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7A版】2018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考试综合课真题及答案

来源:东饰资讯网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2018年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综合课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移动支付通逐渐普及,但由于相关法律尚不健全,导致实践中行业管理乱象与支付纠纷频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完全可以提前对未来的新技术做出图案的规定

B.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应当禁止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C.新事物的出现,扩展了法律的调整范围,也对立法提出了挑战

D.在相关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执法机关可以依据政策对相关行为作出处罚 2.关于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有法律责任就由法律制裁B.有法律制裁必有法律责任

C.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体现D.法律制裁和法律责任互为条件

3.2016年12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第55条第1款规定,在对学生作出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决定之前,学校在当告知学生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具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该规定集中体现的法律价值。 A.正义B.安全C.秩序D.效率

4、我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关于该法的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强法生效后,并不影响以往规范网络活动的行政法规的效力

B.说法对2017年6月1日以前的网络活动,一般无溯及既往的效力 C.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中国境内,可以不收该法的约束第2页

D.该法对中国境内所有的网络活动都有约束力,这是属人主义的体现

5.某法院在审理一起网络侵权案件时,采访了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意见,这里体现的司法原则,主要是

A.司法平等B.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C.公平优先、兼顾放弃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6.不同学派关于法的性质有不同理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律不外乎主权者的命令

B.批判法学派认为,使得法律优劣的最主要标准是实施效果

C.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应与社会主流道德和人性的正义准则保持一致 D.历史法学派认为,一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制度决定着法的内容和性质 7.关于法律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义务为本位,是法律两本质特征

B.法律应当由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意志 C.法律具有强制性,只能通过司法予以实施和实现

D.法律的普遍性意味着在一国之内,所有人都应享有相同的法律权利 8.关于法律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民事法律关系均为相对法律关系 B.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C.在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现实的

D.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9.“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该观念的当代意义及价值,下列正确的是 A.“和为贵”与自由、平等的法律观念无法兼容 B.“和为贵”对调节制度的实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C.“和为贵”观念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秩序

D.信访制度是“和为贵”在当代法律制度中的重要体现

10.四位法学院学生旁听了法院审理的一庭刑事案件后,用不同方法对该案涉及的刑法条文进行了解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5年发布的案例进行解释,属于历史解释 B.乙结合立法时的社会背景进行解释,属于体系解释 C.丙结合法律的上下文作出解释,属于目的解释

D.丁按照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属于文义解释

1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法律性质和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程售法B.属于司法法律体系中的行政法

C.是《监狱法》的上位法D.相较于《公务员法》属于一般法 12.下列关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区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陆法法的正式溯源主要是制定法,而英美法系是判例法和制定法 B.大陆法法的基本分类是公法、私法,而英美法系是普通法与平法 C.大陆法法的诉讼模式采用当事主义,而英美法系是采用法官中心主义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D.大陆法法的注重法典编,而英美法系更多采用单行法

13.下列文件中,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A.1215年的英国《自由大宪章》B.1689年的英国《权利法宗》 C.137北美《独立宣言》D.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 14.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B.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全国人大共同行使国家立法权 C.现行宪法在“国家机构”一章中规定了参政议政职能

D.1949年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行驶了一定范围的制宪权 15.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

A.香港特区法院有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组成 B.香港特区法院对国防等国家行为无管辖权 C.香港特区终审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的监督

D.香港特区法院的法官必须是特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16、在甲乙离婚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甲以怀疑乙有婚外情为由,请求法院向移动通信公司取乙的通话记录清单作为证据。根据现行宪法

A.甲只能雇佣私人侦探取乙的通话记录清单

B.法院为查得事实,有权要求移动通信公司提供用户的通话记录清单 C.移动通信公司为保护用户,有权拒绝任何机构对通信进行调查

D.通话记录清单属于公民通信秘密的范围,移动通信公司有保护通信秘密的义务

17、为治理交通拥堵,某市制定地方性法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行人闯红灯罚款20元。累计10次处以行政拘留

A.该条例有权规定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处以罚款 B.该条例只有在获得全人常授权方才可设定行政拘留 C.只有该市人大有权制定该条例,该市人常无权制定 D.法院可以根据被处罚人的审查要求撤销该条例 18、关于全人常的立法监督权

A.全人常有权改变同法律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B.全人常可以撤销或改变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C.规章地方政法规定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的,由全人常裁决 D.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由全人常裁决

