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铁路隧道施工方法,工艺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一、开挖方法:

隧道施工工法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大小、埋深、工法转换的难易、机械设备配置及环境制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施工工法主要有:全断面法、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中隔壁(CD)法、交叉中隔壁(CRD)法及双侧壁导坑法。 1、全断面法: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形。

全断面法开挖施工工艺框图(Ⅱ、Ⅲ级围岩)施工准备(含超前地质预报)爆破设计测量放线钻眼(深度不同)信息反馈装药(药量不同)爆破初喷后装碴运输断面检查、爆破效果分析良好进入下一道工序试验验证药量计算

第 1 页 共 48 页

第 2 页 共 48 页

2、台阶法:分上下台阶开挖。

台阶法开挖施工工艺框图(Ⅳ级围岩)施工准备(含超前地质预报)爆破设计上下台阶测量放线测量放线上台阶钻眼信息反馈装药爆破初喷后出碴上断面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否上断面支护否良好下一循环

试验验证下台阶钻眼下断面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良好下断面支护第 3 页 共 48 页

第 4 页 共 48 页

3、三台阶临时仰拱法:

ⅤⅤ喷8Ⅴ厚砼 隧道中线开挖界线Ⅴφ50锁脚钢管=3  壁厚3.5 喷8厚砼 开挖界线φ50锁脚钢管=3  壁厚3.5 ⅣⅣ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序断面图示  意

第 5 页 共 48 页

三台阶临时仰拱开挖施工工艺框图(Ⅳ级围岩)施工准备(含超前地质预报)爆破设计上中下台阶测量放线测量放线上台阶钻眼信息反馈中台阶钻眼装药爆破初喷后出碴试验验证下台阶钻眼上断面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否上中下断面支护否中断面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良好下断面检查和爆破效果评价临时仰拱施作良好下一循环

第 6 页 共 48 页

第 7 页 共 48 页

4、中隔壁(CD)法:

ⅤⅤ临时钢架喷10Ⅴ厚砼 隧道中线开挖界线Ⅴ 喷10厚砼 开挖界线 ⅣⅣ中隔壁()法施工工序横断面示 意

第 8 页 共 48 页

CD法开挖施工工艺框图(Ⅳ级围岩)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超前小导管施作左右错开10~15m左侧上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及架立中隔墙左侧下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及架立中隔墙左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右侧上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右侧下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右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下一循环

第 9 页 共 48 页

第 10 页 共 48 页

5、交叉中隔壁(CRD)法:

ⅤⅤ临时横撑临时钢架开挖界线隧Ⅴ喷15Ⅴ厚砼 道临时横撑中线φ50锁脚钢管=3  壁厚3.5 喷15厚砼 开挖界线φ50锁脚钢管=3  壁厚3.5 ⅣⅣ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序横断面示 意

CRD开挖法施工工艺框图(Ⅴ级围岩)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超前小导管施作左右错开10~15m左侧上半部开挖右侧上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及架立中隔墙,设临时横撑钢架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设临时横撑钢架左侧下半部开挖右侧下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及架立中隔墙,设临时横撑钢架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设临时横撑钢架左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右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下一循环第 11 页 共 48 页

第 12 页 共 48 页

6、双侧壁导坑法:

ⅩⅩⅩⅨⅨⅨ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横断面

第 13 页 共 48 页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工艺框图(Ⅴ级围岩)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超前支护施作左右错开9~15m,中部滞后侧导9~15m左侧中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侧导临时型钢支撑左侧下部开挖至充填顶面位置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侧导临时型钢支撑左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仰拱临时型钢支撑中上部开挖拱部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下部开挖至仰拱充填顶面位置右侧中上部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临时侧壁型钢支撑右侧下部开挖至充填顶面位置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临时侧壁型钢支撑右侧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仰拱临时型钢支撑临时横向型钢支撑中部仰拱开挖HW175型钢+喷锚网初支、架立仰拱临时型钢支撑下一循环

