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11 学科 教研室 授课时数 食品微生物 2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审批签字 李飞 课题名称: 第四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第一节 食品变质与卫生的生长 第二节 肉及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教学目的:1、了解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 2、了解肉的变质形式 一、课前准备: 详细的授课计划及课件 二、入门教育 1、复习提问 2、导入新课(视频) 三、课程讲解 第四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食品变质:是指食品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其成分被分解, 破坏从而使其在理化性质或感官性状上发生的一切不利变化。 第一节 食品变质与卫生的生长 食品变质的过程就是一个食品组分被分解、破坏的过程,而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一个食品被微生物吸收和利用的过程。 一、食品特性与微生物的生长
食品本身的特性决定着食品是否容易被微生物吸收利用,也就决
定着食品是否容易腐败变质。
P76 表4-1常见的组分及理化特性
由表中可以看到,仅从PH值而言,乳品与鱼类的PH值最接近于7,也就是它们的酸碱度最接近于中性,也就是最适合于微生物的生长,在日常生活中,也最容易腐败变质。 二、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
在食品变质的过程中主要有那种微生物起主导作用,这主要取决于食品的营养组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此外,还取决于食品的理化特性及食品所处的环境条件。
1、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 导致蛋白分解而使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其次是霉菌,大部分酵母菌对蛋白质的分解能力较弱。 2、分解碳水化合物的微生物 导致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是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其次是霉菌和细菌。
3、分解脂肪的微生物 导致脂肪分解而使食品腐败变质的卫生主要是霉菌,其次是细菌与酵母菌。
第二节 肉及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广义上的肉是指适合人类作为食品的动物机体的所有构成部分。在商品则专指去除皮、毛、内脏、头、蹄、骨后的动物组织。依据动
物种类的不同,而分为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兔肉等。动物的肉经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加工后便制成了不同风味的食品,这些食品统称为肉制品。
一、微生物的污染与肉的变质
肉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肉的营养成组分----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分解、氧化、发酵的过程。
微生物对肉类的污染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宰前微生物感染 第二阶段:宰后微生物污染 二、不同状态肉类中的微生物类群
不同状态肉类中的微生物类群各不相同, 1、鲜肉中的微生物
2、冷藏肉和冰冻肉中的微生物 3、熟肉中的微生物 4、香肠和灌肠中的微生物 5、腌制腊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三、肉的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生长
肉的腐败变质通常都伴随者诸如发黏、变色、发霉、有异味等感官变化,在不同微生物的作用下,柔的编制形式不尽相同。 四、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本次程课的重内容要 五、作业:
P97 第1、4题
焦作技师学院教学设计尾页
第四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第一节 食品变质与卫生的生长 板书设计 一、食品特性与微生物的生长 二、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 第二节 肉及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一、微生物的污染与肉的变质 二、不同状态肉类中的微生物类群 三、肉的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生长 课后反思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保藏
焦作市技师学院教学设计首页
编号:12 学科 教研室 授课时数 食品微生物 2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审批签字 李飞 课题名称: 第四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第三节 乳及乳制品中的微生物 教学目的:1、了解微生物的污染与乳的变质 2、掌握乳旳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成长 一、课前准备: 详细的授课计划及课件 二、入门教育 1、复习提问 2、导入新课(视频) 三、课程讲解 第三节 乳及乳制品中的微生物 常见的乳品有鲜乳、原乳、消毒乳、灭菌乳,常见的乳制品有 如粉、炼乳等。无论是鲜乳还是乳制品,它们均还有丰富的蛋白质、 极易吸收的钙、完全的维生素,适宜于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尤 其是鲜乳及其制品更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腐败变质。 提问:消毒乳、灭菌乳、乳粉、炼乳 一、微生物的污染与乳的变质
微生物对乳品的污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乳器的污染 第二阶段:挤乳过程的污染 第三阶段:挤乳后的污染 P82 表4-6
二、不同型式乳中的微生物类群 1、鲜乳中的微生物
鲜乳中的微生物优势种类是细菌、酵母菌和少数霉菌,有时也有支原体和病毒。细菌中主要包括乳酸菌、胨化细菌、脂肪分解菌、产气菌、产碱菌和病原菌。 2、其他乳及乳制品中的微生物
消毒乳经过消毒后,还存在少量的耐热微生物,如嗜热链球菌。理论上,灭菌乳中没有微生物存在。乳粉中有少量的乳酸链球菌、小球菌、乳酸杆菌存在。也可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甜炼乳的微生物类群与鲜乳中相似,淡炼乳中以芽孢杆菌为主。 三、乳旳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成长 1、鲜乳的变质形式 (1)产酸变质 (2)产气变质 (3)胨化变质
(4)稠化变质 (5)产生异味 (6)变色
2、甜炼乳的变质形式 (1)胀罐 (2)变稠 (3)霉变
3、淡炼乳的变质形式 (1)凝固乳 (2)产气乳 (3)苦味乳