19、关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级人民政府由同级人大决定设立

B.地方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只对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C.各组成部门受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并且受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领导D.名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组成部门的负责人由实施区域自治的民族公民承担 20、关于我国专门人民法院

A.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由全人常决定

B.中国人民解放军法院院长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任命 C.海事法院负责审理海事和海商领域的刑事和民事案件

D.我国设立专门的行政法院以保障行政案件的独立公正审理 21、关于我国宪法的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现行宪法首次明确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C.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D.法院审理案件时,一般不得直接引用宪法,故宪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没有拘束力

22、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宪法部分内容修改和完善,是宪法修改的一种方式,我国采用这一方式开始于 A.1979B.1982C.1988D.20XX

23、为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四川省拟将某县改设为区。有权批准该区设立区国家机关是 A.四川省人大B.民政部C.国务院D.全人常

24、下列法规或条例中,须报全人常批准后生效的是

A.重庆市人常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制定的单行条例 C.河北张家口市人常D.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 25、关于全国人大代表,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B.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可提出对国务院质询案 C.罢免全国人大代表须经全人常组成人员的过率数通过

D.全国人大代表被行政拘留,应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人常备案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26、下列人员中,即可有全国人大也可由全人常产生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B.国务院副总理

C.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27、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是

A.自治区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自治区人民政府变通执行国家的政策 C.自治州人民法院审理破坏民族团结的案件

D.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对政府工作人员涉嫌贪污的行为立案侦查

28、在中国法制史上,提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思想的是 A.商鞅B.子产C.李悝D.李斯

29、秦始皇年间,咸阳发生一起杀人案,甲向官府告发该案是乙所为,乙遂被官府捕获,被判死罪,后官府抓获真凶丙,经查,甲乙素有结怨,甲为报私仇而进行诬告,根据秦律,甲可能被判处的刑罚是 A.腰斩B.鬼薪C.斩左趾D.髡钳城旦

30、强奸人幼女者处死,虽和同强,女不坐。这条关于强奸幼女罪的法律规定最早出现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31、下列关于北洋政府立法活动为表诉

A.采用,删改清末法定之法律B.制定颁发把众多的单行法规

C.制例和解释例成为重要的法律渊源D.杜绝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立法原则

32、南宋庆元年间,某州有一妇人被杀。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衙拘捕,受尽拷刑,招人了“杀妻事实”在法案提交本路提刑司审核对,甲推翻原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对此,符合宋代翻异别推制度规定的是 A.发回原州衙由原审官员重申B.上报中央御史台审理 C.上报中央大理寺审理D.制定本地另一州衙官员审理

33、《尚书.康诰》:人有小罪,非告。。乃惟终,自作不典,式而,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非告是指 A.故意B.过世C.惯犯D.偶犯

34、在唐律中。规定“负债违契不偿”的篇目是 A.各例律B.户婚律C.讼律D.杂律

35、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式”为法律形式的法典是 A.武魏氏B.贞观C.大统D.永徽式

36、在形制改革方面,现代增收“女徒顾山”刑罚 A.死刑B.赎刑C.徒刑D.耻辱刑

37、清代被称为“天下刑名之总汇”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A.军机处B.大理寺C.督查院D.刑部 3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整体是

A.君主立宪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责任内阁制

39.唐开元年间,一高丽人与一百济人因琐事在京峻地区发生殴斗,两人被政府羁押审制。依唐律,该案应适用的法律是

A.唐朝法律B.朝鲜法律C.高丽法律D.百济法律

二、多项选择题:第40~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40.根据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规定,在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人员构成中,共产党员所占的比例是A.1/3B.1/2C.2/3D.3/4

41.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B.法律条文是一规则的形式

C.一个法律条文可能包含若干法律规则D.一个法律规则可以体现在若干法律42.2016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对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国家对保障人权负有重要责任B.人权就是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的权利 C.现代人权的保护需要通过立法予以确认

D.司法机关在审判时应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人权 43.下列关于现代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立法是国家的一项专门职能活动B.立法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

C.立法是政府部门管理社会的手段D.立法是国家治理理论化的一种方式

44.张某因迟到被拒绝等级,在机场吵闹不休、殴打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航空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将张某列入“拒绝承载人员名单”,下列关于该承诺的说法,正确的有: A.航空安全优先于张某乘坐航班的自由

