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英语教师 2013年9月 综述 国内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 实证研究综述(2006 ̄2012 王国艮 【摘要】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影响教师素质的重要因素,其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文章首先列举了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以及测量手段,然后 分别从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外 部环境的关系,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师自身主观因素的关系,教师教学 效能感与教师自身客观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对教师自身效能感历时性 的、发展性的研究等五个方面对2006年至2012年间国内对英语教师 效能感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最后,在总结国内实证研究 的成果并对比国外同类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将来的教师效能感的研 究提出了建议。 【主题词】教学效能感;英语教师;研究综述 doi:10.3969/j.issn.10O9—8852.2013.09.011 引言 作为教师信念的核心,教师教学效能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指的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工 感(国内也称为教师自我效能感)是近年来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外学者 对此已经作了大量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将 专门针对2006年至2012年间国内英语教 师教学效能感实证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总 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二、教师效能感的内涵及测量 自从Bandura(1997)将“自我效能感” (sense of self—eficacy)引入社会认知理论 f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它为理论基础,将 其运用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并给出 了不同定义。Gibson和Dembo(1984)认为, 作时,对于本身教学能力的信念以及自己 的教学是否能够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念; Woolfolk和Hoy(1990) ̄认为,教师教学效 能感为教师对学校的教育力量、学生学习 成败的责任、学习的功用、一般的教育哲学 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程度等各方面的信 念。Bandura(1997)将教师教学效能感界定 为,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对个人的教学专业 能力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抗衡外在环境对学 生产生负面影响的能力的信念和判断。由 此可见,教师教学效能感是一个牵涉到学 生、教师、学校组织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 素的概念。 为了测试教师教学效能感,国外学者 1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启动基金项目“大学英语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和一般教 学自我效能的研究”的部分成果(编号:2010QDJ04)。 60 L旦 _一 I英语教师 国内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实证研究综述(2006—2012) 设计出不少的量表。其中,Gibson和Dembo (1984)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测出教师教学效 能感存在个体教学效能感(personal teaching efifcacy, E)和一般教学效能感(general teaching efficacy.GTE)两个独立的因 素一一前者揭示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 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 法与判断:后者揭示了教师对自己教学效 果的认识和评价。Bandura(1997)编制的教 师教学效能量表可用来测试教师效能感的 七个维度。分别为影响制定决策的效能、影 响学校资源的效能、教育效能、纪律效能、 家长支持的效能、社团支持效能和创造学 校积极氛围的效能。Tschannen-Moran和 Woolf0lk-Hoy(2001)编制的俄亥俄州教师 效能量表(OSTES)用来测查教师的教学策 略效能感(instructional strategies)、课堂管 理效能感(classroom management)和学生投 入效能感(student engagement)三个维度。 迄今为止.国内外绝大部分的教师教学效 能感的实证研究都是以上述几个量表为基 础工具展开的。 三、2006-2012年国内英语教师效能 感研究回顾 国内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发端于 黄巍(1992)。相比较而言,国内专门对于英 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实 证研究真正开始于2006年(吕枫2006;朱 华华2006),但近几年的研究渐人佳境。下 面就对该领域研究发现作一回顾总结。 (一)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对课堂教学 行为的影响 刘雅雯(2010)以浙江四所大学的100 名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大学英 语课堂中高低效能感教师课堂提问的特 征。研究发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越高,他 们课堂提问数量就越多,学生就有更多的 机会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课堂 提问的类型方面。高教学效能感教师更倾 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以 解决问题,而效能感低的教师则较多地提 出简单问题;在课堂师生对话交互调整方 式上,高效能感教师更努力地与学生进行 意义协商:低效能感教师采用的提问反馈 方式相对较少,在学生不能给出正确答案 时,低效能感教师往往直接给出答案,而很 少对学生进行引导。 蒋宇红(2011)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地 区不同类型的八所高等学校的158名英语 教师教学效能感水平及其对教师课堂教学 行为的影响的实证分析发现。教学效能感 水平和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之间关系密切, 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帮助/或友好行为和理 解行为维度与一般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的 正相关:不满和惩戒行为维度与一般教学 效能感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相关分析 还表明,效能感水平高的英语教师更易于 采取民主的态度和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自主 和独立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这两个研究发现和国外研究结果基本 一致(Gibson&Dembo 1984:Henson 2001: Milner&Woolf0lk—Hoy 2003;Woolfolk&Hoy 1990)。表明教学效能感水平高的教师在课 堂上营造更加民主的氛围,给学生更多独 立思考的机会,这些行为会激励学生更加 主动地投入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 更大的成就感。 (二)教学环境对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 的影响 狭义的教学环境指教与学进行于其中 的物理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时空环境和自 然环境;广义的教学环境,则除了物理环境 之外,还包括学生群体(主要是班级集体)、 师生关系.以及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与控 制等心理因素。到目前为止,国内就教学环 境对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进行了不 少的实证研究。 吕枫(2006)对来自杭州市市区、郊区、 县级市和乡镇各类型学校的326名小学英 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 果显示.学校所在地区因素对教师的教学 61 第9期 英语教师 2013年9月 效能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县城小学英语教 师的教学效能感明显低于农村和城市小学 的教师;地区和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对一 般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 响;学校环境中的校长影响、学校制度、学 校的教风和学风、人际关系和物质环境这 五个因素与小学英语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 等三个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朱华华(2006)的研究表明,中学英语 教师的职业态度与教师的总体教学效能 感,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各个纬度(见上 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的职业 态度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很好的预测作 用。林晓(2008)对浙江省8所高校200名 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朱华华(2006)使用自我发展出的“中 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通过对浙江 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中114名曾任教 中学英语教师及当地中学的在职英语教师 的问卷调查,发现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 明显地受到学校类别的影响,职业中学教 师的课堂技巧与策略运用和教学效果效能 感显著低于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的教师 刘晓萍(2007)和彭红兵(2008)分别对 来自河南平顶山市和江西某县的农村和城 市的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进行了 问卷调查。他们的研究也发现,学校所在地 区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明显.农村和 城市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差异悬 殊,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效能感明显偏低。 蒋宇红(2011)的研究再次表明.领导组 织行为和理解行为维度与个人教学效能感水 平有显著的负相关,所在学校类型是影响教学 效能感水平和课堂互动水平的因素之一。 综合来看,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支持国外 的研究成果(Ross&Gray 2006:Tschannen. Moran&Hoy 2007;Rubie.Davies et a1.2012). 进一步证实了学校所在地区、学校类型、学 校制度、学校的教风和学风、教师之间的人 际关系等因素会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 影响。 (三)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自身 主观因素之关系 为了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和个人主观 因素的关系,国内研究者们围绕英语教师 的态度(林晓2008;施惠平、高亚利2010: 朱华华2006)、自我概念(陈晓明、张新媛 2012)和心理健康(陈晓明、王嫣娜2012) 62 TEACHERS............—— 大学外语教师进行的研究也验证了教师教 学效能感与教师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态度 的密切关系,即教学效能越高的教师越赞 同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并对教改更有信心。 施惠平和高亚利(2010)对江南大学的 45名大学外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他们 对大学外语机辅语言教学的态度之间的关 系做了研究,发现在机辅语言教学环境下, 教师效能感与教师态度呈正相关:高效能感 的教师对机辅语言教学持积极态度.而低效 能感的教师则对这一新技术持消极态度 陈晓明和张新媛(2012)及陈晓明和王 嫣娜(2012)对湖南地方普通高校的1 13名 外语教师的研究发现,教学效能感的两个 维度(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与自我概念的九个因素密切相关,当教师 自我概念水平越高,个人教学效能感越强: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两个维度与教师的心理 健康水平有较大相关性,有较高心理健康 水平的教师其教学效能感也比较高。 这些研究成果和国外的发现也是一致 的(Gibson&Dembo 1984:Ghaith&Yaghi 1997;Weisel&Dror 2006),即国内英语教 师的教学效能感水平和他们自身的职业态 度、自我概念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 正相关。换句话说,教师教学效能感越高。他 们的自我概念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对于自己的教学及教改工作越有可能持有 一种积极的态度,更有利于英语教学改革 的开展和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自身 客观因素之关系 到目前为止,关于英语教师自身客观 因素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国内研究 英语教师 国内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实证研究综述(2006—2012】 者主要对教师的教龄、性别、学历、职称这 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性考察和研究 1.教龄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王诗媾(2009)、施春艳(2009)、王珍平 和黄秋文(2009)、蒋宇红(2011)、滕婷婷和 吴本虎(2011)的研究都发现,教龄与教师 的教学效能感关系密切。王诗媾(2009)研 究发现,教龄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总体水平 有显著影响(p=O.014),其总体趋势是。随 着教龄的增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呈现升 高一降低一升高一降低的波动,16 20年 教龄是个人教学效能感的高峰时期。王珍 平和黄秋文(2009)发现随着教师教龄的增 长,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逐渐下降,而个 人教学效能感却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滕婷 婷、吴本虎(2011)发现,教学效能感总分并 没有受到教龄的显著影响,但在课堂管理 和教材处理这两个方面受教龄影响显著, 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在这两个维度上 表现出优越性。 2.