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十四章利润及利润分配

来源:东饰资讯网
第十四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

【教学目的】

本章教学目的主要是在掌握收入和费用两章的内容基础上,介绍利润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利润的构成及分配顺序有清晰的把握,并能熟练掌握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会计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利润形成的会计处理,利润分配的一般顺序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利润及其核算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在正确核算收入和费用的前提下,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利润形成和分配等有关方面的知识。 一、利润的概念及内容

(一)利润的概念

(二)利润内容: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减损失)、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等。 二、企业利润的构成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其中: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一)营业利润:由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 (二)营业外收支 1.营业外收入

(1)营业外收入概念及内容 (2)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 ①固定资产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 ②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③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金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④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加收的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应交税金 贷:营业外收入 ⑤罚款收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2.营业外支出

(1)概念及内容: (2)会计处理

①固定资产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②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③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④非常损失

⑤罚款支出

⑥债务重组损失 详见《财务会计学(下)》 ⑦捐赠支出

⑧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提取时: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三)补贴收入 1. 补贴收入的概念

2. 会计处理:设置“补贴收入”科目核算发生的补贴收入,并按补贴收入的具体项目设

置明细账。

(1)企业实际收到先征后返增值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补贴收入

(2)企业按销量或工作量等,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助 借:应收补贴款 贷:补贴收入 实际收到补贴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

期末,应将“补贴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补贴收入”科目应无余额。

(四)所得税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额 二、利润形成的会计处理

(一)账结法 1.概念 2.会计处理 (二)表结法 1. 概念 2. 会计处理

【例14-1】某企业2000年3月末和4月末各损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如下表所示,采用表结法计算4月份的利润总额。(表中单位为元)

采用表结法具体的做法:

1.将各损益账户的4月期末余额(有些项目是两个损益类账户余额的净差额)按利润表的填制要求填入到“利润表”中“本年累计”栏下的各个项目中,通过“利润表”计算出至本月

末的本年累计利润。

2.用4月的“利润表”“本年累计”栏的各项目金额减去3月“利润表”中“本年累计”栏各对应项的金额,填入4月“利润表”“本月数”各栏内。

为了清楚的反应这一过程,在下表中将3月“利润表”“本年累计”栏中的数据列入4月“利润表”中以便进行对照。

利 润 表

表14—1 2000年4月 单位:元 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务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146700 3400 7800 25000 3000 114300 400 1200 113500 193000 4500 9600 33000 3900 151000 500 1400 150100 46300 1100 1800 8000 900 36700 100 200 36600 3月末累计余额 586000 410000 29300 4月末累计余额 794000 560000 41000 4月份发生数 208000 150000 11700 得到4月末本年累计利润总额150100元,本月利润总额36600元。 【例14-2】某企业2000年1—11月均采用表结法计算利润,年末采用账结法结算本年利润。年末各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如下:

表14—2 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 单位:元 账户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费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 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 870000 77000 6100 610000 52000 1527000 960000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100000 61000 276900 120000 46000 年末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⑴将收入类账户结转“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1527000

其他业务收入 960000 投资收益 120000 营业外收入 46000 贷:本年利润 2653000 ⑵将费用类账户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2053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870000

营业费用 77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6100 其他业务支出 610000 管理费用 52000 财务费用 100000 营业外支出 61000 所得税 276900

上述结转业务完成后,在本年利润账户中可以得到: 本期借方发生额:2053000元 本期贷方发生额:2653000元 余额在贷方为:600000元

即该公司本年实现净利润600000元,利润总额876900元。年度终了,应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结转“利润分配”账户,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

结转时编制以下分录: 借:本年利润 6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0000

第二节 利润分配及其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顺序

(一)一般顺序 1. 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 提取法定公益金 4. 支付优先股股利 5.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6. 支付普通股股利 7. 转增资本的普通股股利 (二)外商投资企业

1.提取储备基金 2.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3.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4.利润归还投资 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企业的利润分配通过“利润分配”账户进行,借方反映分配到各个方面的利润,贷方反映本年利润的结转及用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等。

“利润分配”账户应按利润分配的具体内容设置如下明细账户:“盈余公积补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应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普通股股利”、“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和“未分配利润”等。

年终结算完成后,应将“利润分配”所有各明细账户的余额全部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账外,其他各明细账户均无余额。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法定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3.分配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三、亏损的弥补

(一)亏损弥补的概念及渠道 (二)亏损弥补的会计处理

1.将“本年利润”账户余额结转“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法定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3.期末结算终了,将“利润分配”各明细账户得余额结转“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时: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归集所有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相关所得税的调整,并将其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例14-3】某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发现2000年一项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投入使用的管理用固定资产未结转在建工程,该项固定资产原始价值35万元,2000年应提折旧3万元。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上述资料,该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结转在建工程 借:固定资产 350000 贷:在建工程 350000 (2)调整上年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 贷:累计折旧 30000 (3)计算多交的所得税

多交所得税=30000×33%=990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9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900 (4)结转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9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9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