B.对张某的治安处罚,可因其有立功表现而减轻或免除

C.航空公司因张某迟到而拒绝其登机,侵犯了他的民主权利

D.将张某列入“拒绝承载人员名单”,是航空公司追究其民事责任的具体表现 45.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表述,正确的有: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A.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

B.专门委员会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同本委员会有关的文案 C.专门委员会有权审查和撤销同法律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D.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主任委员报名,由全国人常通过 46.外来务工人员刘某在为其子办理小学入学报名手续的过程中,被要求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据无犯罪记录证明,刘某不同意开据证明。学校因此拒绝其子入学,根据现行宪法,在这一事件中,刘某之子受到侵犯的基本权利有:

A.沉默权B.平等权C.财产权D.受教育权

47.下列选项中,国家主席需要根据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的职权有: A.会晤外国总统B.授予国家勋章和荣誉称号 C.发布动员令D.批注同外国解结的重要规定

48.根据唐代关于“告诉”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官府应予受理的案件有: A.张某控告其祖父谋反B.李某控告其主人杀人

C.八十岁的王某控告其子孙不孝D.在押囚犯刘某控告狱卒虐待 49.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朝法律形式的有 A.删例B.大浩C.条法事类D.问刑条例

50.清廷于1910年颁布的《法院编制法》对于中国传统司法体制和审判制度进行重大改革。该法所确立法律原则和制度包括:

A.审判独立B.合议制C.民刑分理D.审检分立

三、简答题:第51~5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52.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53.简述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四、分析题:第54~56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4.20XX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该法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律学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公序良俗?什么是习惯?

(2)习惯作为处理民事纠纷的依据,需满足哪些条件?

(3)第八条的内容属于哪一种法律要素?它对于司法审判有什么功能?

55.某村地处城郊,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大部分土地被征收。村委会未经村民讨论同意,确定了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引起村民强烈不满,镇政府获悉后,决定撤销村委会主任职务,委派工作小组接管相关事务。请结合上述材料,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回答下列问题: (1)镇政府撤销村委会主任职务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2)村民如认为村委会确定的征地补偿费使用分配方案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可以依法采取哪些措施撤销该方案?

56.(贞观)5年,河内人李好德坐妖言下狱,大理丞张蕴古以为好德病狂瞀,法不当坐。治书待御史权万纪劾蕴古相州人,好德兄厚德方为相州刺史,故蕴法奏不以实。太宗怒,遽斩蕴古,既而大悔,因诏“死刑虽令即决,皆三覆奏”。久之,谓群臣曰:“死者不可复生。昔王世充杀郑颋而犹能悔,近有府史取赇不多,朕杀之,是思之不审也。决囚虽三覆奏,而顷刻之间,何暇思虑?自今宜二日五覆奏。决日,尚食勿进酒肉,教坊太常辍教习,诸州死罪三覆奏,其日亦蔬食,务合礼撤乐、减膳之意。”——《新唐书·刑法志》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中国法制史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唐太宗实行死刑三复奏,五复奏的原因是什么? (2)死刑复奏制度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3)确立死刑复奏制度的意义何在?

五、论述题:第57~58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57.“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国家工作人员应具备怎样的法治思维。

58.《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奏进呈刑律分则草案折》载:“是编修订大旨,折衷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仍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清末修律处理外来法与本国固有法之间关系的原则,对于当代中国法律移植有哪些启示?

2018年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综合课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技与法的关系知识点,A选项从字面意思看就存在问题,因为法律不是万能的:B显然错误,即使法律没有规定也不应禁止新技术推广;D错误,法无明文规定不可罚。为此,本题答案选择C。

2.【答案】B【解析】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A错误,有法律责任也不一定有法律制裁,因为还存在免责事由。C错误,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体现,而非相反。D错误,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结果和体现,而不是互为条件。

3.【答案】A【解析】正义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也是法律的核心价值。正义可分为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实体正义是指通过法律上的实体权利和义务来公正地分配社会利益与负担的法律规则所体现出来的正 义;程序正义是指为了实现法律上的实体权利和义务而公正地设定一系列必要程序所体现出来的正 义。本题中题干的规定,既体现了实体正义,有利于学生权利的保护,也体现了程序正义,具体规 定了学校进行处分的程序,总体而言,体现了法律价值中的正义价值。本题选A。

