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5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语文工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 下来的,已经有两百多年了。 ②直到今天,一遇到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③事前有周密的计划、部署,遇事有正确的应变措施,就不至于 、左右为难了。 A.流传乞求畏首畏尾 B.留传乞求举棋不定 C.留传祈求举棋不定 D.流传祈求畏首畏尾 2.下列选项中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诗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看到了国不分强弱,家不分贫富,都应该坚持勤俭 节约这一原则。历史和现实也正是如此,经济落后之国,固然要讲究勤俭节约,经济发达之 国同样需要节约。 A.“从俭人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永远是真理。” B.“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C.“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D.“惰而奢则贫,力而俭则富。”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 A.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 B.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尝到这道菜。 C.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 D.一位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奉上拙著一本,书中谬误,敬请斧正。 4.下面四句本为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中的一副对联,请依照文意与对联的一般原则,选出最适当 的排列方式(3分) ( ) ●● 甲:江阔天高 乙:鸢飞鱼跃 丙:识此心之分量 丁:见斯道之流行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裂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①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②他知道自己是易朽的,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不过他不在乎。 ③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 ④另一方面呢,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永远消失。 ⑤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他写时没有想 到读者,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 ⑥他今天所拣到的贝壳,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拣到过,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拣到。 ●●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⑥③②④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②①④⑤⑥ —— 1——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谢杜相公书① 曾 巩 、伏念昔者,方巩之得祸罚于河滨,去其家四千里之远。南向而望,迅河大淮,埭堰湖江,天 下之险,为其阻厄。而以孤独之身,抱不测之疾,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 又无至行上之可以感人,利势下之可以动俗。惟先人之医药,与凡丧之所急,不知所以为赖,而 旅榇②之重大,惧无以归者。明公独于此时,闵闵勤勤,营救护视,亲屈车骑,临于河上。使其方 !堡二童 查查,而医煎 有与谋!至其既孤,无外事之夺其哀,而毫发之私,无有不 如其欲;莫大之丧,得以卒致而南。其为存全之恩,过越之义如此! 窃惟明公相天下之道,吟颂推说者穷万世,非如曲士汲汲一节之善。而位之极,年之高,天 子不敢烦以政,岂乡间新学,危苦之情,丛细之事,宜以彻于视听,而蒙省察?然明公存先人之 故,而所以尽于巩之德如此!盖明公虽不可起而寄天下之政,而爱育天下之人材、不忍一夫失 其所之道,出于自然,推而行之,不以进退。而巩独幸遭明公于此时也! 在丧之日,不敢以世俗浅意,越礼进谢;丧除,又惟大恩之不可名,空言之不足陈,徘徊迄 今,一书之未进。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伏惟明公终赐亮察。夫明公存天下之义而无有 所私,则巩之所以报于明公者,亦惟天下之义而已。誓心则然,未敢谓能也。 注:①曾巩之父曾易占,当年从江西来汴京途中,在河南安阳忽患重病,后病逝。期间,杜衍给了曾巩很多 帮助。曾巩写此信,其父已丧多年。②旅榇:客死者的灵柩。