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I NESE HORT I CULTURE ABSTRACTS 不同朝天椒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及产量分析 朱永,查素娥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农林科学院,河南洛阳471 022) 摘要:通过对8个朝天椒品种的农艺性状调查发现,合理的株型配比是筛选高产品种的关键因素;通过品种间的 l 2 黯 产量结果及多重比较得出:品种4、5较对照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 关键词:朝天椒;农艺性状;产量 通过试验研究朝天椒不同品种性状的差异,从而得出 1.5调查项目 调查株高、株幅、有效分枝数、单果重等14个相关农 艺性状,对不同品种产量结果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对病毒 病和疫病等主要病害和适应性进行调查。 深深绿绿不同品种产量之间的差异性,为筛选高产、优质、多抗、 适应性强的朝天椒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1号‘安蔬鹰爪王’、2号‘铁樱1号’、 3号‘漯椒08-6’、4号‘晏樱1号’、5号‘帝都红’、6号 2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 2.1 不同品种间农艺性状比较 通过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调查发现(见表1):各品种间 株高与开展度差异较大,最高为品种7:植株高100 cm、开 展度72 cm、散生类型}最低为品种2:植株高度49 cm、 开展度57 cm、簇生类型。有效分枝数品种1最高,为12枝, 其次为对照,为1 1枝。品种7为散生类型,其他品种间差异 不明显,果肉厚度品种l为0.03 Cm,果肉最厚,但各品种 ∞ 1 勰 O ‘红辣8号’、7号‘炮壳1号’、8-g-‘卡其’(ck)。 叭 1.2试验地情况 试验安排在洛阳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田内进行。 该地块前茬作物为白菜,土质沙壤、土地平整、肥力均匀, 2年内未种过茄果类作物。 1.3试验设计 试验按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8:重复,小区面积10 m , 选用8个品种,以常规品种‘卡其’为对照,定植前基肥为 有机无机复混肥40 kg、尿素25 kg。采用日光温室育苗, 间差异不大;单果鲜重各品种间差异较大,品种7最高 唧咙盼 (3.35 g),品种3最低(1.08 g)}单株果数品种4最多(188 个),最低为品种6(68个)。 综合以上数据表明:一般早熟品种有株型紧凑、节间 短、坐果率高、果形整齐美观、商品性好等特点;中晚熟 品种有植株生长势较强、株型高大、分枝多、果大肉厚、 叶色深绿、前后期果实一致性好等特点。合理的株型配比 是筛选高产品种的关键因素。 如 2012年2月20日播种,3H28日分苗。采用露地起垄覆膜栽 培,4月30日定植,每窝双株、每小区定苗6O窝,行距50 tin, 株距33 cm。 1.4田间管理 整个生育期不再追肥;定植时浇1次定植水,整个生育 2.2不同品种间产量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所有品种均较对照增产,增产幅度在 3.26%~21.96%之间,幅度较大。品种5最高,增产21.96%; 其次为品种4增产20.45%,品种2最低,为3.26%。经方差 弘弘 期不再浇水;缓苗后中耕1次,6月份浅中耕1次;分别 于6月20日和8月7日用阿维菌素防治茶黄螨。10月26日 收获。 绿黄红鲜深红绿 表1不同品种农艺性状调查 品种号 植株高度 开展度 (cm) (cm) 叶色 有效 分枝数 果长 果实横茎 果形 果肉厚度(cm) (cm) 指数 (cm) 平均单果 平均单果 单株 青熟 鲜重(g) 干重(g) 果数 果色 红熟 果色 果面 特征 光光分析和多重比较,品种1、3、4、5、6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 第一作者简介:朱永(1984一),男,研究实习员;从事蔬菜育 种工作。 著水平}品种4、5与品种2、6对比差异显著l品种2、7与 对照差异不显著;品种4、5与对照、品种2相比差异达极显 一30一 中国园艺文摘2013年第2期 表2不同品种产量结果及多重比较(LSD法)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 著水平。说明品种4 ̄1:I品种5与对照相比,有很高的增产优 势,品种1、3、6与对照之间,有较高的增产优势。 百分比。采收后按品种的外观、色泽、生长势、抗性等特 点分级调查显示:品种2、品种4果形整齐美观、坐果能力 强,生长势和生态适应性明显优于对照(见表4)。 3病害及品种适应性综合评价 3.1 不同品种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单株病症分级标准调查发现,病毒病发生的品种 为1、6、对照,其中病情指数较高的为品种6,发生疫病的 4结论与讨论 (1)各品种间产量性状差异显著,品种‘晏樱1号’、 ‘帝都红’与对照达极显著水平。试验以朝天椒的适应性、 抗性、单株果数、果肉厚、果长、果宽、外观形状及色泽 度等为调查内容,是决定朝天椒产量和商品性的重要因素。 (2)在洛阳地区主要以丘陵旱地、平原薄地为主,宜选 择植株矮小,株型紧凑,抗性较强的品种,如‘晏樱1号’、 ‘帝都红’。在旱薄地上适宜密植,稳产性较好、结果集中, 为品种2、对照;其他病害未见发生(见表3)。 发病品种1、2、6、对照抗性分级为高抗(HR),其他品 种为免疫(I),说明所有品种整体抗病性较强。 3.2品种适应性综合评价 随机取各小区产品1 000 g,按级分类,计算各级所占 表3不同品种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下转46页) 一31— CH I NESE HORT I cuLTURE ABSTRACTS 表3 东莞林科园10个优选单株果实综合性状评价(n=1 0) 耐贫乏,果型美观、果肉香甜可口,且生长期间病虫害较 少,因此可大力推广在珠三角森林公园或山地果园种植。 参考文献: [I]毛琪,叶春海,李映志.菠萝蜜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07,23(3):439—443. [5]陆玉英,苏伟强,阮经宙.广西菠萝蜜种质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J].资源开发,2011,(3):31—32. [6]朱剑云,叶耀雄,叶永昌.8份树菠萝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05,(6):1卜13. [7]梁元冈.中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8]谭乐和,郑维全,刘爱勤.海南兴隆地区菠萝蜜种质资源调查与 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科学,2001,2(1):22—25. [9]谭乐和,郑维全,刘爱勤.兴隆地区菠萝蜜种质资源评价与开发 [2]程运江,伊华林,庞晓明等.几种木本果树DNA的有效提取[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5):481—483. [3]潘志刚,游应天.中国主要外来树种引种栽培[M].北京:北京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4. [4]李映志,叶春海,丰锋.雷州半岛菠萝蜜种质资源研究[J].湖南 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2):183-186. 利用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06,26(4):14—19. [10]叶春海,吴钿,丰锋.菠萝蜜种质资源调查及果实性状的相关 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6,27(1):28—32.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j ackfruit germplasm resources in Dongguan Forestry Park YE Yao-xiong,ZHOU Yong—dong,HUANG Qin—lain,WANG Ze—huai,LI Jiong—xiang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growth condition,flowering habit,yielding ability, resistance,fruit character and quality,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fuirt quality of the jaekfuirt germplasm resources was evaluated corn— prehens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30%of the jackfuirts are the type of dry bract,and 70%are wet bract type.In addition,the dry bract type includes 1 orange bract.2 golden yellow bracts and 57 light yeHow bracts.All of them can adapt to the local climate con— ditions with good growth.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golden bract type is the best,next is the orange bract,least is the light yellow bract. Key words:Dongguan Forestry Park;jackfuirt;germplasm resources;evaluation (上接31页) 利于大面积种植统一收获。 值。而朝天椒是通过打顶,促进侧枝生长决定其产量。如 打顶较晚或不打顶将影响分枝生长、降低有效分枝,对侧枝 (3)朝天椒与常规辣椒在栽培管理上有很大的差别,常 规辣椒主要以鲜椒为主,是靠主茎的结果获取高产,如出 现分枝过多,必将影响主茎的坐果率,并降低其商品价 的结果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今后的试验栽培中,要设法控 制品种有效分枝的利用率,合理的调节栽培密度获取高产。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