4.【答案】B【解析】考察法的效力。A错误,一般而言,新法是优于旧法的;B正确,我国一般情况下,坚持“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C错误,适用属地主义,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我国境内受《网络安全 法》约束;D错误,是属地主义的表现。

5.【答案】D【解析】A、B、C明显不符合题意,本题中核心的意思是法院审判案件采纳了第三方鉴定机构的意见,和司法平等无关,采纳鉴定机构的意见也并非涉及鉴定机构干扰了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D 选项中提到的以事实为根据,正是佐证题干中司法机关采纳鉴定机构的意见,体现的是司法机关以 事实为依据的司法原则。

6.【答案】C【解析】考察不同法学流派的观点。A法律不外乎主权者的命令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奥斯丁的观点,而不是经济分析法学派,A选项错误。社会法学派强调法律实施的效果,认为法律优 劣的主要标准是实施效果,B项错误。历史法学派认为法是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共同意识的 体现,D项错误。C项自然法学派认为自然法高于人定法,人定法应于自然法保持一致,C项正确。

7.【答案】B【解析】A选项错误,法律以权利为本位,而不是义务。C错误,法律不止能够通过司法实施或实现,还可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实现。D错误,不是所有人法律权利都完全相同。

8.【答案】A【解析】A错误,民事法律关系既有绝对法律关系又有相对法律关系,如所有权和知识产权等都是绝对法律关系。B、C、D正确。本题选A。

9.【答案】B【解析】“和为贵”与自由、平等的法律观念可以兼容,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可以积极推进调解制度的实施,B项正确,AC项错误。信访制度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一种方法,是公民主张自己权利的 渠道,但不是“和为贵”的体现,D项错误。

10.【答案】D【解析】A选项中,历史解释是对法律文件制作的历史背景材料研究或者比较历史上同类法律规范,不符合选项中情况。B选项中,体系解释是分析法律在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符合选项中情况。C选项中,目的解释是从制定法律目的来解释法律,不符合选项中情况。D选项正确, 本题选D。

11.【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是行政法,是实体法,而非程序法,A错误,B项正确。C选项错误,《人民警察法》与《监狱法》同属法律,没有位阶高低之分。D选项错误,《中华人民 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相较于《公务员法》应属特殊法。

12. 【答案】C【解析】C选项错误,英美法系为当事人主义,大陆法系法官中心主义,C选项将二者说法搞混。ABD项说法正确。本题选C。

13. 【答案】C【解析】美国《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C项正确

14.【答案】:D【解析】A错误,政协委员的产生程序是参加各单位政协的提名推荐,中共党委有关部门对推荐的名单进行综合评定,并同各推荐单位协商,形成建议名单,再将建议名单报到政协常务委员会进行协商,经全部常务委员过半数同意通过,所以,政协委员不是选民选举产生。B错误,政协没有立 法权。C错误,政协不是国家机构。D项正确。

15.【答案】B【解析】A错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行政法院,香港则没有行政法院。B正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9条第3款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管辖权。C错误,特区 终审法院不受最高人民法院监督。D错误,没有相关规定。

16.【答案】D【解析】A错误,私人侦探也无权探取通话记录。只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和追查刑事案件的需要才能探取通话记录,B、C错误。D项正确。

17.【答案】A【解析】符合条件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都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C错误。地方性法规只能设定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设定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即使全国人大常委授权也不可以,B错 误。D选项中,法院无权撤销抽象行政行为,只能审查具体行政行为,D项错误。本题选A。

18.【答案】D【解析】全国人常有权撤销,无权改变,A、B错误。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规定同一事项不一致的,由国务院裁决。C错误。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D 正确。

19.【答案】C【解析】A选项明显错误,地方审计机关向本级人民政府及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B选项错误 C选项正确。D选项中,各部门的负责人不一定是要民族自治的民族担任。

20.【答案】A【解析】B选项错误,军事法院院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名任免。C选项错误,海事法院管辖第一审的海事案件和海商案件,不包括刑事案件。D选项错误,我国专门法院不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包括行政法院。20XX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北京、上 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A项正确。

21.【答案】D【解析】A选项正确,D明显错误,审判行为一定受到宪法约束。《宪法》规定了人民法院的职权和职责,规定了公民的权利,法院的审判活动受到《宪法》约束。本题选D。 22.【答案】C【解析】1988年宪法修正案是我国第一个宪法修正案。本题选C。