第 14 页 共 48 页

第 15 页 共 48 页

衬砌类型施工方法全断面法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分部中隔壁(CD)法开挖法交叉中隔壁(CRD)法双侧壁导坑法Ⅱ级Ⅲ级Ⅳ级Ⅳ级Ⅳ级Ⅴ级(深埋)(浅埋)(偏压)(深埋)●○○●○●○●○●○●注:表中“●”为推荐使用,“○”为可使用,在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为充分发挥围岩自承作用,容许围岩和初期支护有一定的变形,而将设计开挖断面作适当扩大的预留量,一般规定若下:Ⅱ级围岩3~5cm,Ⅲ级围岩5~8cm,Ⅳ级围岩8~10cm,Ⅴ级围岩10~15cm。 二、支护:

支护包括超前支护、临时支护和初期支护。

1、超前支护包括:超前锚杆支护、超前小导管支护、超前长管棚支护及超前预注浆加固围岩支护。

类型主要作用技术要求沿隧道拱部外缘设φ89~φ108,长度不小于10m的热轧无缝钢管,管内注浆或管内增设钢筋笼,管外端支于钢架上。使用条件Ⅴ级围岩及其以下围岩地段,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或浅埋地段及地面有重要建筑物等。管棚与钢架组合成预支护系统,以支撑和加固自稳超前能力极低的围岩,对防止长管棚软弱围岩的下沉、松弛和坍塌等有显著效果。超前小导管可加固洞壁一定范围的围岩,也可与钢架组成小管棚系统支托围岩。沿隧道拱部外缘设φ42,长4.5m热轧无缝钢花管,管内注浆。管外端可支于Ⅳ、Ⅴ级围岩地段钢架上。沿隧道拱部外缘设超前锚杆通过φ108~φ91钻孔注浆,孔口设置孔口管,注浆加固开挖轮廓线外一定范围内岩体,并利用岩体作止浆岩盘,必要时掌子面设置混凝土止浆墙。拱部超前锚杆用于支托拱超前锚杆上部临空的围岩。Ⅳ、Ⅴ级围岩地段通过预注浆固结岩体,提超前高围岩承载力,并起到堵预注浆水效果。地下水发育的断层破碎带或可能出现突水涌泥地段

第 16 页 共 48 页

大管棚施工工艺框图

注浆设备就位调试 否 合格 下一孔施工 注 浆 效果检查 注浆配置 注浆参数试验 管棚机钻孔 安设大管棚 管棚机就位 注浆设计 测量定位 套拱施工 安设止浆塞

第 17 页 共 48 页

20#15#10#500500钢管φ108mm,厚6mm中至中80cm25#30#钢管φ108mm,厚6mm中至中80cm35#5#1#隧道中线R141#C20砼导向墙开挖轮廓线120°R1内轨顶面0.020.02洞口段超前长管棚横断面布置图

第 18 页 共 48 页

φ108预留止浆段11015151510~16注浆孔10钢 管15153415151510~16注浆孔钢管展示图注:本图尺寸除钢筋直径,壁厚以毫米 计及注明者外,其余均以厘米计。固定环φ42钢管,壁厚3.5mm4φ22主筋4φ22主筋200210501000505050钢管φ108mm,厚6mm钢筋笼示意图固定环151530外车丝扣φ114mm壁厚6mm连接钢管   φ108外车丝扣分节钢管外车丝扣分节钢管φ114钢筋笼断面示意图钢管连接接头示意图

洞口段超前长管棚设计图Ⅰ340660钢架中心线I18工字钢导向管(长管棚)环向间距400mm管棚布设中心线ⅠC20砼导向墙ⅡⅢⅡⅢ螺母10垫钢板00隧道中线R10500250251616螺栓连接钢板40°40°40°R1导向墙工字钢架正面布置图接头示意图

第 19 页 共 48 页

1000.5430R4.3导向墙R888948818010002501801406.555导向管φ140长管棚φ108I18工字钢φ29焊缝φ29斜度1:625050025094φ29φ29Ⅱ-Ⅱ剖面Ⅰ-Ⅰ剖面555516027055说明:1、本图尺寸均以毫米计。 2、各单元由Ⅰ18型钢、连接钢板焊接成型,单元间由螺栓连接, 钢架宜现场预制,钢架拱脚垫钢板,接头处焊缝应严格按照 钢结构的有关要求进行,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3、钢架各半径尺寸按中心线计算。 4、Ⅰ18钢架计算按V级加强加宽40cm,半径7760mm,单元长度 5.39m,单元重量129.9kg,每榀重444.07kg。Ⅲ-Ⅲ剖面3018024013021.87530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注 浆 配 置

