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对于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中国的概念非常简单:我的祖国,我自豪。他们从小在这个环境里长大,对国家有种天然的认同感。当然,等他们更成熟时,他们也会意识到要向世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中国”这个词,以及背后那一整套文化符号,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2020年,淘宝上好几家汉服店,销售额不声不响过了亿;600年的故宫成了文创产业的头号IP,故官IP带火了一批网红爆款;李子柒中国古风美食文化视频在海外“圈粉”无数;华为科技公司,注册下一代商标时,操作系统叫鸿蒙,实验室叫玄武,还有昆仑、浩天、灵豸等商标,均出自《山海经》,这些字词读起来总让我们内心澎湃。你该怎样解释这种内心感受呢?只有一个解释,因为它们是我们文化的根,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符号。
你认为的中国文化符号是什么?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中国的文化符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22.审题:
所选关键词必须是可观可感的具体文化“符号”,如文物、景观、名胜、人物、书法绘画、艺术形式等等,不能是抽象的精神层面的词,如工匠精神、道德秩序、勤奋努力等。所选符号在正文内容中要有充分展示,既能表达符号的浅层意义,又能表现其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人文内涵,充分体现文化自信。比如“书法体现方正品格”“园林建筑体现天人合一 思想”等等。所选关键词要形成有机关联,体现思考,形成整体。如茶道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品茶、鉴茶的历史近五千年,茶与人们的生活可谓息息相关。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名茶荟萃、茶具斗奇、茶艺精湛、茶宴飘香,茶人茶事、茶礼茶俗、茶诗茶画,无所不容。茶,与儒释道都进行了深入融合,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参禅悟道的重要门径。
参考立意:①中国文化艺术之美;②传承文化符号,增强文化自信;③传统与现代并存,促进文化符号发展……
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材料一 某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向本市餐饮企业发出倡议,希望大家通过在店内张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标语,或在店内播放节约粮食的相关视频等活动来营造氛围,共同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材料二 某单位食堂用餐制度规定:食堂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员工用餐,发现员工有丢弃米饭、馒头等浪费行为,一次罚款100元,办公室当天通知财务从工资里扣除。
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文明中学引起热议,有的为餐饮行业注重道德引领叫好,有的则认为某单位的规则约束更有价值。为此,文明中学将举办一次辩论赛,正方是“节约粮食,道德引领更重要”,反方是“节约粮食,规则约束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生活,自选立场,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批导略
湖南省2021届高三9月份百校联考试卷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江苏省共有34.83万考生,白湘菱同学以430分一举获得江苏省文科第一名。然而她的选修科目政治是A+,历史却考了一个B+。许多名校在江苏招生除了高考分数要求外,还严格要求选修双A+。此事一经公开,立即引发激烈的争论。有人希望名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录取白湘菱;也有人说招生还是要按录取规则,不能把规矩视同儿戏。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和理解。
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参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一是解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二是解读任务,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事例,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好“变通”与“规则”之间的关系。中心事件是名校该不该破格录取白湘菱,材料给出了两种观点,前者倾向于打破规则,后者侧重于要树立好规则意识。考生可以支持其中任何一方观点。然后结合具体事件展开分析,进而延伸到人生、社会的层面思考。写作时还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以及发言的对象。
衡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认为,精彩的人生需要设计,我们应该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并以此确定自己前进的道路,即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作出一种预见性的设计;也有人认为,对于人生,与其执着于设计自己的未来,不如努力让自己拥有更多种可能,因为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不确定性。 对此,你怎么看?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为“致远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就“人生是否需要设计”这一话题,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
【审题】这篇材料作文,材料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精彩的人生需要设计”, 因为可以由此确定前进的道路;一种是“精彩的人生不需要设计”,因为人生的精彩之处就 在于不确定性。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面向本校(统称为“致远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 就“人生是否需要设计”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写作时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要求。
【立意】①精彩的人生需要设计;②人生不需要设计;③人生既需要设计,更应该享受即兴 发挥;等等。
【构思参考】文章最适合写成议论文。开头部分,我们可先言他物以引出自己的观点,如“写作,先须构思;制衣,先得设计;建房,先要画蓝图。人生也需要规划,才能让生命之舟驶 达成功的彼岸”。文章主体部分可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以有规划的人生获得成功的例子与 因人生没有规划而失败的例子进行对比,论证自己的观点;可引用名人名言,从而增强文章 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结尾时再发出号召。注意写作时应紧紧围绕中心论点来展开论证,使文章逻辑流畅,结构清晰。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分班之后,告别原来的班级,来到新的班级,有人欢喜,有人担忧,有人困惑。这涉及一个舒适圈的话题。何为舒适圈?惯常的定义,指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有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贯性运作之下,过相对轻松的生活。不少人认为,年轻人长久呆在舒适的环境下,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思进取;也有人认为,年轻人身处舒适圈,有安全感,能更好地发挥潜能,不断成长;还有人认为,每个人的舒适圈不一样,懒散者觉得发呆、无所事事很舒适,拼搏者觉得加班加点学习很过瘾;更有人觉得,对于舒适圈的判定,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表面现象与背后本质也许大相径庭……
对于舒适圈,你有怎样的看法呢?如果你所在的班级组织以“如何看待舒适圈”为主题的班会讨论活动,请你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2.命题设想:这道作文题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倡导“奋斗是青春的底色”“青春在磨砺中成长”等基本理念,同时鼓励学生多维思考辩证思考。设计这道题,既希望引导青年思考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希望引导青年从不同的角度,多维辩证地思考青春与人生。题目设置了基本情境一班 会讨论课,也有应用写作的基本要求一发言稿。符合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导向。 立意分析:(1)对“不少人”的观点进行思考,从分析舒适圈的消极意义人手,着眼“跳出舒适圈”这一角度立意:勇于跳出舒适圈,做更好的自己;不做“温水之蛙”,别当‘积极废人”;青春在打磨中发光,人生在磨炼中成熟。可正可反选择素材,对比论证;扎根生长,让自己活成一棵树;舒适的“慢生活”并没有“原罪”,更多的是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关系。我们生于世间,皆是平凡人,只不过因为努力方向的不同、追求道路的不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活状态。不过要注意的是,从这一角度写,要把握好尺度,不可绝对化。
(2)对“也有人”的观点进行思考,从分析舒适圈的积极意义人手,可以立意为:身处舒适圈,是遵从内心的选择,能更好地发挥潜能;选择跳出舒适圈要谨慎,不妨在稳定而安全的地方发挥潜能。 (3)对“还有人”的观点进行思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舒适圈,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一角度也可以是一个多向发散思维的角度。可立意为:性格与爱好决定一个人的舒适感受。
(4)对于“更有人”的观点进行思考,针对自我和他人对舒适圈的不同认知,从自我与他人(或表象与实质)的角度谈对于舒适圈的多维思考。可立意为:舒适的表象背后也许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青春的底色还是努力与奋斗。
湖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测语文试题 七、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诸子散文与史传作品中的人物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其中有游刃有余的庖丁,有智退秦师的烛之武,有运筹帷幄的张良……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人物展开讨论。上述三个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启示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永远的烛之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题目是《永远的烛之武》。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
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 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
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那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那就是烛之武。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