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质的简单运动实验探究专项训练

来源:东饰资讯网


物质的简单运动实验探究

1.小明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 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

2.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两个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秒表每格为1s,则在该次实验中: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AC= 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m/s;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5)由数据可以看出,小车在整个下滑过程中是在做 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第1页

4.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 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1所示,则A、C两点间的距离为 .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2所示,则小钢球在通过AC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小钢球在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AC= m/s.

5.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分别记录了,李丽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并记录在下表中:

路程S/m 时间t/s 10 2.5 20 5.3 30 6.5 40 8.1 根据上面的数据,请你计算:

(1)从起跑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是 ; (2)从10m到30m的平均速度是 ; (3)从30m到40m的平均速度是 .

(4)李丽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6.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5mm高的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的坐标中画出s﹣t图象 表一: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第2页

30 40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5 10 15 20

(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你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 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 表二: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0 0 20 3.6 3.4 40 7.1 6.8 60 10.8 10.2 80 14.4 13.6 (3)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 (选填“长”或“短”)气泡运动的较快.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

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已有的器材是小车、斜面、金属片. (1)实验中,还缺少的器材是 和 . (2)该实验的原理是 .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4)如图,实验时,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方框所显示的是小车到达A、B、C三位置对应的时间),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 cm,tAB= s,VAB= m/s.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6)通过计算可知:VAC VB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