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词性

来源:东饰资讯网


汉语词性分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具体的事物)日、风、山、马、稻子、飞机、车辆、纸张

(抽象的事物)道德、法律、文化、思想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1

1、行为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 走、坐、听、批评、保卫、学习、研究

2、存现、发展动词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存在、有、发生、发展、生长、

3、心理动词 表示心理活动: 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4、判断动词 表示判断: 是

5、能源动词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 能、能够、会、愿、愿意、要、应当

6、趋向动词 表示趋向:上来、下来、过来、起来、下去、进去、出主、回去

7、使令动词:使、令、让、禁止、勒令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老实、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2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

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

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

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

1.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 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3

2.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吨、分、亩、元、角、米

2.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六)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4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几、多少、怎样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那些、、这么、那么、这样、那样、这么、那么

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只、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经、曾经、才、刚刚、正在、将要、马上、立刻、常常、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当然 不、没、未、别、莫、勿、未必、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是否、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

“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

5

(二)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

表处所、方向的:从、往、朝、向、到、在、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经过、经、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了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1.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6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6)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7

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

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

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第四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四)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地、得、

时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吧、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

比况助词:似的

(五)叹词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①哈哈!我猜着了。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③哦,我想起来了。

8

④喂!现在开会了。⑤嗯!我马上就去。

1.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

2.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

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 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

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

(六)拟声词

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