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 第3期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 Sept,2016 No.3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王布新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卓越教师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专科学校幼儿文 学课程改革应该根据专业标准提出的新型幼师观、幼儿观和学习观,围绕教学中存在的观念偏差、体系杂乱、教法陈旧 等问题,坚持审美与教育并重的课程理念,采用听赏与创编并重的教学方法,建立考试、阅读、创编、实践四位一体的课 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幼儿文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40(2016)03—0078—04 在素质教育走向纵深、学前教育学科和专业发展 调教育I生)还是“文学的陶冶”(强调文学性)长期争论 越发成熟等多重背景下,幼儿文学课程在专科学校学 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专业基础课 程,传统的课程目标仅仅要求学生了解幼儿文学的基 本理论、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欣赏和语 言教育活动组织能力,已无法完全适应新形势对幼儿 教师的要求。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以下简称《专业标准》)颁布之后,幼儿文学的课程目 标定位以及课程教学与评价,需要与新的幼儿观、教 师观和终身学习观接轨。作家曹文轩说:“孩子是民 族的未来,儿童文学作家是民族未来性格的塑造 者。”[1]151可见,幼儿文学对于幼儿思维训练、审美熏 陶和性格塑造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幼儿教师则 是连接幼儿与幼儿文学的桥梁,是幼儿由生物性认知 不休,不同高师院校对幼儿文学的理解也存在较大偏 差。以作者所在学校为例,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既有学 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也有文学专业背景的教师, 从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可以看出,前者更强调幼儿文学 课程的工具性功能,偏重学生对幼儿文学作品素材的 积累,重视学生朗诵与活动编排技能的训练;后者则 在认同前者做法的基础上,更强调幼儿文学的审美性 功能,重视专科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 美意识和文学欣赏创编能力。两者虽不构成直接的 矛盾,但观念的偏差导致对幼儿文学课程目标定位的 差异,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同时,幼儿文学与儿童 文学、少年文学的界限不清楚,很多教材、教参对幼儿 文学文体的定义、特征描述及阐释显得十分牵强与力 向社会性认知过渡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因此,分析幼 儿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路径, 对于提高幼儿教师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从心,无法准确把握幼儿文学的独特表征,缺乏对 特色。 幼儿文学的深人研究,未能有效彰显学前教育的专业 (二)课程目标体系不清晰 、专科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对幼儿文学认识有偏差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幼儿 幼儿文学不仅在幼儿语言、艺术教育领域中具有 文学在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已基本实现了“从无 重要作用,还因其特殊的艺术形式渗透到社会、健康 和科学领域,导致幼儿文学到底是“幼儿的教育”(强 收稿日期:2016—08—10 到有”的过渡。但由于幼儿文学(儿童文学)本身的学 科定位和专业归属问题,导致“大部分师范院校还没 基金项目: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改课题“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项目编 号:LYGSZ201506) 作者简介:王布新(1982一),男,江苏连云港人,讲师,主要从事儿童文学与文化研究。 有儿童文学教师” ,短期内幼儿文学仍无法摆脱边 缘性课程的尴尬地位。课程本身的不成熟也导致不 同任课教师对课程有着不同的理解,课程教学过程显 得随意、无序,缺乏必要的规范。以作者所在学校专 科幼儿文学的课时设置为例,课程总课时为36课时, 式和专业要求的探索,因基数庞大、财政基础薄弱未 能被纳入义务教育,学制因地区差异一年到三年不 等,幼儿园民办多、公办少,幼儿教师有编制的少、聘 任制的多,造成行业流动性大、人职门槛低、教师待 遇差等现实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文学课程建 设既缺乏刚性的幼师培养标准参照,也没有相对规范 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既需完成概论、儿歌、儿童诗、童 话、生活故事、图画书、科学文艺等专题讲解,还要兼 顾阅读欣赏和文学创编,『 寸还要完成作品的学习方 法、活动组织、诵读讲述、幼儿戏剧表演等教学任务。 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必然导致教师选择 与侧重的自由随意性。并且,上述教学内容与其他语 言类课程如《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幼儿故事讲述》 等形成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课程之间分工不明确, 未能形成系统而有效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单一 幼儿文学课程至少承担着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的基本任务,既包括知识积累、欣赏水平和文学素养 方面,又包括实践教学、后续学习和科研能力方面。 但在课程教学中,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仍然更多地 选择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在保证完成专题讲解的前提 下,辅以代表作品讨论、经典作品讲述和某一个或几 个体裁的创编训练,才能勉强完成教学要求。