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年第l4卷第22期 87 ・临床研究・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 许华亮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骨二科,辽宁沈阳110101)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髋关节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有髋关节疾病的患者15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 换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疗效优的117例,疗效良的30例,疗效尚可的3例,优良率为98%。结论人 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显著,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3.4 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issn.1671—3141.2014.22.062 0引言 术后2、6、12w分别进行x线检查,均显示髋关节位 人_T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重建髋关节功能、矫正 置良好。l例患者于术后5d出现感染,清创治疗多次,效 畸形、关节疼痛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对髋关节疾病 果不佳,与术后半年取出假体,后行二期置换,恢复良好; 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J。为了解、评价不同的髋关节疾病行 1例患者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给予营养神经、理疗、针 THR后的疗效,现将150例患者进行随访,总结如下。 灸6个月后症状消失;于148例未发生关节感染、脱位、 l资料与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骨折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 36 1.1一般资料 . 个月,患者症状改善,无假体松动的症状及体征,行X线 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行THR治疗的患者 检查无假体周围透亮线,髋臼的外翻角与前倾角均在正常 150例,男性88例,女性62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 范围,假体周围骨质的内向长人良好,患者术后疼痛评分 龄53.1岁。疾病种类:股骨头坏死98例,髋臼发育不良27例, 较术前明显降低,,为15_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 股骨颈骨折21例,强直性脊柱炎伴双髋强制4例.均行放 义,患者术后行动生活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f为38.23,尸 射检查并明确诊断,表现为晚期的髋关节功能障碍。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效果见下表。 1.2术前评估与准备 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进行常规检查:血、尿常规,X线胸片,心电图,B超等, 合并内科疾病患者请相关科室会诊治疗。 1.3治疗方法 麻醉方式: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健侧卧位,于髋 关节后外侧切口,‘工’字形切开关节囊,充分暴露关节腔, 使髋关节后方脱位。按照测量的模板尺寸截骨,打磨髋臼 3讨论 并去除软骨及关节盂,安装髋臼假体,使髋臼平面与身体 THR是骨科常见的手术,该研究结果显示,THR术 水平夹角约40。及前倾15。,再安装股骨头假体,进行关 后患者症状均能得到改善,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8%,表明 节复位活动正常后放引流管,缝合。 THR治疗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关节疼 1.4术后处理 痛与功能障碍。术后1例发生感染,考虑可能是引流管周围 取平卧患肢外展中立位,常规应用抗生素3~5d以预 积血感染导致,行清创术后恢复良好。据研究表明{31,THR 防感染,采用间歇充气加压,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预防 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7%一3.5%,坐骨神经,闭孔神经, 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持续引流72h后术后8h引流液<50ml 股神经,腓总神经均可发生。本调查中1例患者坐骨神经 时拔出引流管术后2w下床助行器辅助行走,出院后双拐 损伤可能与手术中过度牵拉压迫坐骨神经有关,经营养神 辅助行走6w,再健侧单拐辅助6w后弃拐,术后2w、6w、 经、理疗、针灸等治疗后恢复良好。 12w及半年。一年行x线检查,观察髋关节位置且随访 l。 综上所述,THR是治疗髋关节疾病较实用的手术,只 1.5疗效判定 要选择好适应证与合适的假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 参考Harris评分法,满分为100分,无疼痛为14分, 围手术期的管理,就能提高手术的疗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行动能力为33分,生活能力为14分关节活动范围为5分, 参考文献 无畸形为4分 】。总分≥9O分疗效优,80—89分疗效良, f1]范小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观察[J] .7O~79分疗效尚可,<70分疗效差。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 1,12:1215—1216. 1.6统计学方法 『2]杨再丰,郑满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疾病54例 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f 疗效观察fJ1_中国社区医师2012,10:108—109.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c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邵敏,张百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疗效观察一 2结果 附100例报告fJJ.新医学2006,08:523—525. (上接筘86页) 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与影像学分析[J】_中国卒中杂志,2007,9:734—737 参考文献 [3]赵颖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 f1]邓耀芳,黄丹丹,黄汉宁,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4例临床分 学专业,2011,36,13(297):34—35. 析【Jl_中国农村卫生,2013,6:7—8. 杨黎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马越涛,王春雪,王拥军.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杂志,2010,7,13(1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