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示例题情境图。 2. 观察场景图: 1. 学生观察情境图。 2. 回答问题: (1)图中讲的是一 件什么事情? 境 (2)途中有哪些商晴一起去商店买一些品? 学习用品。 图中讲的是小军和小(3)每种商品的标一个书包:20元 价是多少?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盒水彩笔:18元 只要是合理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我都要肯定。 问题。 一本练习本:5元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要用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1. 出示问题:小军学生解答,交流: 买3本练习本和1个书包,一个用去多少可能会有这样解答: 从学生熟悉的购物生活钱? 情境中提出5×3=15(元) 问题,解决学生读题。 问题,有利15+20=35(元) 想一想:你会解答于学生结合 5×3+20=35(元) 现实素材理二、探究吗? 新知 解和掌握混交流时要求学生说 5×3=15(元) 合运算顺 一说每个算式的实序。 买3本练习本的际含义。 2. 认识综合算式。 15+20=35(元) 钱。 指出: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列两 买3本练习本和1让学生尝试个算式,一步一步地个书包的钱。 列出算式,去解答。这种方法叫有利于学生“分步解答”,这两 小组讨论交流。 个算式叫“分步算 应先求2盒水彩笔式”。(板书:的钱。 5×3=15(元) 15+20=35(元)) 50-18×2 主动参与探索,促进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 还可以把这两个算 =50-36 式合在一起列成一 道两步的算式,这种 =14(元) 算式叫综合算式。 学生讨论交流,根 (板书出:5×3+20) 据例题,用自己的语言 说一说计算顺序。 3. 教学书写格式。 板书:5×3+20 =15+20 =35(元) 4. 揭示课题: 板书: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小组讨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解题思路一样。 不同:分步算式列出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综合算式是把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 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在比较中加深对计算过程的掌握。 尝试根据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算。 5. 出示问题: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学生读题。 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有困难的学生先列分步,再列综合算式) 交流。 先算什么?指导学生把计算过程用递等式表示出来。 6. 引导学生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小组交流。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法。 “想想做做”第1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通过不同形式练习,让题:下去巡视。注意正。 学生进一步学生的书写格式。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 巩固运算顺三、实践“想想做做”第2序,会应用应用 题:指名学生说错误运算顺序的错误,书写所学知识解格式的错误。 的原因。 决生活中的 数学问题,“想想做做”第4在对比中,进一步掌握提高学生学题:先说运算顺序,运算顺序。 习数学的兴再计算。 趣。 巩固用综合算式解决“想想做做”第5实际问题。 题:看清楚题意,列 综合算式。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小军买3本练习本和1个书包, 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 一个用去多少钱? 应找回多少元? 5×3=15(元) 50-18×2 15+20=35(元) =50-36 答:一个用去35元。 =14(元) 答:应找回14元。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点击下载: 小语全册试题 小数全册试题 小语全册课件 小数全册课件
举报
网站工作室
超级版主
串个门 加好友
板凳 发表于 2012-11-13
14:09:46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教学时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知道在含有乘法
打招呼 发消息 和加、减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例题呈现的是简单的购物场景,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含有乘法活人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