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莫大之丧,得以卒致而南 B.其为存全之恩,过越之义如此 C然明公存先人之故 D.又惟大恩之不可名 卒:死亡 存:抚恤 故:旧交情 名:说出 ( ) 7.下列“所”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与凡丧之所急 B.不忍一夫失其所之道 ( ) 、 C.夫明公存天下之义而无有所私 D.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3分) (2)使其方先人之病,得一意于左右,而医药之有与谋。(4分) (3)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3分) 9.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杜衍帮助曾巩及其父亲的原因。(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①。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②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洞房:幽深的居室。②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 其女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 ’ (1)王词写的是什么季节?请找出具体依据。(2分) (2)蒋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说明。(4分) (3)两词中“飞花”和“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 四、名旬名篇默写(8分) l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 ,水浅而舟大也。(rf子《逍遥游》) (3)皇览揆余初度兮, 。(屈原《离骚》) (4)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7)公则生明, 。(朱舜水《伯养说》) (8)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礼记・大学》)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 ̄15题。 , 动 手 他走到半楼,小客室门罅开,有陆太太高声说话。 他冲心的怒,不愿进去,脚仿佛钉住。只听她正说:“鸿渐这个人,本领没有,脾气倒很大, 3一 我也知道,不用李妈讲。柔嘉,男人像小孩子一样,不能spoil(宠坏)的,你太依顺他——” 他血升上脸,恨不能大喝一声,直扑进去,忽听李妈脚步声,向楼下来,怕给她看见,不好意 思,悄悄又溜出门。 他走得肚子饿了,挑一家便宜的俄国馆子,正要进去,伸手到口袋一摸,钱袋不知去向,急 得在冷风里微微出汗。今天真是晦气日子!只好回家,坐电车的钱也没有,一股怨毒全结在柔 嘉身上。 柔嘉见是他,搁下手里的报纸,站起来说:“你回来了!外面冷不冷?在什么地方吃的晚 饭?我和姑妈等等你不回来,就吃了。” 鸿渐像落水的人,捉到绳子的一头,全力挂住,道:“哦!原来她来了!怪不得!人家把我 的饭吃掉了,我自己倒没得吃。承她情来看我,我没有请她来呀!” 柔嘉坐下去,拿起报纸,道:“我理了你都懊悔,你这不识抬举的家伙。你愿意挨饿,活该, 跟我不相干。报馆又不去了,深明大义的大老爷在外面忙些什么国家大事呀?到这时候才回 来!家里的开销,我负担一半的,我有权利请客,你管不着。” 鸿渐饿上加气,说:“反正我饿死了你快乐,你的好姑母会替你找好丈夫。” 柔嘉冷笑道:“啐!我看你疯了。饿不死的,饿了可以头脑清楚点。” 鸿渐的愤怒像第二阵潮水冒上来,说:“这是不是你那位好姑母传授你的秘诀?‘柔嘉,男 人不能太spoil的,要饿他,冻他,虐待他。 柔嘉仔细研究她丈夫的脸道:“哦,所以房东家的老妈子说看见你回来的。为什么不光明 正大上楼呀?偷偷摸摸像个贼,躲在半楼梯偷听人说话。这种事只配你jj ̄--_位弟媳妇去干,亏 你是个大男人!羞不羞?……姑母说要替你在厂里找个位置,你的尖耳朵听到没有?” 鸿渐跳起来大喝道:“谁要她替我找事?我讨饭也不要向他讨!她养了Bobby(狗名)跟你 孙柔嘉两条狗还不够么?你跟她说,方鸿渐‘本领虽没有,脾气很大’,资本家走狗的走狗是不 做的……我谁都不靠。我告诉你,我今天已经拍电报给赵辛楣,方才跟转运公司的人全讲好 了。我去了之后,你好清静,不但留姑妈吃晚饭,还可以留她住夜呢。或者干脆搬到她家去,索 性让她养了你罢,像Bobby一样。” 柔嘉睁大了眼,咬牙说:“好,咱们算散伙。去年你浪荡在上海没有事,跟着赵辛楣算到了 内地,内地事丢了,靠赵辛楣的提拔到上海,上海事又丢了,现在再到内地投奔赵辛楣去。你不 是他的狗是什么?你不但本领没有,连志气都没有,别跟我讲什么气节了。小心别讨了你那位 好朋友的厌,一脚踢你出来,那时候又回上海,看你有什么脸见人。你去不去,我全不在乎。” 鸿渐再熬不住,伸右手猛推她的胸口。她踉跄退后,撞在桌子边,手臂把一个玻璃杯带下 地,玻璃屑混在水里,气喘说:“你打我?你打我!” 李妈像爆进来一粒棉花弹,嚷:“姑爷,你怎么动手打人?” 鸿渐厉声道:“你问你小姐,我打她没有?你快去请姑太太。”半推半搡,把李妈直推出房。 不到一分钟,她又冲进来,说:“小姐,我请房东家大小姐替我打电话给太太,她马上就来, 咱们不怕他了。” 鸿渐和柔嘉都没想到她会当真,可是两人这时候还是敌对状态,不能一致联合怪她多事。 —— —— 沉默了一会,鸿渐道:“好,她来我就走,你们两个女人结了党不够,还要添上一个,说起来 倒是我男人欺负你们,等她走了我回来。” 柔嘉不愿意姑母来把事闹大,但瞧丈夫这样退却,鄙恨得不复伤心,嘶声:“你是个Coward (懦夫)!Coward!”