23.【答案】C【解析】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行政区划界限的变更,地区、盟、自治州、地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林区、特区的设立、撤销、更名或者改变隶属关系;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重要变更。所以,县级行政区域的设立或更名是由国务院批准。

24.【答案】B【解析】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立法法》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均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因此本题选B。

25.【答案】B【解析】A选项过于绝对,不是各种会议,而是全国人大代表会议。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要由选举他的人大代表过半数或者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而不是由全国 人大常委会过半数通过。D选项错误,以是否是现行犯为区分决定是经批准还是报告,而不是备案。 如果由于现行犯被拘留的,要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常委会报告。

26.【答案】C【解析】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和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决定产生: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其他组成人员。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 审计长、秘书长人选;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院长提名,任免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军事法院院长;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 名,任免副检察长、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等。 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27.【答案】B【解析】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不是自治权,即使不是自治地方的人大,也有这样的权利,A错误。C、D不属于自治权范围,只有B符合题意。

28.【答案】C【解析】《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而《法经》的作者是李悝,所以选择C项。

29.【答案】A【解析】秦朝实行诬告者反坐,按照所诬告罪名处罚。选项中只有腰斩是死刑。 30.【答案】C【解析】强奸幼女罪最早规定于元朝。

31.【答案】D【解析】D明显错误。北洋政府立法中大量借鉴西方资本主义主义的立法原则。

32.【答案】D【解析】翻异别推制是为防止冤假错案而建立的复审制度,即在发生犯人推翻原有口供,而且“所犯情节,实碍重罪”时,案件须重新审理,应当将该案交由其他司法官或司法机构重新审理。D项 是交由其他司法官审理,D项正确。

33. 【答案】A【解析】西周区分故意和过失犯罪,是“明德慎罚”和“礼治”思想的具体化。眚,即为过失;非眚,即为故意。

34.【答案】D【解析】《唐律疏议•杂律》\"负债违契不偿\"条规定:欠一匹以上过期二十日不还,笞二十;每再过二十日,加一等,但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一百匹又加三等,一百日不偿,合徒一年。各令 备偿。负债不还,罪虽经赦免,民事责任不受影响;如果遇赦后应偿还而不偿还,便重新加以处罚。 35.【答案】C【解析】西魏大统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式”为形式的法典。

36.【答案】B【解析】女徙顾山指女子定罪后每月出钱雇人上山伐木,是赎刑的一种。

37.【答案】D【解析】清朝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三法司”,其中,刑部是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有“刑名总汇”之称。D项正确。

38.【答案】D【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政治权力,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原则,采用责任内阁制。

39.【答案】A【解析】根据唐朝定罪量刑原则中的“化外人有犯”原则,不同国家人犯罪适用唐朝法律,实行属地主义。

40.答案】A【解析】根据“三三制原则”,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不包含国民党等顽固势力)大体占三分之一。A项正 确。

二、多项选择题

41.【答案】ABCD【解析】考察了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形式,一个法律条文可能包括若干法律规则一个法律规则可以体现在若干法律条文中,ABCD四个 选项都正确。

42. 【答案】ACD【解析】B选项人权的范围不等于公民权,所以人权不能等同于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的权利。B选项错误。ACD选项正确。

43.【答案】ABD【解析】政府部门一般情况不能立法,立法不是政府部门管理社会的手段,而是立法机关管理社会的手段,显然C选项错误。ABD项正确。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44.【答案】AB【解析】秩序在此处要优于小部分人的自由,A选项正确。治安处罚可因立功而减轻或处罚。B选项正确,张某本身迟到,拒绝登机并未侵犯其公民权利。将乘客列入黑名单与追求民事责任无关,C、 D错误。

45.【答案】AB【解析】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常的领导。开会期间受全国人大领导,A选项正确。B选项正确,专门委员会有权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提出全国人大或常委会职 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提案。专门委员会无权直接撤销地方性法规,C选项错误。专门委员会 所有成员由全国人大主席团提名,D错误。

46.【答案】BD【解析】A选项不属于基本权利,C选项与题干无关,学校的行为没有侵犯刘某之子的财产权。学校以无犯罪记录证明拒绝刘某之子入学,侵犯了刘某之子的平等权和受教育权。

47.【答案】BCD【解析】国家主席可以进行国事活动,会晤外国总统,无需其他机关决定行使。BCD则需要根据人大或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行使。

