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6期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2月 vo1.23 No.6 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CC.20l3 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探析 李阳荣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 629000) ・ 摘要:课堂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和谐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操作性强等方面,课 堂实践教学都有着独特优势。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需要在教学制度健全、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教学过程控制、 考评机制完善、与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结合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3)06—0125—0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 自身对理论的认知与践行。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能 课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 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凸显学生学习主 高高职生综合素质、培养高职生创新能力、增强高 体地位。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采用讨论、辩论、案 职生社会责任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达到高职 例、游戏等教学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 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这 者,而是通过自身的思考、行动、调查、研究去接受 一目的,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高职思政 发现知识的探索者。有了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参 课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课外校内实践教 与,大大促进思政课理论知识在学生中的内化效 学、校外实践教学这三个方面,而课堂实践教学在 果。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何 1.3可操作性强 进行高职院校课堂实践教学,笔者作了以下思考: 思政课课外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让 1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独特优势 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现实、用自己的实践经历 1.1和谐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果 与感受去认识接受理论、指导自身言行,是思政教 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 育的一种有效模式,也是广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 学效果的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普遍采用大班教 方式。但是,这两种实践方式的实施都存在一定程 学,且高职生理论接受能力较本科生差、学生对思 度的困难。如: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校内外实践活动 政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如果课堂教学以理论灌输为 基地的联系协调、活动经费的限治、活动安全问题 主,必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 等等,这些困难导致其在参与上缺乏广泛性、时间 得烦燥,甚至导致师生对立、师生关系紧张,教学效 上缺乏连续性。课堂教学实践便于组织、费用不多、 果自然大打折扣。和谐的学习气氛是实现教学效果 参与面广,省时、省力、省钱,能最快、最大量地让学 的必要条件,引入课堂实践教学,用灵活的教学方 生通过实践去接确社会、思考现实、端正认识。其可 式,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学 操作性是课外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无法 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在师生互动的实践教学中改变 相比的。 以往教师在学生心目理论说教者的形象,提高学生 2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教师的认可度,融洽师生关系,教学效果自然得 2.1缺少系统实施方案 以提升。 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lI 2凸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知识内化 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计划安排,从整体上来看,既没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只是理论的传授者、思 有实践性教学环节方案及操作细则,也没有考虑到 想的引导者,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最终还是学生 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没有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环节课 收稿日期:2013—07—04 作者简介:李阳荣(1973-),男, ̄t Jtl遂宁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25・ 李阳荣 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研究 的选题、必读书、参考书目等。教师课堂实践教学活 动的开展各自为政,课堂实践教学选题和实施方式 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且次数不多。 践教学计划,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方 式,组建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的管理和研究团队, 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定期评估和交流,探讨切实有 效的操作模式,并进行推广。 3.2课堂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并不是脱离 教材内容另起炉灶,而是在忠于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结合高职生的自身特点和职业要求对教学内容进 2.2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限 一堂成功的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具 有全面的实践教学能力,如: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坚定信念潜移默 化地感染学生;精深的理论水平。课堂实践教学过 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一系列有关社会现实的尖锐 问题,并表达自己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论点。这就 要求教师运用自己精深的理论水平、用学生能够理 解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而不是陷入对学生的空洞说 教:课堂实践教学过程控制能力。教师在课堂实践 教学活动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教 师的协调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都是课堂实践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部分教师 在实施课堂实践教学时,选题不合理,难以引起学 生共鸣;具体实施环节如讨论、辩论等控制不力,教 学秩序混乱;实践教学环节成为个别学生的独角 戏,学生参与面不广等等问题时有出现,导致课堂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2.3课堂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在考核方式上主观性与 随意性突出。对于一些考核标准数据,如:学生最终 完成的质量、学生的实践过程评价、所占学分与学 时等都还没有一个客观、明确的规定。思政课课堂 实践教学的考评以教师的主观印象为主,由于对所 有学生的情况没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教师随意 打分的现象也时有出现。这种考评方式没有真正反 映学生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缺少对学生的品德修 养、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学生的 演讲稿、实践日志、心得体会等静态文字材料成为 考评的主要标准。这种死板的考评方式,不能真实 反映学生的成长变化,不能得出客观的考评成绩, 也不能成为以后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 依据。 3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可实施方案 3.1健全制度的制定 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 制定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思政课课堂实践 教学得以规范、长期、持续开展。这要求我们要端正 认识,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并不是可有可无,应纳 入到日常思政教学管理的范畴,形成思政课课堂实 ・ 1 26・ 行提炼,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要在仔细研究、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 内容的重点、难点,紧贴现实,把学生感到困惑、迷 茫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课堂实践教学 内容,而不能只是为了迎合学生口味而打乱整个教 学内容体系,忽视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 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看现实、明理 论、谈感悟、辩是非,课堂不再只是教师的独角戏, 而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展示的舞台。在课堂上采用课 堂讨论、专题探讨、案例分析、异位教学以及传统回 答式、辩论、启发推导、游戏等课堂实践教学方式, 更有利于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3.3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 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 时,教师的指导培训和过程控制是实现教学效果的 保证。这主要包括:课前培训,如实践教学内容相关 知识的了解与收集、具体实践方式的规则技能和方 法的掌握;课中控制,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实践教 学的活动过程,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课堂实践 教学有序进行;课终总结,课堂实践教学必须通过 教师画龙点睛式的总结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正确 的思想认识上来。由于学生的理论水平、对社会的 认识与分析能力有限,学生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点,这 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的言行进行仔细观 察,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组织思维对相关问题进 行梳理,在课终总结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化解学生 认识与行为上的误区,以确保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 不流于形式。要实现以上目标,思政课教师必须不 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 3.4考评机制的革新 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在课程评价上,要坚持 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 相结合的原则,从课程的教学要求出发,具体评价 第23卷第6期 vo1.23 No.6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013年12月 Dec.2013 标准,力求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团队合作、创新能力 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在评价方式上,笔试、实际操 作应用和现场答辩等方式都可使用,突出学生对运 用知识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及探索创新能力的考核 力度,从而确保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考核,充分体现 客观、公正考核的原则,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最终实现课堂实践教学的目标。 3.5与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结合 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的实现,还必须与课外校内 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相互结合。课堂实践教学 中的部分环节不能脱离课外的学习与指导,如辩 论、演讲等,都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关资料的学 习与收集。课堂实践教学的理论认识需要学生在课 外特别是校外进行实践。课外实践教学的实践成果 也要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深化,形成学生科学理论认 识。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要注意 把握学校社会资源,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有效衔接, 以最大限度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红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民 办教育研究,2009,(9). [2]鲁志美.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 [3]陈妮.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一以毛泽 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高教 论坛。2011,(4). [4]颜加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i,(2). [5]孔祥云.组织学生“课前调研”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6]张小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 责任编辑:邓荣华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