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案,也称之为音乐课课时计划。教案的设计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教师知识向能力的一个创造进程。教案的质量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好课的功夫在课外,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为此,学校领导为催促教师备好课,按期检查教案,是必要的。不过,教案真的为教学服务了吗?下面一些老师的对话我感觉似乎反映些什么。 师:应付检查,年年照抄。
师:写教案是一回事,上课是一回事,二者没啥关系。 师:咱们学校就我一名音乐教师,天天忙于写教案当中,说实话,真考虑不到那么多,什么教法了,学生实际了,等等。只要周数够了,节数够了,就好了。
教案本来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却成了教师应付检查的负担了。这样的教案不仅离开了学生的实际,而且离开教学的实际,形成备教脱节的现象,养成了教师不思、不看的坏毛病,使得教师教法掉队,观念陈腐,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了,大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
新一轮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进行着,新标准要求,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培育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与健全的人格,为此教案改革,事在必行。教案的书写要表现“活”、“明”、“简”、
“新”、“广”、“真”。
“活”是指教师在肯定教学内容时要“活”。对于教师来讲,教学内容的设定要依据标准、教材,并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这就有一个教材内容的重组进程。在重组进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资源,教材的人文因素,要创造性的利用教材,教材中偏难的内容可以舍去,填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同步知识内容,力求站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内容达到综合的角度去思考,去设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定是一个“扬弃”的进程。 “明”是指肯定教学目标时要“明”。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预期达到的境界和标准,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鼓励、评价、调控的作用。在肯定目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依据教材教学内容及标准对所讲课年段教学内容具体要求、符合学生发展的设计,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放在首位,进程与方式放在二位、知识与技术放在最后位。要注意,教学目标是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该陈述教师的目标。
“简”是指教学的重、难点要“简”。基础音乐教育阶段主如果培育人,而不是培育音乐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以培育学生兴趣、爱好为目的,以培育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方式)为终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点、难点的设
定要把握好方向,不能再把打节拍练习、试唱乐谱等较难、枯燥的专业化教学内容设为重、难点,而要简化它,要从情感入手,把知识的转化、学习的方式作为教学的重难点设定的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