4、其他乳制品的变质 P85 四、微生物在乳品中的作用
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对乳品都有危害的,我们也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对其加以应用,使其在乳品生产中得到有效利用。P85 五、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本次程课的重内容要 六、作业:
P97 第5题
焦作技师学院教学设计尾页
第四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第三节 乳及乳制品中的微生物 板书设计 一、微生物的污染与乳的变质 二、不同型式乳中的微生物类群 三、乳旳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成长 四、微生物在乳品中的作用 课后反思 乳旳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成长
焦作市技师学院教学设计首页
编号:13 学科 教研室 授课时数 食品微生物 2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审批签字 李飞 课题名称: 第四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第四节 罐藏食品中的微生物 教学目的:1、了解微生物的污染与罐藏食品的变质 2、了解罐藏食品的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生长 一、课前准备: 详细的授课计划及课件 二、入门教育 1、复习提问 2、导入新课(视频) 三、课程讲解 第四节 罐藏食品中的微生物 罐藏食品是指将原料经过预处理后,经过装罐、密封、杀菌等 环节而制成的可长时间保存的食品。 提问:商业灭菌、胀罐、平盖酸败 一、微生物的污染与罐藏食品的变质 微生物对罐藏食品的污染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第二阶段:后期污染 二、罐藏食品中的微生物类群
罐藏食品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其次还有酵母菌和少数霉菌。 1、 细菌
(1)嗜热性芽孢杆菌 (2)嗜温性芽孢杆菌 (3)嗜热梭状芽孢杆菌 (4)嗜温梭状芽孢杆菌 (5)非芽孢细菌 2、酵母菌
常见的酵母菌有球拟酵母属、假丝酵母属和啤酒酵母等。它们能发酵糖类产酸产气,是引起胀罐的原因菌。 3、霉菌
罐藏食品中的霉菌很少,常见的有纯黄丝衣霉菌、纯白丝衣霉菌、青霉菌、曲霉菌和柠檬酸霉菌等。 三、罐藏食品的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生长
1、胀罐(胖听) 依据引起胀罐因素的不同,可以把罐藏食品的胀罐分为物理性胀罐、化学性胀罐、生物性胀罐。
2、平盖酸败(平听) 平盖酸败主要是由酸败类微生物污染引起的、罐藏食品表面不产生胀罐、变形等异状,但产生不正常的酸味和杂味,
使食品失去了使用价值。 (3)变色 (4)浑浊或沉淀 四、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本次程课的重内容要 五、作业:
P97 第9题
焦作技师学院教学设计尾页
第四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第四节 罐藏食品中的微生物 板书设计 一、微生物的污染与罐藏食品的变质 二、罐藏食品中的微生物类群 三、罐藏食品的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生长 课后反思 罐藏食品的变质形式
焦作市技师学院教学设计首页
编号:14 学科 教研室 授课时数 食品微生物 2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审批签字 李飞 课题名称: 第四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第五节 蛋及蛋制品中的微生物 第六节 果蔬及其制品种的微生物 第七节 鱼贝类及其制品中的微生物 教学目的:1、了解 2、了解 一、课前准备: 详细的授课计划及课件 二、入门教育 1、复习提问 2、导入新课(视频) 三、课程讲解 第五节 蛋及蛋制品中的微生物 蛋一般是指禽类动物的卵,常见的有鸡蛋、鸭蛋、鹅蛋、鹌鹑 蛋等。常见的蛋制品有松花蛋、香卤蛋、咸蛋、茶叶蛋、糟蛋等。 蛋及蛋制品中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蛋类食品变质的关系。 提问:新鲜蛋、靠黄蛋、散黄蛋、泻黄蛋、霉蛋、酸败蛋、臭蛋 一、微生物的污染与蛋的变质
无论是鲜蛋还是蛋制品,都含有吩咐的营养物质,极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对蛋品的污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卵巢内污染 第二阶段:产蛋污染 第三阶段:产蛋后污染
二、不同形式的蛋及蛋制品中的微生物类群
1、鲜蛋的微生物 正常的鲜蛋内部是无菌的,这与鲜蛋的结构有关,P91 图4-2 蛋壳内部与外部均有一层蛋壳膜,可以有效防止微生物的侵入,并且,鲜蛋的蛋白质中还有一定含量的溶菌酶,具有一定的抑菌与杀菌作用。
2、在制蛋制品的微生物 再是蛋制品是指将鲜蛋经过煮制使蛋白质变性成固体后,再经过卤制、腌制等过程使其具有特殊的风味的蛋制品。
3、冰蛋制品中的微生物 冰蛋制品是指将鲜蛋去壳后,再经过过滤、灭菌、装盘、速冻等加工工艺制成的蛋制品。
4、脱水蛋制品中的微生物 脱水蛋制品是指将鲜蛋壳去壳后,再经过喷雾干燥等过程而制得的含水量极低的蛋制品。
第六节 果蔬及其制品种的微生物
果蔬通常是指人们所食用的富含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的植物性食品,包括水果和蔬菜。
三、果蔬和果蔬汁的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成长 1、新鲜果蔬的变质形式
开始引起新鲜水果变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和霉菌。引起蔬菜变质的主要是酵母菌、霉菌和少数细菌。起初霉菌在果蔬表皮,或其污染物上生长,然后霉菌侵入果蔬组织,首先分解细胞壁中的纤维素,进一步分解其中的果胶、蛋白质、有机酸、淀粉、糖类等,使其变成简单物质。在外观上出现深色斑点,组织变松、变软、凹陷,渐成液浆状,并出现酸味、芳香味或酒味等。 A、腐烂 B、霉变 C、酸败
2、果蔬汁的变质形式 A、浑浊(沉淀) B、变色 C、产生异味
第七节 鱼贝类及其制品中的微生物
鱼贝类通常是指生长于水中的动物,生长于淡水水域的称为淡水鱼贝类,生长于海水水域中的称为海水鱼贝类。 四、鱼贝类及其制品的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成长
1、体表浑浊 2、鱼鳞脱落 3、溃烂 4、发臭 5、变色 五、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本次程课的重内容要 六、作业:
预习下章内容
焦作技师学院教学设计尾页
第四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第五节 蛋及蛋制品中的微生物 第六节 果蔬及其制品种的微生物 第七节 鱼贝类及其制品中的微生物 板书设计 一、微生物的污染与蛋的变质 二、不同形式的蛋及蛋制品中的微生物类群 三、果蔬和果蔬汁的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成长 四、鱼贝类及其制品的变质形式与微生物的成长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