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法》练习题

来源:东饰资讯网
第三课《民法》 民事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 自然人的( )一律平等。

A.民事行为能力 B.民事权利能力 C.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D.民事责任能力

2. 我国自然人从( )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8岁起 B.年满16岁起 C.年满10岁起 D.出生时起

3. 依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只有在( )的情况下,才能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A.征得被监护人的同意 B.经被监护人所在单位批准 C.为了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 D.经法院判决认定

4. 某甲现年17周岁,父母早逝,主要靠自己外出做工维持生活,应视其为( )人。 A.无民事行为能力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5.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

A.精神病人 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C.未满10周岁的人 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6.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 ) A.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B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C.由其监护人同意的民事活动

D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民事活动

7. 某厂修地下管道,未设安全装置,甲乙两儿童打闹时没注意下水井盖未盖,甲一推乙,乙跌入井下摔伤,花去医药费1200元,乙的损失应由( )负责。

A.甲 B.乙和乙的监护人 C.某厂 D.甲的监护人 三.判断题:

8. 未成年人是我国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 )

9. 根据我国法律,任何有完全民事行为的自然人均可以有偿转让其肖像使用权。

( )

10. 某甲今年12周岁,聪明好学,擅长写作,已发表不少文学作品。但他是未成年人,不

能成为著作权主体。 ( ) 11. 凡是中国自然人(公民),都是我国民事主体;凡是民事主体,都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 ) 四 【案例分析题】

案例1:江林,男,1989年1月20日出生,05年3月到某钢铁厂工作。2006年的一天,江林下班骑车回家,不慎把正过马路的中学生刘玲撞倒,致刘玲左臂受伤,花去治疗费2000元。刘玲的父母向法院起诉,要求江林的父母赔偿刘玲的治疗费。

问:1. 江林的父母该不该偿还?“子债父还”有道理吗?

2. 假设江林是在校的大学生,江林的父母有无责任?请说明理由。

案例2:今年年初,正在念初三的15岁的小莉用积攒下来的压岁钱1200元,从北京某销售公司购买了一部“南方高科” 手机,但没用多久,手机却因主板出现故障而无法使用。

为此,小莉的母亲将该公司告上法庭,认为小莉购机并未征得家长的同意,且手机又出现故障无法使用,要求法院判决双方的买卖合同无效,该公司双倍返还货款2400元并赔偿经济损失。

• 问:假如你是法官,你的审判结果是……

议题一:小莉未经家长同意购买手机的行为是否有效? 议题二:如何看待未成年人自行购买商品?

议题三:小莉购买的手机发生质量问题,商家应该如何赔偿?

议题四:法律是否规定了什么是与未成年人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行为? 议题五:未成年人处置其财产权利应注意哪些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