注浆设备就位调整 否 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导 管 注 浆 效果检查 是 注浆参数试验 注浆设计 测量导管孔位 钻 孔 钻孔检查 是 安 设 导 管 导管预制加工 否

第 20 页 共 48 页

Ⅰ超前小导管初期支护防水层Ⅰ二次衬砌隧道中线超前小导管布置图 示 意

不小于1钢花管φ42,壁厚3.5,钢管长4.55°~7°钢架喷射混凝土模筑混凝土Ⅰ-Ⅰ剖面 φ10预留止浆段151515注浆孔φ6加劲箍1003020450钢管构造图 示 意

第 21 页 共 48 页

超前长管棚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1(重量比),注浆压力为0.5~2.0MPa。超前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5~1.0(重量比),注浆压力为0.5~1.0MPa。

2、隧道的临时支护是利用喷射混凝土或型钢拱架用于临时性支护,主要用于分部开挖施工中。 3、隧道的初期支护:

衬砌形式拱墙厚度(cm)二次衬砌底板/仰拱厚度(cm)C25喷射混凝土Ⅱ35(砼)30(钢筋砼)Ⅲ40(砼)ⅣⅣ加Ⅳ偏Ⅴ50(钢筋砼)Ⅴ加Ⅴ偏55(钢筋砼)65(钢筋砼)45(钢筋砼)50(砼)55(钢筋砼)60(钢筋砼)设置部位及设置 厚拱墙:25拱墙:25拱墙:25拱墙:28拱墙:28拱墙:28拱墙:8拱墙:15仰拱:10仰拱:25仰拱:25仰拱:28仰拱:28仰拱:28度(cm)钢筋规格(HPB235)///局部2.5φ8拱部及局部拱墙25*25拱墙3φ8拱墙20*20拱墙3.5φ8拱墙20*20拱墙3.5φ8拱墙20*20拱墙3.5φ8拱墙20*20拱墙4φ8拱墙20*20拱墙4φ8拱墙20*20拱墙4钢筋网设置部位网格间距(cm)初期支护设置部位锚杆长度(m)间距 (环1.5*1.21.2*1.01.0*1.01.0*1.01.0*1.01.0*0.81.0*0.81.0*0.8向m*纵向m)规格钢架设置部位纵向间距(m)//160格栅I18型钢拱墙仰拱1I18型钢拱墙仰拱0.8180格栅拱墙仰拱0.8I20a型钢拱墙仰拱0.6~0.8I20a型钢拱墙仰拱0.5////拱墙1注:1)、Ⅱ级围岩底板下部设双层钢筋网(钢筋纵向采用φ10,横向采用间距20cm*20cm)

2)、初期支护拱墙喷射混凝土中掺改性聚脂纤维,掺量为1.2Kg/m3.

14,

(1)、初期支护钢架:

①、按设计图放大样,放样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的加工余量,将主钢筋、型钢冷弯成形,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

第 22 页 共 48 页

②、格栅钢架按设计图配置加强筋与主筋焊接。焊接时,沿钢架两边对称焊接,防止变形。

③、钢架应架设在稳固的基础上,若基础软弱,应在拱脚位置设置混凝土预制块。

④、安装拱架前,应先对架立面初喷4cm的混凝土,并打设定位筋以保证拱架安装位置准确。

⑤、拱架平面应垂直于隧道中线。

⑥、为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将钢架与定位系筋焊接在一起,各种钢架应设纵向连接钢筋以增强钢架整体作用。纵向连接筋按环向间距1.0m设置,八字形内侧设置。

⑦、采用分部开挖时,在不同分部间钢架接头处设置锁脚锚管或锚杆,锚管采用φ50热轧无缝钢管,锚杆采用3m。

⑧、钢架架立后应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并将钢架全部覆盖,使钢架与混凝土共同受力,喷射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5~6cm,现从拱脚或墙脚向上喷射以防止上部喷射料虚掩拱脚(墙脚)而不密实,强度不够,造成拱脚(墙脚)失稳。

