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解释加点词语: 1. 环皆山也;环而攻之。 2. 翼然临于泉上者。 3. 名之者谁。 4. 饮少辄醉。 5.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 云归而岩穴暝。 7. 非丝非竹。 8. 颓然乎其间者。 9. 树林阴。 二、译下列句子。 10.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3.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4.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三、选择题
16.( )
选出解释不准确的一项。
A.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B.山肴野:在山中在野外所做的美味食物。
C.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搀着走。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D.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互错杂。 17.( )
A.第一大写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色,是美丽的“风景画”。 B.作者用分述总收之法,将山水之乐具体化,点出乐字,使文意加深一层。
C.第二段写太守醉游琅琊山的情形,是生动的“风习画”。 D.作者极写游客之乐,侧面显示政治清明,表达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文意又深了一层。
四、回答下列问题。 18. 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19.文中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 20.文中描写景色的句子很多,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 ②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③写春景的句子是: ④写夏景的句子是: ⑤写秋景的句子是: ⑥写冬景的句子是:
21.“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22.请填写古代人名把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与百姓同乐, 以天下为忧。 参考答案:
品
有
误
的
一
项
。
1. 环:环绕。环:包围。 2.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3.名:给……命名。 4.辄:就。 5.寓:寄托。 6.归:聚集。
7.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8.颓然:醉的样子。乎:于。 9.:遮盖。
10.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11.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12.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13.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14.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
15.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
16.(B) 17.(C) 18.与民同乐。
19.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0.①日出而林霏开;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野芳发而幽香 ④佳木秀而阴 ⑤风霜高洁。⑥水落而石出者
21.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22. 欧阳修、范仲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