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木模板安装通病及防治措施

来源:东饰资讯网
木模板安装通病及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构件成型一个十分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砼结构与构件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虽然模板材料已广泛“以钢代木”,采用钢材和其他材料,其构造也向定型化发展,但一些地区依然沿用着木模板。

本文就本地区在木模板实施过程普遍存在的一些通病提出几点应注意的事项和要求,以求共同探讨。

一、 模板的配制要求 1、木模板及支撑系统所用的木材,不得有脆性,严重扭曲和受潮后容易变形的木材(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2、木模厚度:侧模采取20~30mm厚,底模可采用40~50mm。 3、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钉子长度应为木板厚度的1.5~2倍。 4、装拆方便,能多次使用,编好号与注明规格,以免错用。 二、 木模板的设计要求

木模板结构设计的实用、安全、经济的原则,应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等情况进模板及支架的设计,确保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对木模板的设计,应按《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的规定选用材质等级不得低于Ⅲ等材,设计时应根据木模板构件受力种类按表2-1-1选用适当等级的木材。

木构件材质等级 表2-1 项 次 1 2 3 构件受种类 受拉或拉弯构件 受拉或拉弯构件 受压构件 材质等级 Ⅰ Ⅱ Ⅲ 三、 木模板及支架安装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模板及支架的安装:模板及支架的安装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的要求,模板接缝不应漏浆,构造要简单、装拆要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砼浇筑,养护等要求。但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情况来看,模板及支架安装存在的问题较多:

1、柱的构造及安装要求:柱模由四面侧板、柱箍、支撑组成。在安装时,先在基础面(或楼面)上弹柱轴线扩边线,同一桩列应先弹两端柱轴线、边线,然后拉能中间部分柱的轴线及边线。按照边线先把底部盘固定好,用线坠校正柱模垂直后,用支撑加以固定,柱模之间要用水平撑,剪刀撑等互相拉结固定。(1)在施工安装时其通病:①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平。②柱模未保护好,未修整好就使用。③柱箍不牢,板缝不严密。④较高的柱了未留临时浇灌孔。其影响柱断尺寸鼓出、漏浆或蜂窝麻面。柱身扭曲。(2)其预防措施:①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中弹出通线。②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保底部位置准确。③柱距不大时相互间应有剪刀撑和水平撑搭牢,柱距较大时,各柱四面应拉斜撑。④柱模外面每隔50—100厘米应加设的牢固柱箍。⑤较高的柱子,应在模板中部一侧留监时浇灌孔,以便浇灌混凝土,当混凝土灌到临时洞口时,即应封闭牢固。

2、梁模板的构造及安全要求:梁模板主要由侧板、底板、尖木、柱木、梁箍、支撑等组成。梁模板安装时,应在梁模下方地面上铺垫板,在柱模缺口处钉衬口档,然后把底板两头搁置在柱模衬口档上,再立靠柱模或墙边的顶撑,并按梁模长度等分顶撑间距,立中间部分的顶撑,顶撑底立打入楔。

(1)在安装时的通病:①木模没有支撑在坚硬的地面上,砼浇捣过程中,由于荷重增加,支撑随地面下沉变形。②梁底模板未按要求起拱。③固定梁侧模木带(尖条木)来钉牢。④未考虑梁模吸湿后长面膨胀的影响,未能留有空隙。其影响的现象有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炸模。梁身侧面有水平裂缝、掉角、表面粗糙、局部模板嵌入柱梁内,拆除困难。(2)其预防措施应是:①当梁的跨度在4m或4m以上时,应在梁模的跨中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3‰。②梁侧模必须有足够的拼条,横档与尖条、梁侧模的尖条木必须钉紧支柱上,如有楼板则上口横档应放在板模搁栅上。③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下料应为缩短,不致于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嵌入柱内。④当梁高70mm以上,单用斜撑及类条用圆钉钉住,不易撑牢,应在梁中部用铁丝穿过横档,对拉或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防止模板下口向外爆裂,及中部膨胀。

3、板的结构及安装要求

平板模板一般用厚20~25nun的木板拼成。平板模板安装时,先在次梁模板的两侧板外侧弹水平线,水平线的标高应为平板底标高减去平板模板厚度及搁栅高度,然后按水平线钉上托本,托本上口与水平线相齐。1、在施工安装时的通病:(1)板搁栅用料较小,造成挠度过大;(2)板下支撑底部不牢,砼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基础下沉,板模下浇;(3)板底模板不平,混凝土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4)将板模板吸水膨胀,梁模也略有外胀,造成边缘一块模板嵌牢在砼内。其影响造成现象有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2、其预防措施应是:(1)楼板模板的厚度要一致,搁栅用料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2)支撑材料应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支撑如撑在软土地上,必须将地面预先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在地面上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以便于拆除。(3)板模应按规定起拱。

4、墙模板的结构及安装

混凝土墙体的模板主要由侧板、立档、牵杠、斜撑等组成。

墙模板安装时,先在基础或地面上弹出墙的中线及边线,根据边线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钉牵杠,再用斜撑和平撑固定。也可不用临时支撑,直接将斜撑和平撑的一端先钉在牵杠上,用线锤校正侧板的垂直,即将另一端钉牢。用大块侧模时,上下竖向拼缝要互相错开,先立两端,后立中间部分。

待钢筋绑扎后,按同样方法安装另一侧模板及斜撑等。 1、在施工安装时的通病:(1)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邻两块墙拼接不严,没有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砼对模板的侧压力,以致砼浇捣时炸模;(2)模板间支撑方法不当;(3)砼浇筑分层过厚,振捣不密实,模板受侧压力过大,支撑变形;(4)角模与墙板拼接不严,水泥浆漏出,包裹模板下口。拆模时间太迟,模板与松散粘结力过大。其影响造成的现象有炸模,倾斜变形;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墙根跑浆、露筋,模板底部被砼及砂浆裹住,拆模困难;墙角模板拆不出。2、其预防的措施应是:(1)墙面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有几道混凝土墙时,除顶部设通长连接木广阔定位外,相互间均应用剪力撑撑牢。(3)墙身中间应用穿墙螺栓拉紧,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一般采用伞12——4)16毫米螺栓。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4)每层混凝土的浇灌厚度,应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通过以上种种现象及原因,模板及支架的安装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表3—1)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值(mm) 表3—1 项 目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的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桩、墙、梁 全高≤5m 全高>5m 允许偏差 5 ±5 ±10 +4 -5 6 8 2 5 层高垂直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四、模板与隔离剂

每次拆模后必须及时清理模板表面上的混凝土残渣和水泥浆涂刷隔离剂。隔离剂的作用是养护好模板和拆模的方便,但不管何种类别的隔离剂都严禁沾污钢筋和砼接搓处,这样可避免降低,同钢筋的握裹力,以防形成隔离剂隔层。

五、模板的拆模时间

模板的拆除一定要按规范规定去执行,但拆模的时间一定要以同条件下养护的试块得出的试验结果作为拆模的依据。个别的施工企业未按照规范执行。拆模的时间完全凭照自己的经验,结果相当部分的梁、板裂缝就是因拆模过早,施工过程中加荷过快、过重产生(出现微裂缝)造成的。

模板的拆模时间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表5—1)

现浇结构拆模所需混凝土强度 (表5—1)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m) ≤2 >2,≤8 >8 ≤8 >8 ≤2 >2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50 75 100 75 100 75 100 板 梁、拱、壳 悬臂构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