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益田路Ⅵ级围岩富水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来源:东饰资讯网
・隧道/地下工程・ 益田路Ⅵ级围岩富水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杜运国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13) 摘要:结合广深港客运专线益田路隧道Ⅵ级软弱围岩施工, 对益田路隧道洞口段富水、浅埋、软弱围岩、穿越中心城区施工 难点进行分析,选定总体施工方案,详细介绍超长大管棚、小导 管注浆进行围岩加固,井点降水、帷幕注浆截水疏干隧道内地 下水,CRD法开挖、静态爆破处理孤石等施工工艺、方法及心得 体会、技术创新方面的设想,对今后类似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 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VI级围岩;浅埋;富水隧道;辅助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954(2010)02一O109—04 1 工程概况 广深港客运专线益田路隧道位于新深圳站与福田 站间、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街道梅林检查站至福田区市 民中心一带,隧道全长6 236 m。其中隧道进口段 DK104+810~DK105+014为Ⅵ级围岩,开挖断面 142.1 m ,下穿深圳市公安局警犬基地,101人防工程、 深圳市公安局第二劳教所等,覆盖层厚度薄,平均 14~20 m。该段隧道通过地质主要为填土层、冲积层、 残积层、含水砂土层、全风化花岗岩,存在砂土液化、软 土震陷、孤石隐患,地下水富集,洞身涌水量q= 5 500 Ill /d,易产生地表下沉、坍塌、冒顶、涌水、突泥 等事故。 2施工难点分析 (1)益田路隧道设计为双线,断面大,Ⅵ级围岩段 埋深浅,工程地质复杂多变,有素填土、淤泥质黏土、粉 质黏土、砂土、全风化花岗岩,易坍方冒顶,软化流泥、 涌泥、涌沙,自稳性较差,安全风险高。 (2)砂土层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强度 低、压缩性高、灵敏度高等特征,容易引起地表沉降和 拱顶坍塌,注浆导管成孑L较困难,注浆加固地层效 果差。 (3)益田路隧道与厦深线梅林隧道左右线合建, 三隧连体,间距小,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4)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区,建筑物密集,工商业发 达,人口众多,地表沉降控制要求严格,需要采用强有 收稿日期:2009—10—09 作者简介:杜运国(1976一),男,工程师,2000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 院土木分院。 铁道标准设计RAILWAY STANDARD DESIGN 2010(2) 力措施,保证地面建筑物安全。 3总体施工方案 针对进口段埋深浅、围岩差、富水等特性,经专家 多次会议论证,拟采取超长大管棚、小导管注浆进行围 岩加固,采取井点降水,帷幕注浆截水疏干隧道内地下 水,采用CRD法开挖、静态爆破处理孤石等综合施工 技术。建立动态信息化管理系统,开挖前,用地质雷达 探测地层,用红外线仪探测地层有无储水,用地质钻机 钻孔,进行验证;制定相应预案和对策,准备相关材料 和设备,以备应急使用。隧道开挖先降水,及时支护、 及时施作仰拱成环、及时二次衬砌,开挖后,加强围岩 量测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提高监控量测密度,发现围岩 有变形或异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确保隧道 施工及周边环境安全。 4辅助施工技术 4.1 超长大管棚超前支护 (1)施工参数选定 ①钢管采用4,159 mm热轧无缝钢管,壁厚8 mm,节 长4~6 m,以丝扣连接而成,钢管及钢花管同一截面内 的接头不超过管数的50%,大管棚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超长大管棚布置 ②管距:环向间距30 cm。 ③钢花管上钻注浆孔,孔径1O~16 mm,孔间距 11 c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留不钻孔的止浆段长 1 10 em。 ④倾角:隧道线路设计以2.74%纵坡下行,经现 场试验选定管棚施工倾角为0.1。~0.15。时,最有利 于管棚施工。 ⑤根据地表沉降控制要求,为了提高大管棚的抗 弯能力,在钢管及花钢管内设置钢筋笼并灌注M10 砂浆。 】09 隧道/地下工程- ・杜运国一益田路Ⅵ级围岩富水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4.2 并点降水 ⑥注浆参数:在黏土中注超细水泥浆,掺入8%~ 10%微膨胀剂,水灰比控制在0.45~0.6,注浆压力控 制在0.5~2.0 MPa;在砂层中注入水泥一水玻璃双液 浆,水泥采用强度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为 28~35 Be ,水泥浆液水灰比控制在1:1~1:1.2,水 泥浆液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l。 (2)工艺流程 (1)降水方案 根据益田路隧道地质资料,隧道通过地层主要有上 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暗挖隧道要 做到无水作业。