性别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在此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施春 艳(2009)的研究发现不同性别教师的教学 效能感随教龄的变化是不同的.女教师的 教学效能感随教龄增加呈现降低一上升一 降低的趋势,男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随教龄 增加呈现降低一上升的趋势。蒋宇红 (2011)的研究也发现,教师的性别是影响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水平的一个因素。但是, 王珍平和黄秋文(2009)、滕婷婷和吴本虎 (2011)以及王诗媾(2009)的研究都发现英 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性别的关系不大。 3.学历和职称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反差也较大。施春 艳(2009)发现学历与职称对教学效能感有 显著性影响。蒋宇红(2011)的研究也发现, 教师的学历层次是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水平的因素之一。滕婷婷和吴本虎(2011) 发现.职称对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总分及其课堂管理、教材处理和教学效果 自评这三个维度的影响都比较显著。但是, 王珍平和黄秋文(2009)及王诗媾(2009)研 究发现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并不受学历 和职称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结论 出入很大,很多结论甚至自相矛盾。这正反 映出了教学效能感这一体现教师信念的主 观性极强的心理属性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 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一特性.也正是教师教 学效能感研究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 (五)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历时性的、 发展性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对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 学效能感有直接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因此 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难能可贵的是, 国内研究者在这方面开始了初步的尝试。 高四霞(2011)的集群案例研究collec. tive case study)发现,作为教师发展形式的 教师实践集体对于教师关于大学英语教改 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产生 了积极的变化:由不同经历的教师构成的 教师实践集体确实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问 题,并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发展。研究结果显 示,大学英语教师参加以改变教师效能信 念为目的、对积极的信念转变给予支持的 教师实践集体,可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 革的实施。因此,本研究对高校英语的专业 发展有实践指导意义。 朱兰珍(2012)以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 院和义乌工商学院两所高职院校60名英 语教师作为研究样本,做了教师的专业发 展行动和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的历时 研究。结果也发现.恰当的教师专业发展行 动能增进教师效能感,且对教师效能感有 持久影响力。因此,朱兰珍(2012)建议,开 设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使其在有效增 强教师效能感的同时,在专业思想、专业知 识、专业能力等方面获得提升,从而获得更 大的成功 四、结语 总结以上研究发现.英语教师教学效 第9期 英语教师 2013年9月 能感会影响教师对于教改的态度、课堂教 学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研究 同时反映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仅受到 各种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与教师自 身的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和职业态度等因 素密切相关。研究也证实可通过不同的干 预措施使其向更加积极有利的方面发展。 这些研究发现对于如何提高国内英语教师 的素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具 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但是,对国内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 研究仍有许多不足。总的说来,未来此领域 的研究需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鉴于教师教学效能具有随具体的 学科和教学情景而变化的特点(Tschannen. Moran et al 1998),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英 语教学教师效能感量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使用的量表基本上直接借用国外 量表。因此,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对应 不同的教学情境的教师效能感量表.也是 该课题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二)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师教学效能感 的关系的复杂性,需要加大对影响教师教 学效能感的教学环境的研究力度。目前的 研究多集中在教师自身的因素与教师教学 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而对于来自学校和 社会客观环境因素(如教师进修制度、学校 领导风格等)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的研究 还相当欠缺。 (三)在国内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 师自身客观因素之关系的研究方面,研究 结论出入很大,很多结论甚至自相矛盾,这 无疑是有待攻克的一个难题。 (四)和国外的教师效能感研究对比。 国内对于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与发 展的历时性的行动研究.即如何通过不同的 有效干预措施来培养和提升教师效能感的 研究明显偏少,特别是对岗前教师和新进教 师的效能感的培养和提高的探讨十分匮乏。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对于国内英语教 师教学效能感的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 64 L 些 坠 坚s_一 的成绩,同时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英语 教师教学效能量表、探讨来自学校和社会 客观环境因素对教师效能的影响以及如何 对教师效能感进行有效干预等方面,未来 的研究者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信息:442000,湖北十堰,湖北医药学 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richardwgl@1 26.tom 收稿日期:2013.05—13 引用文献 陈晓明,张新媛.2012.地方普通高校英语 教师教学效能感与自我概念研究[J].湖 南科技学院学报,33(4):147—149. 陈晓明,王嫣娜.2012.地方高校英语教师 教学效能感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J].时代教育(11):30.31. 