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目标
1. 培养具备儿科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护士; 2. 提高新护士对儿科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护理能力; 3. 培养新护士与儿童及其家属有效沟通的能力; 4. 加强新护士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责任心; 5. 提高新护士对儿童患者的关爱和照顾能力。 二、培训内容
1. 儿科护理基本理论知识 1.1 儿科生理和生长发育特点 1.2 儿童重要器官与系统的生理特点 1.3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护理 1.4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1.5 儿童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1.6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1.7 儿童泌尿系统疾病护理
1.8 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护理 1.9 儿科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护理 1.10 儿科急救知识 2. 儿科专业技能
2.1 儿童体温、呼吸、心率监测 2.2 儿童皮肤护理 2.3 儿童喂食护理 2.4 儿童排泄护理 2.5 婴幼儿抚触护理
2.6 儿童药物管理 2.7 儿童病情观察和评估 3. 儿科沟通技能
3.1 如何与儿童及其家属有效沟通 3.2 如何处理儿童及其家属的情绪 3.3 如何进行家庭访视和护理指导 4. 儿科团队协作
4.1 如何与医生、护士长、其他护士进行有效协作 4.2 如何处理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3 如何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合作 5. 儿科患者关爱和照顾 5.1 如何建立亲和力和信任感 5.2 如何陪伴患病的儿童 5.3 如何进行终末关怀工作 三、培训方式 1. 理论课培训
通过专业教材、学术讲座等形式进行儿科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讲解。 2. 技能操作培训
通过模拟儿科护理技能操作和实际患者的护理操作来提高护士的儿科护理专业技能。 3. 临床实习
在儿科病房进行临床实习,由有丰富经验的护士进行辅导和指导,让新护士亲身参与并实践儿科护理工作。 4. 案例讨论
通过分析真实病例,交流和讨论,让新护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5. 应用实践
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以检验和积累经验。 四、培训周期 1. 理论课培训: 2周 2. 技能操作培训: 1周 3. 临床实习: 4周 4. 案例讨论: 1周 5. 应用实践: 3个月 五、培训导师
1. 由儿科专家和有丰富儿科护理经验的护士担任培训导师。 2. 每位导师负责一定数量的新护士,进行全程指导和培训。 六、培训评估 1. 知识和技能测试
通过笔试、技能实操考核等方式进行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考核。 2. 临床实习评价
对新护士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护理记录的书写、护理操作的执行情况等。 3. 综合评定
将知识和技能测试、临床实习评价等综合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确定是否合格。 七、培训考核标准
1. 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测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 2. 在临床实习中表现积极,得到导师的良好评价; 3. 综合评定结果为合格。 八、培训结束
1. 通过培训考核标准的新护士,颁发结业证书。
2. 将结业的新护士分配至儿科病房,并进行带教和实习,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
以上为儿科新护士培训计划表,希望能够为儿科新护士的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让新护士更快地适应儿科护理工作,并为儿童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