48.【答案】ACD【解析】谋反案卑幼可控告尊长,A应当受理;杀人案卑贱也不得控告尊贵,B不得受理;八十岁以上可以告子孙不孝,在押犯人可控告狱卒虐待。CD应当受理。 49.【答案】BD【解析】A属于清朝,C属于宋朝,BD属于明朝。

50.【答案】ABCD【解析】《法院编制法》引进了诸如审判独立、公开审判、民刑分理、审检分立、合议制等西方法制原则,对于传统司法体制和审判制度无疑是重大的改革。因此,本题全部选项都正确。 三、简答题

51.【参考答案】

第一,形成完备、良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我国的立法体制;深入推

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进一步形成完善的、科学规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规 范体系。

第二,形成公正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在行政执法领域必须做到: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 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要实现公正司法 还必须做到: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严格司法;保 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第三,形成科学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特别是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同时加强对政府 内部权力的制约是重点。

第四,形成充分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这方面主要应当强化两大保障体系,一是加强法治工作队伍 建设,二是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52.【参考答案】

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的普遍性即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被依法剥 夺政治权利的人外,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 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在选举中,一切选民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法律在程序上对所有的选民同等对 待,选民所投的选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的原则。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我国在县级以及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 4.差额选举的原则

差额选举是指民意机关代表或公职人员选举中候选人的人数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 5.秘密投票的原则

秘密投票也称为无记名投票,是选民不署自己的姓名,亲自书写选票并投入密封票箱的一种投票方 法。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 53.【参考答案】

1.以孙中山的“遗教”为立法的根本原则。

2.特别法多于普通法,其效力往往也高于普通法。 3.形成了以《六法全书)为标志的国家成文法律体系。 4.不成文法在法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点评:本题是20XX年法律硕士已考真题的原题再现。

54.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公序良俗?什么是习惯?

【参考答案】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 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 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习惯是指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 (2)习惯作为处理民事纠纷的依据,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参考答案】1.客观存在;2.合情合理;3.被普遍遵守;4.调整争议事项。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3)第八条的内容属于哪一法律要素?它对于司法审判有什么功能? 【参考答案】属于法律要素中的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以纠正严格执法可能造成的不公。 55.请结合上述材料,依据现行宪法和法律,回答以下问题: (1)镇政府撤销村委会主任职务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合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1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 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组 织法》第16条规定: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镇政 府无权撤销村委会主任职务

(2)村民如认为村委会确定的征地补偿费使用分配方案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可以依法采取 哪些措施撤销该方案?

【参考答案】1.《村民委员会》第36条第1款规定:“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成员作出的决定 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责任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2.村民会议有权撤销或者变更村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有权撤销或者变更村民代表会议不适当的 决定。村民会议可以授权村民代表会议撤销或者变更村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因此村民可以提请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撤销该方案。

56.(1)唐太宗实行死刑三复奏、五复奏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德本刑用”的立法指导思想 2.唐太宗的个人原因和感悟

(2)死刑复奏制度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1.从汉朝开始,一些重要案件的死刑判决都要经过皇帝的批准才可执行,即所谓报囚。 2.魏晋南北朝时期,死刑复奏复核程序已经确立。 3.隋朝时,死刑复奏制度趋于完备,更加细密。 4.至唐朝,死刑复奏制度已经趋于完善。 (3)确立死刑复奏制度的意义何在?

从司法角度看,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加强死刑复核与复奏,慎重对待死刑,这体现了古代立法技 术的成熟以及对人权的保障。 57.【参考答案】

1.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规则思维要求制定好的法律,并贯彻它,遵守它。(结合国家工作人 员应该在立法、执法、司法方面该做的论述)

2.法治思维是平等思维。(可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平等权来论述) 3.法治思维是权力受制约思维。(可从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来论述) 4.法治思维是程序思维。要求国家工作员按程序办事。 58.【参考答案】

在清末修律中,清朝廷借用西方法律制度的形式坚持中国固有的制度内容,内容上一边维护专 制统治传统,一边大量引入西方先进法律。也就是清朝对于西方法律并没有全盘吸收,而是只吸收 了清朝廷认为有利于清朝廷的法律制度,也就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外国法, 虽然从现代的角度看清朝当时做法也许不正确,但是确实给当时的腐朽的清末王朝带来一丝生机, 暂时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

我们当代中国的法律移植,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固步自封,要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 基础上引进外国法,吸收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完善中国法律体系。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