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洪堤桩基基础施工的技术措施

来源:东饰资讯网
文章编号:1009—9441《2010)02—0037—02 防洪堤桩基基础施工的技术措施 口口罗智楠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61)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人工挖孔桩和机械造孔桩在 施等一第2节桩身挖土一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 防洪堤桩基基础施工中的技术措施。 垂直度和直径一拆上节模板、支第2节模板、浇灌混 关键词:防洪堤;桩基;基础施工 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一检查持力 中图分类号:TU 473.1 文献标识码:B 层后进行扩底一对桩孔直径、深度、扩底尺寸、持力 引言 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一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一 吊放钢筋笼就位一浇灌桩身混凝土。当桩孑L不设支 某工程为防洪堤北流河堤段I标(2+251.3— 护和不扩底时,无支护和扩底两道工序。 2+423.3,长度为172 m),工程建设内容为防洪堤 护岸、混凝土挡水墙、挖孔桩基础以及堤段内镇中泵 2挖孔方法 站(兼办公楼)的土建工程。 挖孔桩采用分段挖土法施工。为了防止桩周围 该段防洪堤河岸岸坡较平缓,为河流冲积岸坡, 土方坍塌,每段挖土深度不能太深,宜控制在1 m左 堤基出露的地层岩性较简单,主要地层岩性为:冲填 右。挖土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按设计桩径加2倍 土、杂填土、素填土、粉质黏土、粉土和基岩;基岩分 护壁厚度控制截面。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 布于第四系土体之下,其埋深在岸坡前缘为5~7 m, 体,再按设计图要求的扩底尺寸自上而下削土修成 中后缘埋深l3~20 m,岩石较为坚硬,抗压强度高, 扩底形。当第1段桩孔挖土完成后,就可进行支模 是堤防堤基的理想持力层。 及浇注护壁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1 MPa后 I标段基础为人工挖孔桩,设计桩径为1 200 mm, (常温下间隔1 d以上)方能拆换。这时可进行第 桩护壁的混凝土强度为C 2O,厚为150 mm(上部)~ 2段挖土,如此循环分段进行,直至挖到设计标高为 100 mm(下部),桩端必须入弱风化岩≥2 m。桩基 止。 设计为双排,横向间距为5 400 mm,纵向间距为 桩孔下部岩层开挖时尽量不使用爆破,必须使 4 300 mm,该标段共有桩基80根。孔桩开挖原设计 用爆破开挖时,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及爆破深度,确保 为人工挖孔桩,但由于桩基开挖过程中遇到流砂且 不对围岩造成破坏。 较为严重,无法继续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方案施工,经 为防止坍孔和保证操作安全可设混凝土支护, 研究,更改为采用机械孔桩造孔及灌注混凝土方案 每节高0.9—1.0 m,厚10~15 cm,或加配足量的 施工。桩基施工历经8个月,完成的主要工程量为: 6 mm~ 9 mm光圆钢筋,混凝土采用C 20。在 孔桩总深度881 m,其中在黏土层或粉质土层人工 进行人工挖孔时,采取间隔挖孔方法,以减少水的渗 挖孔438 m,在粉细砂层机械造孔223 m,人岩总深 透并防止土体滑移。为保证桩的垂直度,要求每浇 度174 m;孑L桩灌注混凝土996 m ,钢筋制作、安装 完3节护壁必须校核桩中心位置及垂直度1次。桩 60 t。 底要支承在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上,并清除底部虚土, 1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程序 逐根进行隐蔽检查。遇塌孔时,一般采取在塌方处 砌砖外模,配适量的 6 mm~ 9 mm钢筋,问距 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 为150 mm,再支钢内模灌注混凝土护壁。扩底时, 一放线、定桩位一挖第1节桩孔土方一支模浇灌第 为防止大头处塌方,可采取间隔挖土扩底措施,留一 1节混凝土护壁一在护壁上2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 部分土方作为支撑,待浇灌混凝土前再挖,不设护 字轴线一安装活动井盖、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 壁。已护底的桩要尽快浇灌混凝土,不能很快浇灌 葫芦(或卷扬机)一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 的桩暂不扩底,以保证桩孔稳定。 