第 23 页 共 48 页

22砂浆锚杆,长度

钢架架立施工工艺框图

结 束 锚杆锁定、系统锚杆施作 测量定位 前期准备,钢拱架、钢筋加工 断面检查 不合格 欠挖处理 钢支撑拼装 架立就位 净空检查 锚杆钻机、砂浆泵等设备就位 设置纵向连接钢筋、安设钢筋网 喷混凝土固定

(2)、系统锚杆:

拱部系统锚杆采用带排气装置的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

22

砂浆锚杆,锚杆用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20,所有锚杆应加设垫板,并保证注浆饱满。垫板尺寸不小于为150mm*150mm*6mm。锚杆施

第 24 页 共 48 页

工应在初喷混凝土后进行,以保证锚杆垫板有较平整的基面。钻孔应与围岩壁面或其所在部位岩层的主要结构面垂直。

系统锚杆:拱部带排气装置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φ22砂浆锚杆=4.0,间距(环1.0纵0.8),梅花型布置隧道中线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不合格

验 收 合格 进行下道工序 第 25 页 共 48 页

测量定锚杆孔位 钻 孔 清 孔 否 验 孔 注浆准备 填塞砂浆或锚杆药 加工锚杆杆体 插入锚杆杆体 固定锚杆 孔口处理 补孔

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第 26 页 共 48 页

施工准备 锚杆孔位布置 锚杆钻孔 安装注浆管和排气管 浆液配制 注 浆 注浆质量综合检查 合格 戴杆头封堵帽 进入下道工序 不 合 格

(3)、钢筋网:

钢筋网应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再铺挂,底层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4cm。钢筋网搭接长度为1~2格网格,采用焊接。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

(4)、喷射混凝土:

①、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

第 27 页 共 48 页

湿喷混凝土工艺流程图

不合格 补喷混凝土 加速凝剂 混凝土搅拌站 前期准备 施喷面的清理 计量配料 拌 合 装运喷料 混凝土喷射机 现场施喷 综合检查 合格 结束 砂、石、水泥、水、 外加剂(改性聚酯纤维)

②、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

③、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上而下,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喷嘴宜与喷射面垂直,其间距宜为1.5~

第 28 页 共 48 页

2.0m。

④、回弹料严禁使用。

⑤、喷射混凝土的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2/3。

⑥、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进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 三、隧道防排水:

隧道的防排水设计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工艺框图

安装环纵向透水盲管和盲沟

第 29 页 共 48 页

检查净空及初期支护表面情况 割除外露超长的钢筋、锚杆,整平凹凸不平的表面 不合格 隐蔽检查 合格 原材料检验和试验 衬砌台车定位 铺设防水板 安装施工缝止水带 不合格 隐蔽检查 合格 进入下一道工序

1、一般地段拱墙设EVA塑料防水板加土工布。

隧道左线隧道中线初期支护Φ50塑料排水盲沟塑料防水板加土工布二次模筑衬砌隧道右线橡胶止水条(纵向施工缝)内轨顶面Φ80塑料排水盲沟排水盲沟出口(束) 间距8Ⅲ、Ⅳ、Ⅴ级围岩防水层布置示意图

2、施工缝的处理:拱墙环向施工缝处设置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地下水发育地段采用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纵向施工缝处设置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每侧一条。

第 30 页 共 48 页

隧道左线隧道中线隧道右线初期支护Φ50塑料排水盲沟塑料防水板加土工布二次模筑衬砌环向缝橡胶止水条二次模筑衬砌橡胶止水条(环、纵向施工缝)内轨顶面Φ100引水管 间距30Φ80塑料排水盲沟排水盲沟出口(束) 间距8防排水系统断面布置示意图 (施工缝地段)

环向施工缝和变形缝 示意隧道侧沟内轨顶面仰拱防水示意图环向施工缝防水 示意纵向施工缝防水 示意

3、变形缝的处理:变形缝处设置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

拱墙变形缝处衬砌外缘与防水板结合部位以聚硫密封胶封堵,衬砌内缘3cm范围内以聚硫密封胶封堵,以外2cm范围内设置U型镀锌钢板接水盒,其余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为减少仰拱变形缝两侧沉降,仰拱部位二次衬砌内设φ50双层抗剪钢筋,钢筋环向间距50cm,

