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张建民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35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之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下面谈谈我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1.激发兴趣,学写日记 1.1由说到写,奠定基础。
说是写的基础,儿童口语发展优于书面语言。因此,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的时候,我着重抓好说的训练,为写话奠定基础。
在进行单音节教学时,我经常设计一些“说单音节—说词—说句”的练习,比如,学习了“爸”,学生组词“爸爸”,然后说一句话,有的说:“爸爸带我到公园去玩。”有的说:“我的爸爸工作很认真,每天都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带我出去玩。”通过训练,学生都能说一句完整的话,有的还能围绕这个词语说几句话,学完拼音后,我要求学生用拼音把一些简单的话写下来给爸爸妈妈看,得到家长的鼓励后,学生写作的兴趣就更浓了。 1.2指导阅读,积累材料。
《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我们要让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成为学生阅读、借鉴的对象。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积累材料上下工夫,背诵课文中的精辟词句,精彩段落。多读课外书籍,摘录其中自己所喜欢的美词佳句,将其充实到自己的语言材料库中,
1.3观察生活,丰富表象。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我都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轮流说说今天的见闻,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什么新鲜事,听别人讲了什么事,都可以说说。由于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出发,加上老师的鼓励,学生兴趣浓厚,都争先恐后地说,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多向思维。 2.在识字教学中组词造句,提高写话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习汉字时,为了把说写训练和识字教学结合起来,我引导学生进行组词造句的训练。如在学生掌握了“人、又、工、大、个”这几个字后,就可以指导他们通过组词造句扩大知识面。学生一口气组了许多词:大人、老人、工人、中国人、一个人……到这里,还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用“谁是什么人”的句式练习说话,学生说了很多:如“爸爸是工人”、“我们是中国人”……在学生能把句子说写完整后,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写得具体形象。这样既掌握了词语,又丰富了词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丰富写话形式
低年级的阅读课如何进行?说与写的训练怎样结合?观察与思维能力又怎样培养?这些活动若孤立进行,既费时间,又难以取得好效果。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从低年级语言训练整体出发,以阅读教材为中心,将阅读、观察、口述、写话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和写话。 4.注重平时语言积累,为写话奠定坚实的基础 4.1根据课文内容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能为写作做好铺垫,让学生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4.2注重仿写练习——写作训练的基础。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模仿是儿童的心理需求,是学习写话的必要手段。教材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教师如果充分发挥教材示范作用,引导孩子做“仿写”练习,那么定会发现每个学生其实都是诗人。如学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以后,我对孩子说:“同学们,大自然的美,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下面张老师带你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把你发现的美,模仿课文也来编一首小诗,看看谁能成为小诗人。”阅读过后,孩子们举起了小手,一首首美丽的小诗从孩子们天真的小脑袋里跑了出来:黄叶飘飘,它跳着舞蹈说:“我是秋天。”花儿红红,他笑着说:“我是春天。”果红红,他高兴地说:“我是秋天。”雪花飘飘,它快乐地说:“我是冬天。”……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把平日观察、生活体验和语言表达融为一体。相信学生中绝不缺少小诗人。学生学写作就像是孩子学走路,让学生仿作就是扶学生走路,在扶着走的时候,老师要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前进,慢慢地,孩子就能学会自己走路。
5.指导观察,进行写话训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现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是靠形象认识世界的,儿童在感受形象时,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就会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即词和形象联系起来。与此同时,语言和思维也随之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展。而图画是儿童容易直接感觉的形象之一,利用图画,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所以“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的重要形式。
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们虽然能看懂图画的大意,但写出来的话要么语无伦次,表达不清;要么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气。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有一次,我拿了一幅画让学生看,并让他们说一段完整的话。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一位同学讲:“这幅画上画了一瓶花。”另一个同学讲:“这幅画上画了一瓶五颜六色的花。”我取用了第一句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把这句话扩展成一句有条理的话。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观察:a.这幅画上画着一瓶什么样的花?b.花瓶的颜色什么样,样子像什么,上面有什么图案?c.花朵的颜色怎样?d.你看了这幅画后有哪些感觉?把以上问题的答案连在一起,写成一段话。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这幅画上画着一瓶美丽的花,雪白的花瓶像个葫芦,瓶表面上有一幅山水画,花瓶里插着一束鲜艳的花,有红色的玫瑰,有黄色的菊花,还有紫色的牵牛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为了避免学生写出的句子出现雷同现象,我又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写自己家种的花,孩子们有观察,有方法,写起话来更轻松,更有兴趣,更感受了成功的喜悦。
这样,通过观察方法的指导,由课内到课外,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乐趣。孩子们有话可说,说自己的话,对语言和思维发展大有裨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