与之相 应,课程的评价方式基本以闭卷考试为主,辅以教师 个性化的平时作业,如搜集民间作品、作品赏析等,未 能形成贯穿全程的课程评价方式,自然也无法持续了 解学生后续学习幼儿文学的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再 加上学生参加考编、专转本和技能大赛笔试等现实需 求,学生更希望教师采取传统的、更注重应试实效的 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所有这些在客观上成为课 程教学改革的又一阻碍。 二、专科幼儿文学课程现状成因分析 (一)师资培养起步晚,课程建设进展慢 相对于义务教育而言,我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 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滞后于欧美、澳洲和日本等国 家和地区。比如,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制定 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3],日本“教养审”于1987年正 式明确了教师专业标准(包含幼儿教师)[4],澳大利亚 教育部于2003年正式颁布了全国教师专业标准瞄]。 而我国的学前教育改革经历了多次教育体制、办学方 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课程建设的发展速度缓慢。 (二)课程主体地位弱,教育见效周期长 幼儿文学对幼师学生的语言教学、科研深造、终 身学习,以及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教育启蒙、阅读审 美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多数高师院校已经将其列 为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但幼儿文学课程的主体地位 仍然比较薄弱。以各类幼师职业技能竞赛、教学基本 功大赛为例,尽管在笔试、讲故事、教学活动设计、行 为观察记录等环节都渗透了幼儿文学内容,但由于赛 制和比赛形式的局限,鲜有考察幼师学生文学视野、 审美能力,以及与幼儿进行精神沟通、发掘幼儿审美 兴趣等方面的比赛项目。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对幼 师学生还是对幼儿来说,幼儿文学的审美情操培养及 其影响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不像音乐、舞蹈、简笔 画那样可以作为技能特长展示,客观上造成了教学内 容的狭窄化,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的单一化。 此外,就业市场的差异与压力也反向促使高师院 校适应就业市场,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全”与“精” 方面更倾向于前者,以求得更大的就业面。这也是导 致幼儿文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被削弱的原 因之一。 三、立足于《专业标准》的课程改革路径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尤其是“国十 条”的颁布和各地方三年计划的出台,学前教育已经 进入优质发展的深水区。高师院校学前教育师资的 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发展的水平,影响幼 儿的身心发展和未来的国民素质。特别是当前全面 二孩政策实施后,高校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既要满 足因幼儿就学数量激增而带来的师资粗放型需求, 又要破解数量与质量反向牵制的困境,持续提升优质 人才培养质量。而《专业标准》提出的新型教师观、幼 儿观和学习观必然成为包括《幼儿文学》在内的学前 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指南。 79 (一)课程理念:审美与教育并重 “课程理念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支配下,对教育 内容、价值取向及其实施策略作出的比较形象的观念 性概括”[61616正确且准确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教学改革 言”和“图画书”三个专题整合为故事类作品,用一个 课时与学生讨论、讲解这类文学作品的概念、类型和 特点;再用一个课时进行经典阅读,让学生阅读赏析 《蚂蚁和树叶》(童话)、《蚂蚁和蟋蟀》(寓言)、《蚂蚁和 西瓜》(图画书)三个经典作品,把握童话偏重幻想神 奇、寓言偏重寓意道理、图画书形象直观有趣的特征。 第二周专门用两个课时展示、评价学生创编的三类故 事作品,研讨创新与不足以及优化的方法,让学生初 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幼儿文学课程来说,需要围绕 《专业标准》提出的人本主义幼儿教师观、以学生为本 的幼儿观和发展取向型学习观m ,转变用传统的知 识积累提升师范生人文素养的通识性的课程理念,重 构教育功能蕴含与文学欣赏、审美熏陶与人格塑造并 重的新型课程体系,以充分发挥该课程在培养优秀幼 儿园师资中的作用。 强调幼儿文学的教育功能蕴含是以幼儿为主体 的幼儿观的重要体现,幼儿的身心成长处于起步阶 段,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知欲望,这就要求幼儿 教师能够选择恰当的幼儿文学作品,帮助幼儿认知事 物、了解生活常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发展思维, 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同时,幼儿文学课程还必须坚持 审美性原则,立足于幼JL,L,灵的健康成长和超功利性 的文学趣味培养,让幼儿进入文学审美的世界,提高 幼儿对美的感受与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 因此,承担专科学校幼儿文学课程的高校教师要 确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和课程教学理念,这样才能 在课程教学中影响和帮助未来的幼儿教师形成正确 的幼儿文学观念,让他们在积累幼儿文学知识,提高 作品阅读、赏析、评论能力的同时,培养审美趣味,塑 造高尚人格,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听赏与创编并重 新的课程理念需要创新课程教学形式来落实。 