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内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 ______ F乙;p甲______p乙。 (都选填“>”、“<”或“=”)
2、一个底面积为0.01m2的薄壁轻质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内装有0.5kg的水,水的高度为0.04m,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Pa,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
,g=10N/kg)。
3、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
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_______p乙。
4、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清水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所装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
5、如图所示,管中装有煤油,底部A点受到煤油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Pa。(ρ煤油=800 kg /m 3,g=10N/kg)
二、实验,探究题 6、(2013·武汉)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 ___________.
(3)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
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 A.酒精(ρ酒精=0.8×103 kg/m3) 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 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 kg/m3)
(4)若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10 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__Pa.(ρ红墨水≈1.0×103 kg/m3,g取10 N/kg)
7、小明用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测盐水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出现图甲所示的现象,说明水对_________有压强.
②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为h1(如图甲所示).
③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的烧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平面相平,测出管底到盐水液面的高度为h2(如图乙所示).
(1)用小明测得的物理量推导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2)分析实验过程,小明测得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_,这主要是操作中的第________步造成的. 三、选择题
8、如图5所示,装满水的密闭窗口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2F、P B.、P C.F、2P D.F、P 9、(2005•攀枝花)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
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 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D. 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10、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
11、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B.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13、如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则( )
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C、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D、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
14、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24-7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 A.向左流动。 B.向右流动。 C.不动。 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
1、 图6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从A端注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ρB、长度为L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L/2。现再从A端注入密度为ρc液体,
且ρc=ρB,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
(A) (B) (C) (D)L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 >; 2、500 400
3、由题图知,甲管中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管中液体的体积,两管中液体质量相同,故两管中液体密度ρ甲>ρ乙,两管中液体深度h相同,由p=ρgh知,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p乙。 答案:> 4、酒精,盐水 5、 32000
二、实验,探究题
6、(1)相同 (2)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3)C (4)1 000 7、 容器底部 H1/H2 小 ((3)
三、选择题
8、A
9、C。两容器中水的质量相同,因为两容器都为规则的柱形容器,液体对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乙容器底面积小,则乙容器中水的深度大于甲中容器中水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即p甲<p乙。故选C。
10、B解:三种液体中相同压强处的深度不同,由P=ρgh得:深度最大的a密度最小,深度最小的c密度最大,故ρ甲<ρ乙<ρ丙,三杯液体到杯底的深度相同,故密度大的压强大,即P甲<P乙<P丙. 故选B.
11、D。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两容器中液体增加的比例相同,甲的质量依然大于乙的质量,G
甲
>G乙,由于FA=G甲,FB=G乙,所以FA>FB;又因为SA 12、B。 因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且甲容器上表面面积大,所以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较大,又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因此甲液体的密度较小。两种液体的深度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应该选B。 13、B。鱼缸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鱼缸、鱼及所装水的总重力,由图知,甲的总重力大,故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鱼缸甲中的鱼所在的深度比乙中的小,故受到水的压强小。 14、A。图A杯中橙汁的深度大于图B杯中橙汁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pA>pB,故选A。 15、C 【解析】 试题分析:甲乙两个容器中,甲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乙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p=可知,两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液体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AB错误; 两个容器的重力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又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p=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C正确.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形状不规则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计算,这是本题的难点,也是重点,还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16、 D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而液体的压强仅与液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杯子倒过来,液面高度降低,压强变小。选项D正确。 考点:压强液体压强 17、A 18、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