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辛苦》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应试者,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粒粒皆辛苦》(写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粒粒皆辛苦》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课设计了“小麦的来历”,“身边的农业”两个主题活动。本课围绕“农业”组织活动,由点及面,由小麦的种植过程到整个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制订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了解它们的种植过程;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从古诗入手,引导学生关注本课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小麦生长的过程及农民所付出的劳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农民、勤俭节约的情感态度;认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有重要价值。 三、说教学的重、难(nán)点
本课的重点是体会农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本课的难点是了解小麦的种植过程和有关现代农业的知识。 四、 说教法 学法
结合本课的内容,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集体讨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学习的学习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进行阐述。 五、说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学生们在语文课中已经学过关于农民辛苦劳作的诗词,通过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词《锄禾》,请同学背诵,引出今天的课题《粒粒皆辛苦》。随后,播放老农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感悟,农民种田的辛苦。由此对农民产生敬畏、尊敬之情。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2.合作学习
首先,来探讨小麦的来历。出示方便面让学生说出方便面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引出小麦是怎么来的,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调查的资料说一说小麦的种植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利用图片 多媒体课件展示农民种植小麦的过程(如 深耕、整平 选种 播种)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小麦的来之不易。让
1
学生知道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教师适时提问“那么我们什么除了小麦的种植以外还有哪些农业呢?”引导学生去探讨“身边的农业”。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教师通过播放古今农业的劳作方式对比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科技发展在农业生产中起到的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明理导行,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师导立足于学生的学的教学理念。
3.拓展延伸:由课文中出现的一句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合适。向学生讲述我国的二十四节气。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4、品德感悟。
一粒米,看上去没有什么了不起,但积少成多,粮仓的米都是一粒一粒堆积起来的。爱惜粮食,保护资源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每个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希望同学们牢记,行动起来 杜绝浪费。 5.、布置作业。
本课的作业是: 鼓励学生设计关于节约粮食的警示语、制作宣传画,在学校、社区宣传栏进行宣传。让学生把所学带到生活中去。 结束: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教学设计的理解,请各位评委多多指教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