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浸没式超滤池(MBR) 4.10.1MBR 系统的初次使用
膜初次使用,须进行清水反洗操作,将膜内部空气赶出,再进行负压抽吸产水。 膜丝内部含有较多保护剂,如甘油等,此类物质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 COD量,因此 MBR 膜初次使用时,须注意初始产水的处理方法。同时,初期调试由于甘油原因,产水中或有大量泡沫产生,此类现象皆为正常现象。 建议使用穿孔管曝气管曝气冲刷膜片,通过曝气产生的气泡及水流,使膜丝充分抖动并对膜进行擦洗;机架、曝气管须放置水平,防止空气偏流而导致曝气不均.
采用恒定流量办法,禁止出水流量不稳定。
采用间歇的运行方式,自吸泵抽吸 8 分钟、空曝 2 分钟,或自吸泵抽吸 10~15分钟,反洗 40~60 秒.
生化池微生物培养达到活性好,粘性较小时,膜片才开始投入运行。 在满足出水量的要求下,抽吸负压越小越好,抽吸压可通过负压压力表读取,膜片正常有效操作负压控制在—0。01~ —0。03MPa,初始时最好在—0.005~ -0.01MPa 之间;
严禁在初次使用时即将出水开的很大,造成膜的迅速污染. 4.10。2MBR 系统的稳定运行
运行维护过程中,须防止异物掉入膜池中,如已发生,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通知膜生产厂家以判断该物是否会对膜系统运行产生影响。
每天须对膜单元进行水反洗,反洗流量为反洗单元产水流量的 1.5~2。5 倍,严格控制反洗压力≤严格控制反洗压,反洗用水使用膜产水或其他洁净水. 为延长膜的使用周期,可考虑间隔 7-14 天对膜系统进行化学增强反洗。 当操作有效负压超过-0.05MPa 时,需对膜片进行离线化学清洗。 清洗方法: i. ii.
缓慢将膜堆吊起,用清水对膜片表面冲洗,除去附着在膜片表面的污泥; 用 800~1000ppm 的 NaClO 溶液混加 0。5~1%浓度 NaOH 浸泡 4~24 小时,杀死附着在膜表面的细菌,除去膜表面的有机物和胶体物质; iii.
清洗结束后用清水对膜片进行漂洗,装入膜池后对膜单元进行 3~5 分钟
的反冲洗,膜片通量即可恢复.
在处理部分含盐量高的废水时还要考虑用 0.5~2%的 HCl/柠檬酸溶液浸泡 2 小时,用以去除无机盐污染。
运行维护过程中,需有详细的操作记录、数据记录,并通过责任到人的工作原则来规范员工的工作态度,以期达到设备稳定、良好的运行状态。 4。10。3系统日常维护 压力表
按期校准,必要时及时调整. 水泵
定期检查泵的温度,同时检查泵的垫圈以及其它防止泵泄漏的结构。 鼓风机
定期检查皮带松紧情况,适时更换和补充机油。 流量仪表
每三个月校正一次,按说明书。 自动切换阀
每月检查一次,同时检查阀体是否有泄漏. 膜系统
按常规要求检查进水水质.同时检测系统的产水流量和运行压力。按常规检查系统的泄漏情况,一旦发现立即维护。 4.10。4系统故障分析
现象 可能存在的原因 修正措施 查出污染原因,采取相应的清洗方法;调整冲洗参数。 根据操作指导中的要求调整流量 调整提高进水温度 查出污染原因,采取相应的清洗方法;调整冲洗参数。 检查并且保证所有应该打开的阀处于开启状膜片被污染 抽吸负压太高 产水流量过高 进水水温过低 产水流量小 膜片被污染 阀门开度设置不
正确 流量仪出问题 态、并调整阀门开度 检查流量仪,保证正确运行 检查阀门、各接头连接情况,排查管道是否发生破损 调整提高进水温度 查找并纠正缘由 管道漏气 进水水温过低 水泵工作状态不稳定 进水水质超出了检查进水水质,主要是浊度、COD、总铁 产水水质较差 允许范围 膜片或连接件发生破损 自动状态下系统不能运行 PLC 程序有误 查找破损原因,进行修补,必要时应更换膜片及配件 排除接线错误可能;将泵置于手动状态重新泵不启动 启动,正常后转换为自动控制; 检查程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