高四霞.201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环境下教师 效能感研究[J].外国语文,27(5):128.133. 黄巍.1992.教师的教育有效感述论[J].西 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54—58. 蒋宇红.2011.课堂互动情景中的教学效能 感水平探究——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 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民族教 育研究,22(3):86—90. 林晓.2008.大学公共英语教师教学效能 感: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江南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28(4):32—36。 刘晓萍.2007.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个人教学 效能感调查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8):l1—15. 刘雅雯.2010.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与课堂提问行为关系研究『J].宁波教育 学院学报,10(2):62.76. 吕枫.2006.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 其影响因素[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 篇(4):7.12. 彭红兵.2008.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工作教学 效能感调查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6): 100.102. 英语教师 国内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实证研究综述(2006~2012) 施春艳.2009.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学效能 感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3(9):l4.16. 施惠平,高亚利.2010.大学英语机辅语言 教学中教师效能感与教师态度的研究 [J].长春大学学报,20(8):88-92. 滕婷婷,吴本虎.2011.高职英语教师教学 效能感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4): 66.68. 王诗蜡.2009.高校外语教师个人教学效能 感及其教龄特点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8):181—183. 王珍平,黄秋文.2009.经济欠发达地区高 校大学英语教师效能感现状之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6):97.98. 朱华华.2006.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 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报:基础英语教育,8(4):23—28. 朱兰珍.2012.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效能感 研究——以金华地区高职英语教师为例 [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1(3): 109.1 l2. Bandura,A.1977.Self-efif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Psychological Renew,84(2):191—215. Bandura,A.1997.Self-efif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man. Ghaith,G.&Yaghi,H.1997.Relationships among experience,teacher efifcacy,nad attitudes to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 structional innovat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3(4):451—58. Gibson,S.&Dembo,M.1984.Teacher efif— cacy:a construct valid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6:569.582. Henson,R.200 1.A reliability generalization sutdy of the teacher efifcacy scale and re— lated instruments[J].Educational nad Psy. chologicalMeasurement.61(3):404—420. Milner.H.&Woolfolk—Hoy.A.2003.A case study of an Afiican American teacher’S self-efifcacy,stereotypethreat,nad persis- tence lJ 1.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 tion,19:263.276. Ross.J.&Gray.P.2006.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 commitment to or— ganizational values: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collective teacher efifcacy『J].School Efr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an Intem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Policy and Practice,17(2):l79.199. Rubie.Davies。C.&Flint。A.&McDonald. L.20 1 2.Teacher beliefs,teacher charac. teristics,and school contextual factors: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J].British Journal ofEducational Psychology,82(2): 270.288. Tschannen.Moran.M.&WOOlfolk—Hoy,A. &HOy,W.1998.Teacher e伍cacy:its meaning nad measure[J].Review ofEdu. cational Research,68(2):202.248. Tschannen—Moran.M.&Woolf0lk—Hoy。A. 2001.Teacher efifcacy:capturing an elu— sive construct[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eation。17(7):783.805. Tschannen—Moran.M.&Hoy。A.2007.The differential natecedents of self-efficacy be— liefs of novice and experienced teachers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Studies,23(6):944.956. Ⅵ isel,A.&Dror。D.2006.School climate, sense of e伍cacy and Israeli teachers’atti— utdes toward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J].Education,Citizenship and Socia1 iustice,1(2):157—174. WoOlfolk.A.&Hoy.W.1 990.Prospective teachers’sense of e伍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l[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82(1):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