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朱以撒《流觞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源:东饰资讯网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6.(2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流觞之水

朱以撒

①一次在曲水边坐了下来,准备觞咏。

②几次来兰亭,都与流觞有关,做一个亲水的游戏。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不被遗忘。旧日游戏今人为之,便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味道。

③遵照主人的美意,每个人都换了件晋时的长衫,一直延伸到脚下,有点徐徐舒展。试走几步,仿东晋文人的优雅从容,便觉得回去以后要依此仿制几件,穿起来古色古香。东晋人服食五石散多了,衣衫都裁剪得宽大,布料也柔和,便不会刮着细腻的皮肤,同时也使挥毫的动作更加婉转。

④忽然,我看到长衫下露出锃亮的皮鞋尖了,随着走动的摆幅,一伸一缩地探头探脑。显然是主人疏忽了,忘了为每个人配备一双晋履,便使足下有些异样。不过,让今人穿上晋履,会否在移步时踉跄不安?正思量,有人手机响起,是雄健的进行曲,镗镗嗒嗒汹汹而起。他急匆匆解开晋衫,从贴身口袋掏出手机,哇啦哇啦地叫喊起来。眼看着伪造好的仿古气氛,一刹那冲荡得毫无影踪。还是黑格尔说得好: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环境,就好像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皮肤一样。

⑤同样的暮春之初,同样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怀,如同笔调凌乱的草书,已经

不是魏晋时的章法。

⑥缤纷的花瓣从上游星星点点地飘了下来﹣﹣春天就是这样,鲜花是她的容颜,灿烂地绽放,使江南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艳丽。花瓣过后,盛着黄酒的觞缓缓地飘了下来。按规定,觞停在谁面前,得即兴赋诗,赋诗不成者则要罚酒了。

⑦我是做好罚酒的准备的,如果觞停在我的面前,那就看造化了,也许即兴就成了一首诗,博得众人喝彩;也许一时憋住,脸红耳赤,传了出去,说此人胸无点墨。注视着觞的动静,却见身边的人变戏法似地掏出笔记本,上边都有几首早早做好的诗,准备应对。

⑧天啊,怎么可以这样?

⑨可惜,觞到我跟前转了个弯,不愿停下,以至于不能让我的才华有所表现。

⑩公元353年暮春,那个觞咏的文人游戏中,雅集的四十二人,有二十六人诗才敏捷,把诗做出来了。在那个流连诗酒的时代,居然还有十六人未能成诗,从而罚酒三巨觥。当时,八九岁光景的王献之也跟了来,一路行走已是劳顿,觞到跟前一时乱了方寸,诗兴全无,只好喝酒,想必被罚得天旋地转,还得由几个兄长轮流背回去。文人游戏就是这样,玩玩而已,真情是雅集的基础,不可太认真了。诗才迟速历来就有,像三国时的王粲,“举笔便成,无所改定”,而南朝谢灵运,“久之乃就”,却不能因此认为谢的才华不如王粲。自然而然是人的禀性中最实在的部分,没有矫饰,也没有污染,就如年幼的王献之,完全不会事先请求王羲之:“父亲大人,替我作诗二首,以备明日觞咏之需。”作为父亲的王羲之,也不牵挂儿子是否能诗,是否当众出丑。雅玩就是随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预设之中,那真是谈不上名士风度了。

⑪想想如此自在的文人交游岁月,已经像走马灯一般过去了。

⑫有些燥热,我站了起来,走出摇头晃脑吟诵的人群。脱下晋人长衫,反而舒畅起来。旧时兰亭并不在此地,这里的一切都是后人仿制的,渗透了人工的痕迹,就连王羲之喜爱的白鹅,王徽之喜爱的修竹,都长得如此精致,没有一点野性,植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它们是在野的生命,却在修剪和圈养中,被改造得温顺起来。只有澄澈之水还是旧日模样,在迎来送往中潺湲无息,越来越多的人工匠意被卷入水库成为旧事,连同当时的诗篇,都已不知所终。只有那年兰亭雅集的诗文,依旧传诵。

⑬人自古亲于水。筑巢于水湄,枕涛声于梦中:击楫于中流,凌万顷之茫然,却越来越不能如水这般自然。这也是生而为人的一个缺憾吧。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流觞曲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游戏,现代人效法古人,旧瓶装新酒,别具风雅。

B.第⑥段写花瓣顺着曲水漂流,创设了春光灿烂的美景,有助于激发人们的诗情。

C.现代人胸无点墨,不具有即兴赋诗的诗才,不能像古人一样才思敏捷,临觞吟咏。

D.兰亭雅集,王羲之并不牵挂儿子是否成诗;王献之虽未成诗,却也并不因此事先准备。

E.无论形式上怎样刻意的模仿,现代人再也无法还原古代的情境,回归古人的情怀。

(2)在第⑤段中,作者将不同于魏晋文人的今人情怀比喻为“笔调凌乱的草书”,请

结合全文内容,回答“凌乱”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3)“天啊,怎么可以这样?”完全可以放在第⑦段末,作者却把它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在第⑩段中,作者认为“雅玩就是随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预设之中,那真是谈不上名士风度了”,请你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名士风度”是怎样的?联系现实生活,你又如何看待“名士风度”?

(5)文章题目《流觞之水》,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6.【解答】(1)A.“别具风雅”,原文是说“雅玩就是随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预设之中,那真是谈不上名士风度了”,可见失去了魏晋名士的风雅。C.“现代人胸无点墨……不能像古人一样才思敏捷,临觞吟咏”曲解文意,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是生活要率性自然,不可矫饰。

(2)①人们觞咏时装扮上的不伦不类和行为上的矫揉造作,失去了率真随性、自在自然的名士风度。②觞咏的环境皆是人工仿制的古时旧景,虽“精致”“温顺”,却失去了自然而然的野趣本性。

(3)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突出了作者对失去“率真”、预做诗歌来觞咏的震惊和慨叹。

(4)名士风度:率真随性(自在自然):富有才情。

(5)①流觞之水指的是作者在兰亭参加的亲水游戏。②只有流觞之水“还是旧日模样”表现出晋人如水般自然的名士风度。③表达了作者对率真性情的呼唤和对“矫饰”文风的批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