顺手抓起桌上一个象牙梳子尽力扔他。鸿渐正回头要回答,躲闪不及,梳子 重重地把左颧打个着,进到地板上,折为两段。柔嘉只听见他“啊哟”叫痛,瞧梳子打处立刻血 隐隐地红肿,倒自悔过分,又怕起来,准备他还手。 李妈忙两人间拦住。鸿渐惊骇她会这样毒手,同时听下面脚声上楼,不计较了,只说:“你 狠,啊!你闹得你家里人知道不够,还要闹得邻舍全知道。” 柔嘉眼睁睁看他出了房,瘫倒在沙发里,扶头痛哭,这一阵泪不像只是眼里流的,宛如心 里,整个身体里都挤出了热泪,合在一起宣泄。 (节选自钱钟书《围城》,有删改) 12.简要分析文章塑造李妈这个人物的作用。(4分) 13.简要概括这场家庭闹剧发生的主要原因。(4分) 14.简要分析方鸿渐的性格特点。(6分) 15.请分析尾段画线句所蕴含的复杂情感。(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 ̄18题。 请想一想华盛顿 王开岭 美国历史上,华盛顿及其伙伴们属于为自己的母邦开创了诸多伟大先例和精神路标的人。 他们不仅垦辟了宪政共和的绿洲,还神奇地缔结出一脉清澈的政见传统和榜样力量,两百年 来,靠着这份殷实基业,这个移民国家的子嗣一直安稳地享受着新大陆的丰饶、自由与辽 阔…… 这些伟人制定的1789年宪法和《权利法案》,披沥两百多年风雨被原封不动地延伸至今。 其建国水平所表现出的才智、胆魄、美德,远远超越了造物主所赋予那个时代的国家素质的“平 均值”。 在这点上,北美人是幸运的。他们等来的是华盛顿而非拿破仑,是富兰克林而非俾斯麦, 是杰斐逊而非罗伯斯庇尔或戈培尔。他们是焦灼的战士,而非暴虐的武夫;乃平民出身的领 袖,而非歇斯底里的野心家。他们像晶莹的蝌蚪,来自四面八方,又不约而同朝着同一光点挺 进:独立、平等、自由…… 在今天的关利坚国会大厦里,有一副巨制油画,讲述的是两百年前华盛顿正式向国会归还 军权的情景。将军发言极简:“现在,我已完成了战争所赋予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 一5一 ……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所有的公职。” 据史记载,当时所有的眼眶都流下了热泪。将军朝向议员们的鞠躬是为了让后人永远牢 记一条常识:军队从来就不是个人或集团财产,它只能献身国防而不可施于内政;领袖本人须 首先是合格公民,须随时听从国家召唤,其权力亦将随着阶段任务的完成而及时终止…… 这是第一代美国人为后世贡献的最杰出的理念之一。正是凭此先进的理念,此后的美国 政治才在肌体上灵巧地避开了军事独裁的风险,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自由与和平。 华盛顿鞠躬的油画悬挂了200年,“国家绝不允许用武力来管理”这个朴素理念,也在美国 公众心里扎根了200年。两个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的政治秩序一直温和稳定、未有大的集团动 乱和恶性斗争。 那幅画不是白挂的,它绝非装饰,而是一节历史公开课,一盏红灯闪烁的警示屏。它镌铭 着第一代建国者以严厉目光刻下的纪律。 仪式一完,华盛顿真就回家了。5年后,当美利坚急需一位总统的吁求正式下达,他的休养 计划被中止。但连任两届后,他坚决辞去了公职。8年军旅,置生死度外;8年总统,值国家最 艰困之时,实无福禄可享……每一次都是临危受命,挽狂澜于即倾;每一次都是听从国家召唤, 履践一个公民的纯洁义务。 那提议用“华盛顿”来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 史上大人物的名字比比皆是,可真正禁得住光阴测试和道义检验的却寥寥。而“华盛顿” 作为生命个体,他的清白、诚实及所有伟岸特征皆完整保持到了生命终点。作为一个响亮的精 神名词,其理想内涵不会因光阴的淘洗而褪色变质,相反,却历久弥新,来自后世的敬重与感 激——随着历史经验的积累和世界坐标的参照——而愈发强烈、挚深…… 16.简要说明第三段中“北美人是幸运的”中“幸运”的具体内容。(6分) 17.简要分析文中写“华盛顿鞠躬油画”来历的用意。(6分) 18.结合文本对“那提议用‘华盛顿’来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的理解,阐释“智慧”的内 涵。(6分) 七、作文(70分) 、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 歌除外)。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 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语文附加题(40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O分)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惟一幼安耳。近人祖南 宋而祧北宋,以南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 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 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 (节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o.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惟一 幼安耳 21.上文中的“剑南”指南宋的哪一位诗人?他被称为“剑南”的原因是什么?(3分) 22.