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4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CHINA NUCLEAR INDUSTRY 22ND CONSTRUCTION CO., LTD.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HEE/QSE.ZH.C.00.05.RL.003 版 次 文件类别 修改次数 发布日期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管理体系文件 4 2013年9月28日 五版 C 人力资源部 2013年9月30日 层 次 颁发部门 实施日期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版次:五版 HEE/QSE.ZH.C.00.05.RL.003 页次:1/9

文 件 更 改 记 录 单

序号 章节号 更 改 内 容 根据中国核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分细则进行了全文修改

更改人/ 日 期 段建丽/2013.9.10 更改通 知单号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版次:五版 HEE/QSE.ZH.C.00.05.RL.003 页次:2/9

目 录

1 目的 ........................................................ 3 2 适用范围 .................................................... 3 3 编制依据 .................................................... 3 4 定义 ........................................................ 3 5 职责 ........................................................ 4 6 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 4 7 工作程序 .................................................... 4 8 日常管理 .................................................... 5 9 附录 ........................................................ 6 附录1 特种作业人员分类汇总表 ............................. 7 附录2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名册 ......................... 8 附录3 特种作业人员台帐 ................................... 9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版次:五版 HEE/QSE.ZH.C.00.05.RL.003 页次:3/9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促进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3 编制依据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 3.3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3.4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及评分细则》中国核建 4 定义

4.1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

4.2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4.3 特种作业范围: 4.3.1 电工作业; 4.3.2 锅炉司炉;

4.3.3 压力容器操作(钢衬里焊接及安装);

4.3.4 起重机械作业;(塔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驾驶工、施工外用电梯驾驶工、卷扬机驾驶工、司索、指挥工);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版次:五版 HEE/QSE.ZH.C.00.05.RL.003 页次:4/9

4.3.5 金属焊接(气割)作业; 4.3.6 爆破作业; 4.3.7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4.3.8 符合特种作业基本定义的其它作业。 5 职责

5.1 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编制、修订和解释,经部门主任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5.2 各用人单位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内部考核和日常管理。 5.3 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取证工作,对特种作业人员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

5.3 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持证情况、作业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6 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6.1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实际技能的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从事相应作业。其从事作业的范围和等级要与证件所规定的操作项目相符合。 6.2 年满18周岁以上且符合相关工作规定的年龄要求。

6.3 经医院体检合格且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6.4 初中及以上学历。

6.5 符合相应特种作业需要的其他条件。 7 工作程序

7.1 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培训

7.1.1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按国家规定的本工种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考核取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版次:五版 HEE/QSE.ZH.C.00.05.RL.003 页次:5/9

证。

7.1.2 取证培训由公司统一安排。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年年初统一下达计划,各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由于公司单位分散、施工点多,各单位也可按计划就近参加当地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取证培训。 7.1.3 各单位应按时做好培训人员的选送工作。

7.1.4 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关于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的有关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分为安全技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进行,对考试考核合格者发给《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 7.2 延期复审

7.2.1 资格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提前3个月办理延期复审手续。 7.2.2 延期复审由公司统一办理,各单位也可就近在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延期复审手续。

7.3 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应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复审名册》。 7.4 用人单位负责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 8 日常管理

8.1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严禁无证操作,任何人不得安排无证者从事特种作业,违反者按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论处。 8.2 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应加强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每年按不同的特种作业岗位统计,填制《特种作业人员分类汇总表》,逐级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

8.3 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需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账,逐级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部。

8.4 各单位要做好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复审、申报等工作及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版次:五版 HEE/QSE.ZH.C.00.05.RL.003 页次:6/9

日常的检查工作。

8.5 各级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的有关事项要记录在案,监督整改。

8.6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又重新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由用人单位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

8.7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复审所发生的费用,由各用人单位支付。 9 附录

附录1 特种作业人员分类汇总表 附录2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名册 附录3 特种作业人员台帐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版次:五版 HEE/QSE.ZH.C.00.05.RL.003 页次:7/9

附录1 特种作业人员分类汇总表

填报单位: 年 月 日

类人 数 别 持 证 情 况 未取证人数 合 电工作业单 位 计起重司索压力容器操作起重作业金属焊接气割持 证 率 (%) 备 厂内机动车爆破作业登高作业 (人)注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版次:五版 HEE/QSE.ZH.C.00.05.RL.003 页次:8/9

附录2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名册

填报单位: 年 月 日 序号 性 别 出生 年月 文化 程度 培训 时间 取证 时间 复 审 情 况 操作证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姓 名 工种 作业类别 操作项目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版次:五版 HEE/QSE.ZH.C.00.05.RL.003 页次:9/9

附录3 特种作业人员台帐

填报单位: 年 月 日 序号 性 别 出生 年月 文化 程度 取证 时间 姓 名 工种 作业类别 操作项目 操作证号 身份证号码 备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