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专业: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90 学时)
一、课程概述
1.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教学内容,它的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获得较完整的概念,了解并掌握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也为今后从事通信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2. 课程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模块式,项目任务驱动形式,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知识教学目标
1)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统的概念,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及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了解现代通信技术;
2)理解模拟通信技术;
3)理解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 4)理解数字终端技术。 2. 技能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工程测试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System View平台上仿真各个通信系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素质教学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事实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系统、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一 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1. 基础理论知识
1) 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了解通信系统模型及分类; 2) 了解通信系统的分类,了解几种常用的通信方式; 3) 了解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 操作分析
了解并熟悉实验箱 3. 训练与考核
完成信号源实验 4. 总结
教师分析,学生完成项目总结 5. 思考与练习
完成书面作业,技能训练完成实验报告
项目二 模拟调制系统
1. 基础理论知识
1) 了解调制的功能及分类; 2) 了解幅度调制的分类;
3) 掌握AM的时域表示及波形,了解AM的调制与解调; 4) 了解DSB与SSB的调制与解调;
5) 掌握FM与PM的定义,会画信号波形。 2. 操作分析
1) 熟悉实验箱模拟调制部分;
2) 了解并学习System View软件的使用,完成相应的实验。 3. 训练与考核
完成1)普通双边带调幅与解调实验及仿真; 2)DSB的调制与解调实验及仿真; 2)SSB的调制实验及仿真。 4. 总结
教师分析,学生完成项目总结 5. 思考与练习
完成书面作业,技能训练完成实验报告
项目三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基础理论知识
1)了解PAM的概念;
2)理解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基本原理;
3)理解抽样定理,理解模拟信号的量化,掌握13折线A律编码并会应用; 4)了解增量调制ΔM的原理及编、译码示意图; 5)了解增量脉冲编码调制DPCM。 2.操作分析
1)熟悉并掌握实验箱的使用; 2)会用软件完成相应的实验。 3.训练与考核
完成1)信号的取样与恢复仿真实验; 2)PCM编码的仿真实验; 2)增量调制实验与仿真。 4.总结
教师分析,学生完成项目总结 5. 思考与练习
完成书面作业,技能训练完成实验报告
项目四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基础理论知识
1)了解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
2)了解常见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掌握常见传输码的规则 3)了解限带信道传输对波形的影响
4)了解无码间干扰的条件,掌握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5)理解时域均衡与频域均衡的概念 6)理解再生中继传输的作用,能画出再生中继器的组成框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7)了解眼图的作用及模型 2.操作分析
1)熟悉并掌握数字调制部分实验箱的使用; 2)会用软件完成相应的实验。 3.训练与考核
观察眼图 4.总结
教师分析,学生完成项目总结 5.思考与练习
完成书面作业,技能训练完成实验报告
项目五 数字调制系统
1.基础理论知识
1)掌握二制数字调制信号的形式,了解它们的调制和解调方法。 2)理解数字信号传输的同步技术 2.操作分析
1)熟悉并掌握数字调制部分实验箱的使用; 2)会用软件完成相应的实验。 3.训练与考核
完成1)ASK的调制与解调实验及仿真 2)FSK的调制与解调实验及仿真
3)PSK与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与仿真 4)位、帧、载波同步信号提取 4.总结
教师分析,学生完成项目总结 5.思考与练习
完成书面作业,技能训练完成实验报告
项目六 信道复用
1.基础理论知识
1)了解信道的定义及分类。
2)理解频分复用及时分复用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3)了解多址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2.操作分析
熟悉并掌握实验箱的使用 3.训练与考核
完成时分复用实验 4.总结
教师分析,学生完成项目总结 5.思考与练习
完成书面作业,技能训练完成实验报告
四、学时分配建议
项目 1 2 3 4 5 6 机动 主要内容 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模拟调制系统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调制系统 信道复用 合 计
课时 理论 2 12 12 14 14 4 6 64 实践 2 6 6 2 8 2 26 总课时 4 18 18 16 22 6 6 90 五、说明与教学建议
1.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说明
学生在完成《电子技术基础 》、《信号与系统》等先修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掌握通信系统的模型和一般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 《通信电子线路》、《移动通信设备》等通信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 教学建议
(1)教学在实验、实训室中进行。
(2)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多采用分组实验、仿真实验,分阶段、分步骤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