简要概括王国维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望梅止渴、才高八斗、封金挂印、吴下阿蒙、乐不思蜀,这些成语或故事分别描述的是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曹植、赵云、吕蒙和刘禅。 B.《茶馆》中王利发经营茶馆之道:边做边学,和气待人、多说好话,多请安,莫谈国事,随机 应变改良,但最后茶馆还是被没收,王利发上吊而死。 C.《边城》中借老船夫之口介绍了湘西民俗的两种求婚:一是走车路,小伙子为姑娘唱三年 六个月歌;二是走马路,由家长请媒人到女方提亲。 D.葛朗台把所有的开支都看成浪费,奢侈享受更是最不可忍受的恶习,他不进教堂,不信 上帝,他的上帝就是金钱,除了钱他没有别的信仰。 E.《老人与海》中体形庞大的马林鱼,与孤独的老人、飘零的船只形成对比,衬托出它的征 服者——老人躯干中所蕴含的力量。 24.阅读文字后答题(1O分) (1)我这女学生名叫黛玉,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 我心中每每疑惑,今听你说,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 女子相同。 黛玉的老师是谁?“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段文字反映了黛玉的什么性格? (5分) (2)但是三先生早也不问。况且我以为二十元薪水办杂务的小职员没有报告这些事的必 要。不过刚才三先生已经收回了铜牌子,那就情形不同了,我以家严和尊府的世谊而 论…・・・大概不至于再引起人家的妒忌罢!(《子夜》) 这段话中的三先生指的是谁?这是谁和三先生在谈话?“铜牌子”是什么意思?“家 严”指谁?说话人和三先生是什么关系?(5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读张爱玲 贾平凹 、 ①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书名就劈面惊艳。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 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这个张爱玲。张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几百字,长则万言,你难以揣度 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面一连串地漂过去,溅 连串的水花。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这般贯通了天地,看似胡乱说,其实骨子里是道教 的写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体不纯而类如杂说——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 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瞧着外边;总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张是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 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想听,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 ②有些大作家的作品,读得多了便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循法可学;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 正的天才。张爱玲便是这些天才中的一个。我读她的书,往往如逛大的园子,读完了却弄不清 是从哪儿进门的,又是如何传径过桥走到这里的。她既有曹雪芹的才情,又有现今人的思考, 她的作品虽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但其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文中弥漫的 一一层神气,又是旁人无法企及的。 ③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耍弄些文字的人,读作品不是学人 家的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的,还没看原著,只听别人说着好了, 就来气,带气入读,就只有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张的书是可以收藏了 长读的。 ④《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思量,怎 不思量?”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25.简要分析第③段文字的写作意图。(4分) 26.作者在文中对张爱玲的创作做了哪些方面的评价,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5分) 27.结尾一段引用了《西厢记》中的两句话,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可登录新高考资料邮箱(xingaokaoziliao@163.COIn,密码是 210009)下载,或者在新高考杂志网站(http:Ilxg ̄3hug.com.cn/)下载,路 径是资源下载>高三>语文。手机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