建材技术与应用2/201 0 ・37・ 3 护壁施工 护壁是挖孔桩成孔期间边掘进边浇注的圆台形 现浇混凝土构件。每段护壁接头处做成锯齿形或阶 梯形,以便于浇注护壁混凝土,又可供操作人员上下 蹬踏。护壁混凝土的模板可做成圆台形的定型钢模 1个 20 mm的耳环作为定位垫块,使保护层保持 在70 mm。钢筋笼外形尺寸要严格控制,比孔径小 110—120 mm。 (3)浇注混凝土。由于桩孔较深,混凝土的下 料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导管或串筒下料,以防止混 凝土产生离析。同时桩身混凝土采取连续浇注、分 板或拼装模板,以便于装拆。在构造上,钢模的边肋 要按圆弧倒角,两块模板在边肋处可用u形卡连 段振捣的方法施工,每段振捣厚度≯0.5 m。振捣 时,待混凝土从漏斗和串筒下料后,可将振动棒(接 接,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第1节混凝土 护壁宜高出地面100~200 mm,以便于挡水和定位。 为使混凝土振捣密实,宜配制坍落度稍大的细石混 凝土,同时采用微型振动棒捣固混凝土。 为了便于井内组织排水,在透水层区段的护壁 长软管)直接伸到孔底进行振捣。混凝土强度等级 根据设计要求而定,为方便浇注和振捣,混凝土坍落 度宜适当增大。混凝土应垂直落入桩孔内且大致在 孔的中心,避免混凝土斜向冲击孔壁造成塌方。在 进行分层捣实时,第1次浇灌到扩底部位的顶面,随 即振捣密实,再分层浇注桩身,直至桩顶。混凝土在 初凝前抹压平整,以避免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或干缩 裂缝。表面的浮浆层应凿除,以保证与上部承台或 底板的良好连接。 预留泄水孔,并在浇注混凝土前予以堵塞。 4桩身施工 桩孔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和规定的持力层要求 后,由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对其质量和复合受荷(竖 向、水平)承载力进行检测鉴定,桩基经验收合格 后,方可继续施工桩承台。桩底清孑L时,必须将所有 5 粉细砂层机械造孔桩基础施工 (1)机械造孔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安装钻机、 校核桩中心线一冲孔一泥浆固壁一对桩孑L直径、深 度、持力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清理虚土、排除孔底 积水 吊放钢筋笼、就位一安装混凝土溜筒一清孔 一的软土、淤泥和杂质等清理干净。验槽时,要对桩端 情况逐根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清孔和验槽完成 后,立即进行垫层混凝土的封底工作。 (1)钢筋笼就位。钢筋笼吊入孔内就位时,要 保证骨架的整体性。由于骨架刚度较差,起吊时容 易发生扭曲变形,可采取增强整体刚度的措施,如在 钢筋笼中捆绑钢管,也可适当加密两端及中部钢筋 箍的间距,并将部分钢箍与竖筋焊接。钢筋笼起吊 时先扶直,然后对准桩孔徐徐下落,这样可避免碰撞 护壁混凝土。为便于钢筋笼的就位以及与垫层混凝 安放隔水塞一浇灌桩身混凝土一桩头浮浆清除。 施工时,为了固结孔周边的粉砂,应注意保持足够的 浆量,并保证泥浆质量,提高泥浆的比重和黏度。 泥浆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泥浆比重 《1.25 g/cm ,漏斗黏度为28 s左右,含砂率<4%, 胶体率>95%,失水重<30 ml/O.5 h。造浆黏土的 选取按规范执行。采用换浆法清孔,至换出泥浆比 重为1.15—1.25 g/cm 时测量沉渣厚度,若符合灌 注桩施工允许偏差(或以手触泥浆无颗粒感),即可 认为清孔合格。清孔完毕,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 土的嵌固,可在浇注垫层时将混凝土加厚50~80 mm, 在混凝土尚未凝固时就吊入钢筋笼,使之插入混凝 土中予以固定。 (2)钢筋笼的制作与吊放。为了防止钢筋笼吊 放时扭曲变形,在制作钢筋笼时,一般是在主筋内侧 每隔2 m焊接1道 14 mm的加强箍,每隔1 箍在 (2)桩身施工与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相同。 6质量检查 (1)对每一根桩做好施工记录,并按规定进行 箍内设井字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主筋 在现场对焊连接。为便于钢筋笼吊运,分2节制作。 钢筋笼组装通常在桩基工程附近地面平卧进行,方 法是在地面设2排轻轨,先将加强箍按间距排列在 见证取样,做出混凝土试件试压结果,将上述资料整 理好,交有关部门检查和验收。 (2)对施工完毕的桩基,由建设、监理、设计单 轻轨上,按划线逐根放上主筋并与之点焊焊接,控制 平整度误差>50 mm。上下节主筋接头错开5O%。 螺旋箍筋每隔1~1.5 m与主筋按梅花形用电弧焊 位会同施工、质监等单位,对其质量和复合受荷(竖 向和水平)承载力进行检测鉴定,桩基经验收合格 后,方可继续施工桩承台或承台梁。 点焊固定。在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5 m设置 ・(3)及时记录现场的各种数据。 