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前、后项同时扩大100倍然后再化简。首先要肯定这种作法,接着启发学生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可以自由回答,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得出可以乘800、400、200、80、40等等。有的同学说前后项同时乘8最简单。每种作法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得出的,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畅通,个性得以发展,推动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而与生活贴近的开放题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的开拓及创造性提出了更多的可能。

如例题:放假了,甲、乙、丙三人合乘一辆出租车回家,三人商量好,车费由三人分摊。甲在行到6千米的地方下车,乙在行到12千米的地方下车,丙在行到18千米的地方下车,共付车费36元。

请问他们三人各应分摊多少车费?这是一道非常贴近生活的开放题。在解决问题之前,引导学生思考,最后通过总结,学生自己得出三种解法:

解法一:租车时,不计路程,那么就应三人分摊。 36÷3=12(元)

解法二:按各人乘车的路程分摊,甲乙丙三人所行路程的比是:6:12:18=1:2:3。

甲:36×=6(元) 乙: 36×=12(元) 丙: 36×=18(元)

解法三:如出租车完全按路程收费,不计人数,那就该按路段分摊。第一段路三人分摊,每人36÷3÷3=4(元),第二段路费乙丙两人分摊,每人36÷3÷2=6(元),第三段由丙一人承担36÷3=12(元)。

甲4元 乙4+6=10(元) 丙4+6+12=22(元)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方法求解,把学生的单一思维推向了发散思维,解题思路的多样性,发展了学生创新思维,加强了学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三、注重学生实践活动,启发创造想象。

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发挥。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兴趣,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一切

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比如这样一道操作题:将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纸片,请你根据这四个三角形纸片能拼成几种不同的图形,并画出来。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利用手中的学具(等腰直角三角板、纸张、剪刀等。)自己动手拼贴。最后得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四种图形。 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带着疑难,自己动手操作解决,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在求知的欲望中,自主探索,自我发现,创造着生活的真谛。 四、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分层次教学。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深浅实行分层次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承认个体的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个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才能更好的激励学生发挥其特长,调动其思维,创造出最佳成果。

学生的成长环境及个性的先天形成原因,造就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及时了解并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别,积极评价他们的创新,从而建立了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肯定了他们的创新、激发了创造兴趣,增强了创新精神,也就对数学的学习增添了信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