参照《专业标准》提出的优秀幼儿教师标准,幼儿文学 课程可以打破按专题讲解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打 通幼儿文学专题之间的界限,调整具体课时安排,将 具有相似性的幼儿文学专题合并,将原有的分专题讲 解调整为韵文类、故事类、生活类、科学文艺类和表演 类五个板块,构建“理论学习一经典赏读比较—创编 作品评析一经典作品再回顾”这样的课程板块教学体 系,训练学生理论学习与创编实践并重的专业能力。 以笔者承担的高师专科学校幼儿文学课程为例, 在教学中将原本各占两个课时的“幼儿童话”“幼儿寓 R0 步掌握创编的基本要求和技巧;第三周用两个课时梳 理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分析讨论幼儿故事的基本叙事 模式和主旨趣味,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并尝试创编的兴 趣。这种讲解与讨论相结合、赏析与创编相结合、化 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 教学效果。 (三)课程评价:知识与能力并重 课程评价是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督促、检查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手段。听赏与创 编并重等教学方法的改革虽然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 果,但由于占用了一定的课时对学生的创编能力进 行训练,容易造成学生基础知识积累不足,这就需要 利用有效的课程评价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作 品。因此,需要围绕《专业标准》和上述课程教学改革 目标,在保留一些传统的、有效的评价方式的基础上, 重构闭卷考试、课后阅读、作品创编和幼儿园实践四 位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首先,建设试题库和闭卷考 试仍然是可行和必要的,这样可以保证学生一定课余 时间的投入,学生课后学习与课堂改革形成互补。其 次,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教师可以 通过与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让学生口述阅读心得、撰 写经典作品推荐理由等方式,检验学生阅读的量与 质。最后,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编的作品纳入最终 的学业考核,并让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到幼儿园 展示、检验自己的作品,然后再进行修改润色。 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优化是一门课程改革实 施的前提。从笔者所在学校当前的专科学前教育人 才培养方案来看,并未将幼儿文学阅读水平与创编 能力纳入其中。实际上,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 的幼儿文学阅读应当作为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作品 创编也应当作为与简笔画、舞蹈、声乐、器乐等同等重 要的一项技能。现实的问题是,虽然阅读水平和创编 学.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 [2]韦宏.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改革路向[J].黑龙江教育, 2O1O(5):70—72. 能力无法像简笔画、舞蹈、声乐那样可以在面试、竞赛 等现场进行充分展示,但是它对幼儿教师的长期专业 化、专家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学生 该种能力的培养。唯有如此,幼儿文学课程改革才能 [3]朱宗顺.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及启示[J].教师教育研 究,2006(4):76—80. 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有的作用,《专业标准》 所设定的优秀幼儿教师培养目标和当前国家正在推 行的学前教育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4]熊淳.日本的教师专业标准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5):9-14. [5]张文军,朱艳.澳大利亚全国教师专业标准评析[J].全球 教育展望,2007(4):80—83. [6]赵书生.中国名校600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7]雷春国,曹才力,李重庚.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解读[M].长 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1]曹文轩.觉醒、嬗变、困惑:儿童文学[M]//曹文轩论儿童文 on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of Pre-school Children Literature in Colleges under Kindergarden Teachers’Standards WANG Buxin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Lianyungang 222006,China) Abstract:Standard of kindergarden Teachers’profession advocates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professional teachers’ training.The reform of pre-school children literature curriculum in current colleg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children and learning,and reconstruct evaluation system with aesthetic and education,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with appreciation and written,renew curriculum evaluation with examination,reading, writing and practice.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pre-schoot education;pre—seho01 children literature;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