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被黄忠斩于马下,为父报仇的他,反倒成了阶下囚
历史上很多人都对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嗤之以鼻,但是后来的历史上这种夸夸其谈,却百无一能的人所在多有,三国时期,曹魏的西部防线的统帅夏侯渊的儿子,便是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且越无知的人越自信,他曾经对着曹丕放出豪言壮语,说要生擒诸葛亮,以告慰自己先父在天之灵,而他的父亲,正是当年因为轻敌而被宝刀未老的黄忠斩于马下,而这个儿子又一次重蹈覆辙,犯了轻敌的罪过。
夏侯楙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父亲夏侯渊虽然死在了轻敌之上,但毕竟功勋卓著,领兵打仗的统帅能力更是万中无一,曹魏集团内部,基本上只有曹仁可以匹敌,以身殉国的夏侯渊只留下一双孤儿寡母,所以曹操为了补偿夏侯渊,把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了夏侯楙,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这一点,夏侯楙跟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际遇十分相似,刘禅也是为了感恩诸葛亮的功绩,把诸葛瞻一路提拔,甚至把自己的女儿下嫁于他,对他寄予厚望。跟诸葛瞻更为相似的是,两人都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背景和期望,但是临阵杀敌的本事都是从书上看来的,满脑子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实际应对当中却一无是处,只会大言不惭,如此人物却要肩负着统帅三军的重任,丝毫没有自知之明,诸葛瞻满腔热血想要像父亲一样兴复汉室,而夏侯楙也是一心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生擒诸葛亮大破敌军。
虽然历史上有很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典范案例,很多无名之辈因为放出豪言壮语而最后也一战成名,比如温酒斩华雄之前只是籍籍无名的关羽,比如跟随刘备之前无人知晓的常山赵子龙,但是夏侯楙的狂傲只是不自量力而已。更是让人惊讶不已的是,夏侯楙提出自己要担任统帅之后,竟然无人反对,唯一一个持不同意见的就是后来被诸葛亮气死的王朗,这是他少有提出的正确意见,但却被高层否决了。
趾高气昂的夏侯楙怀着一颗俘虏诸葛亮的宏伟志愿,却不知道诸葛亮连司马懿都无可奈何,夏侯楙更是从俘虏别人,变成了被别人俘虏的阶下囚,祖宗颜面被他丢得从里到外一丝不剩,跟当时拍着胸脯的信誓旦旦判若两重天,而曹丕也追悔莫及,没想到夏侯楙没有继承他的父亲万分之一能征善战的本领,简直是奇耻大辱。而更加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时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还是魏国的一个小小的部将,但是诸葛亮慧眼识人,利用夏侯楙贪生怕死,夏侯楙到了诸葛亮手里之后被诸葛亮利用,告知他姜维要举兵起义的虚假消息,一番设计,而姜维被逼得无可奈何,果然真的投靠了蜀汉。
而本来在曹魏手下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将,到了蜀汉之后更是如鱼得水,受到诸葛亮的重用,更成为三国后期首屈一指的将帅之才,甚至数次北伐几乎就可以直捣黄龙拿下魏国都城,可以说夏侯楙这一招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白白送给蜀汉一个绝顶的助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