Research&Appl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38・ 文章编号:1009—9441(2010)02—0039—03 水泥石灰赤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技术 口口张5K成摘(湖南怀化市公路局材料厂,湖南怀化418000) 要:概述了水泥石灰赤泥稳定土混合料底基层的路用性 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 能及施工工艺。 关键词:水泥石灰赤泥稳定土;混合料;路用性能;施工 点。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U 416.1 的要求。 (1)准备土基。对于土基,无论是路堤还是路 堑,必须用12—25 t的双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 械进行碾比检验(碾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 引言 水泥石灰赤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的要求是:要 得到一个水泥、石灰剂量符合规定,水泥、石灰和水 若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果土过湿, 分分布均匀、密实度大的混合料,经过养生后,水泥 石灰赤泥稳定土底基层成为一种结硬的整体性材 料,而且表面平整,具有规定的路拱坡度。 水泥石灰赤泥稳定土的拌和方法,可采用就地 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 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 (2)进行压实度及弯沉值测定。一般情况下, 每50延米为一断面,每个断面至少测两个点(内外 双轮间隙各1个点)。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 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 拌和法(或称路拌法)和中心站拌和法(或称集中厂 拌法)两种方法。通常对于低等级公路底基层采用 路拌法,而对于2级及2级以上公路采用厂拌法。水 泥石灰赤泥稳定土路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分 述如下。 准 施 拌 __—— __—— 和 输 整 和 整 备 T 放 料土 洒 石 摊 水 平 补 型 接 。。。—— 养 缝 生 和 调 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之达到相关规范的规定。 (3)对新完成的土基,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规定 进行验收,逐个断面检查下承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下承层标高误差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规 定,凡验收不合格的,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 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下承层 样粉碎土 铺 泥 混 料 混△  压 拌闷料 并轻 丁 洒充水湿 头 理 碾压 处 交通管制 -_一 __一 (4)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 距离(如5~10 In),应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l I性, , 0  lJ+喁亡 ‘n忱 .尼1 2施工放样、备料 2.1施工放样 图1 水泥石灰赤泥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在底基层、老路面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 1准备下承层 水泥赤泥稳定土底基层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 每15—20 m设1桩,平曲线段每10—15 In设1桩, 并在两侧路肩外缘设指示桩。 7结语 该工程桩基施工完成后,对灌注桩进行了抽检, 已譬 ’汛 的考验,状况良好。 作者简介:罗智楠(1982一),男,广东佛山人,现主要从事工 程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0一O1一o3 检浸0项目包括低应变、高应变及水平推力等方面,检 测结果均符合要求。从该工程的情况来看,机械造 孔桩是适用于有粉细砂层的地质条件的。该工程至 建材技术与应用2/201 0 (编辑盛晋生)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