第 31 页 共 48 页

仰拱变形缝空隙采用细缝料填塞密实。

隧道左线隧道中线隧道右线初期支护Φ50塑料排水盲沟塑料防水板加土工布二次模筑衬砌环向缝橡胶止水条镀锌钢板接水盒环向聚硫密封胶二次模筑衬砌内轨顶面Φ100引水管 间距30Φ80塑料排水盲沟排水盲沟出口(束) 间距8防排水系统断面布置示意图 (变形缝地段)

4、排水系统设计:

(1)、隧道内排水采用侧沟和中心管沟的方式。侧沟主要用于汇集地下水,并将地下水引入中心管沟,同时起到沉淀和兼顾部分排水的作用。中心管沟主要用于排水,同时汇集道床底部积水,疏干地板下积水。

(2)、隧道中部纵向不大于30m设置一处检查井,隧道道床内的积水通过隧道中部仰拱填充顶或底板顶通长设置的φ80塑料排水盲沟汇集后排入检查井。

第 32 页 共 48 页

φ排水管Ⅱφ中心排水管φ钢筋爬梯水沟中线φⅠ引水管(间距30)Ⅱ检查井平面图

第 33 页 共 48 页

内轨顶面铸铁盖板φ排水管钢筋爬梯φ18@300φ引水管2%2%(间距30)脚窝仰拱填充φ中心排水管仰 拱Ⅰ-Ⅰ剖面第 34 页 共 48 页内轨顶面铸铁盖板排水管φ 引水管仰拱填充仰 拱Ⅱ-Ⅱ剖面

PVCM10PVCm

第 35 页 共 48 页

24R=0(3)、二次衬砌拱墙背后环向设置φ50塑料排水盲沟,每8m设置一环。纵向在洞内两侧泄水孔标高处设置φ80塑料排水盲沟一道,每8m一段,纵向盲沟与环向盲沟直接与隧道水沟连通。

20r=0

第 36 页 共 48 页

ⅠⅠ平面展示环、纵向排水盲沟出口示意图纵向排水盲沟平面示意图初期支护防水板二次衬砌Ⅰ-Ⅰ剖面环向Φ50排水盲沟排水盲沟主要技术指标项目环钢度塑料防水板加土工布排水盲沟安装示意图技术指标Φ50塑料Φ80塑料排水盲沟排水盲沟≥16≥32具有较好耐久性可曲扰性好

(4)、土工布及防水板施工:

①、基面准备防水层铺设前,应先对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切除锚杆头和钢筋露头。

②、铺设≥300g/m2土工布首先用简易作业台车将单幅无纺布固定到预定位置,然后用专用热熔衬垫及射钉将无纺布固定在喷射混凝土上,专用热熔衬垫及射钉按梅花形布置,拱部间距0.5~0.7m,边墙间距1.0~1.2m。无纺布铺设要松紧适度,使之能紧贴在喷射混凝土表面,不致因过紧被撕裂;过松影响防水板挂设。无纺布幅间搭接宽度大于15cm。

③、铺设防水板先用简易作业台车将防水板固定到预定位置,然后用手动电热熔接器加热,使防水板焊接在固定无纺布的专用热熔衬垫上。防水板铺设要松紧适度,使之能与无纺布充分接合并紧贴在喷射混凝土表面上。防止过紧或过松,防水板受挤压破损或形成人为蓄

第 37 页 共 48 页

水点。防水板间搭接缝应与变形缝、施工缝等防水薄弱环节错开1m以上。

④、防水板的铺设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系交叉作业的施工距离宜为5~20m。

⑤、防水板间自动热熔焊接用自动双缝热熔焊接机按照预定的温度、速度焊接,单条焊缝的有效焊缝宽度不小于1cm。焊接后两条缝间留一条空气道,用空气检测器检测焊接质量,标准是0.2MPa压力下5分钟之内不得小于0.16MPa。防水板搭接宽度须大于15cm。

盖板顶面线边墙拱脚线拱部隧道中线拱部拱脚线固定点边墙盖板顶面线防水板加土工布铺设平面展示图 (示意)

第 38 页 共 48 页

围岩初期支护热溶衬垫射钉金属垫圈土工布固定点土工布铺设示意图

围岩初期支护热溶衬垫射钉金属垫圈土工布塑料防水板加土工布固定点塑料防水板布铺设示意图

第 39 页 共 48 页

大于塑料防水板空气道焊缝塑料防水板焊接示意图

四、底板、仰拱及仰拱填充:

Ⅱ级围岩采用曲墙无仰拱衬砌断面形式,隧道底板设计厚度为30cm,Ⅲ~Ⅴ级围岩均采用曲墙有仰拱衬砌断面形式,仰拱填充应与仰拱分开施作。

底板、仰拱即仰拱填充混凝土应分段连续浇筑,一次成形,不留纵向施工缝。底板及仰拱超挖部分应采用同级砼回填。

前方为开挖面预留的弃碴段预作的仰拱完工的仰拱

五、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是复合式衬砌的内层结构,与外层的喷锚初期支护及围岩共同组成完整的支护体系。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及初期支护的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变形基本稳定应符合以下要求: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拱顶相对

第 40 页 共 48 页

下沉速度小于0.15mm/d。

二次衬砌采用模板台车全圆整体法施工,混凝土应对称、分层浇筑,分层捣固。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8。

第 41 页 共 48 页

衬砌施工工艺框图

进 入 下 一 循 环 隧底开挖、支护,净空检查 清除底部松碴、杂物和积水 砂 碎石 水泥 检验、调制配合比 不合格 外加剂 水 隐蔽检查合格 进入下防水板铺设、钢筋绑扎,架立模型 不合格 拌制混凝土合格 浇筑混凝土 安放接碴石、连接钢筋 养生 拆 模 填充和边墙基础混凝土施工 接碴处理、净空检查 不合格 运输混凝土 隐蔽检查 隐蔽检查 合格 进入 下 一 循 环 排水盲管安装、防水板铺设、钢筋绑扎 隐蔽检查 合格 台车就位、安放止水带、立模 不合格 拌制混凝土 隐蔽检查 合格 合浇筑混凝土 拆模、养生第 42 页 共 48 页

不合格 运输混凝土

六、监控量测: 1、监控量测的目的:

(1)、监控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及施工安全。

(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确定二衬与仰拱的施作时间。

(3)、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

第 43 页 共 48 页

见事故和险情,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

监控量测工艺框图

A项量测的回归分析 量测结果的综合处理及反分析 监控量测 监测设计 资料调研 原施工设计 现场施工 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 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 第 44 页 共 48 页 量测结果的形象化,具体化

第 45 页 共 48 页

2、监控量测项目:

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拱顶相对下沉量测、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

3、监控量测作业:

(1)、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

a、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应在同一断面进行,并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如位移出现异常情况,应加大量测频率。 b、测点布置图:

隧道中线约隧道中线内轨顶面内轨顶面全断面法测点布置示意图三台阶法测点布置示意图约约

第 46 页 共 48 页

隧道中线内轨顶面隧道中线内轨顶面约约法测点布置示意图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隧道中线约内轨顶面双侧壁导坑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c、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宜为10~50m。 d、量测频率:

变形速度(mm/d)≥51~50.5~10.2~0.5<0.2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m)(0~1)B(1~2)B(1~2)B(2~5)B>5B量测频率(1~2)次/d1次/d1次/(2~3d)1次/2d1次/周注: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第 47 页 共 48 页

约约(2)、地表下沉量测:

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的布点间隔应取2~5m,在一个量测断面内应设7~11个测点。

4、变形管理等级:

管理等级 Ⅰ Ⅱ Ⅲ 管 理 位 移 U0<Un/3 Un/3≤U0≤2Un/3 U0>2Un/3 施工状态 正常施工 加强支护 采取特殊措施 注:U0 为实测变形值,Un允许变形值。

5、变形基本稳定应符合下列条件: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拱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15mm/d。

第 48 页 共 4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