结合含水层特点、水位高程与隧道的关 系,经专家会议研究,地面采取井点降水方案,降水井直 径700 mm,滤水管直径为400 mm,外包一层40目尼龙 ①导墙施工:在开挖廓线以外拱部140。范围内施 作导墙套拱,断面尺寸为1.0 ITI×1.0 Ill,导向墙内设 网,地面下1 Ill以下井深范围内回填西3~7 mm滤料,孔 顶1.5 1TI采用黏土填塞,井深较仰拱底低2.0 1TI。沿隧 2榀I18型钢,钢架外缘设 ̄b194 mill壁厚8 mm导向钢 道两侧布置,间距为15 in,距隧道侧壁1.5 m,疏干上层 管,钢管与钢架焊接。在混凝土浇筑时将导向管口封 堵保护。 ②钻机定位:移动钻机至钻孔部位,调整钻孔高 度,将钻头放人导向管中,钻进时保证导向管、钻机固 定钻杆的钻轴和钻杆在一条直线一I-,随时监控钻进的 角度和方向。 ③钻孔、下管:钻进过程中要始终注意钻杆角度的 变化,并保证钻机不移位。每钻进5 1TI要复核钻孔的 角度是否正确,以确保钻孔方向。 ④钢筋笼安装:每个孔打设完后,清洗孔内残积岩 屑,待清理完毕后安装钢筋笼。 ⑤注浆:注浆采用自内向外分段注浆。即连接注 浆装置进行压力注浆,注浆过程中控制注浆流速。 ⑥检查:利用奇数编号钢管作为检查孔。在全部 偶数孔完成注浆后,开始打设奇数孔,同时检查注浆效 果,改进注浆配合比。 (3)几点建议及体会 ①在土中施作大管棚,由于土质的黏性,柔性、易 坍孔性,与管棚之间的摩阻大,增大了长管棚施工难 度。在益田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经专家多次论证,选用 意大利CASAGRANDE公司PG185型钻机,施钻效果 较好,每天能成管3根。 ②长大管棚施作前,如何控制管棚导向角度,非常 重要,因为各种地质有它的共性和特性,影响管棚施工 的各种地质参数都会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反复 试验才能确定,在益田路隧道管棚施工过程中,经过先 后6次试验,才到达最佳效果,控制管棚倾角为 0.1。一0.15。。 ③大管棚施作过程中,需要加强管棚顶进定位,随 时监控管棚施作到达位置,一旦偏离,及时进行纠偏, 确保管棚不侵限。 ④管棚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注浆,加固地层,封 水,为下一根管棚施作创造条件。在注浆的过程中,需 要加强监控,控制注浆流量和注浆压力,一旦出现异 常,立即查找原因并进行分析,调整浆液浓度、配合比 以及外加剂掺量。 110 滞水、潜水,降低承压水头到隧道仰拱下1.0 m。降水井 井点布置见图2。洞内采取在掌子面打超前降水管,仰 拱中间设临时集水坑(集水坑底高程低于仰拱底高程 1.0 m),疏干隧道开挖区域内地下水,增强土体强度,剩 余少量残余水,采取小导管注浆止水。 空泵抽水 图2降水井井点布置(单位:mm) (2)降水井施工技术要点 ①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控制井孔的垂直度 ( ≤1%),控制好孔径、孔深,保证井孔孔径上下一致。 ②加强滤料回填控制,把孔内泥浆适当稀释到比 重1.05左右,灌填高度符合设计要求,灌填量不小于 计算值的98%,良好的滤管和过滤层可以使出水量 大,出水的泥砂含量小,反之,井管被泥沙淤塞,出水量 小,影响降水效果。 ③井点管口保护,井点位置设有明显的标志,防止 杂物掉人管内及机械破坏井管。 ④做好水位观测,加强降水系统的维护检查,确定 专人负责,做好降水记录,保证抽水过程连续不断,配 备发电机和适量的备用泵,确保隧道无水作业。 ⑤做好观测井水位观测、地表沉降观测,一旦出现 异常,立即停止降水,分析原因,必要时将观测井改为 回灌井,进行地下水补充,隧道施工采取截水措施,确 保施工安全。 4.3帷幕注浆截水 隧道穿越深圳市警犬基地,覆盖层厚仅有14 m, 穿越地层主要为富水细砂层和中砂层。该区域房屋较 多,均为砖混结构,基础为扩大基础,置于黏土层内。 为防隧道坍方冒顶、软化流泥、冒水,控制地表沉降,保 护既有建筑,采取帷幕注浆截水,加固地层,减少地下 铁道标准设计RAILWAY STANDARD DESIGN 2010(2) 杜运国一益田路Ⅵ级围岩富水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隧道/地下工程・ 水损失。 扰动,改善破碎剂的破碎效果。眼孔布置见图3。 ・’o。。。。。。‘・空眼 ・。・。・。・。’・ (1)参数选定(表1) 表1 注浆截水帷幕设计参数 !::。:一0::・。・。・。・。:  亟.一一一一: ・。・。・。・。・: ● 。 ● o ● o ● 。 ●● 。 ● o ● o ● 。 ● o● 帷幕方式 (2)注浆材料 蔷 蕈 \:。‘。。。‘。 ● ● D ● o ● o ● o ●O ●0 ● o ● 。 ● 。:减振孔。‘。‘。‘。。。: ●●/ —————一 o● :・ 。 .。.。 ・。 ・: \ . 。 .。 . 。 .。・: 图3眼孔布置 为有效控制注浆的扩散区域,确保浆液在地层中 的凝胶,结合益田路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经专家 ②参数确定(表4) 表4爆破参数 研究讨论,注浆采用普通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材料及配 合比见表2。 表2注浆材料及配合比 水泥 P.032.5R 水:水泥 l:1~1.31:l 水泥:水玻璃 l:0.03~l:0.O5 水玻璃浓度/Be 25~35 (3)注浆参数 针对该段富水砂层地质,注浆参数经现场多次试 验、调整,选定现场注浆参数见表3。 表3注浆参数 参数名称 截水帷幕 扩散半径/m 0.6 注浆终压/MPa 1.2—1.5 凝胶时间 50 8~1 min 30 s 注浆速度/(mL/min) 201~301 注浆分段长/m 0.4 单孔分段注浆量/mL 1 200(粉质黏性),1 300(细砂层),1 500(中砂层) (4)注浆施工 注浆方式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采用袖管注浆工 艺,注浆顺序上采取约束发散性方式,即隔孔隔排,最 后注中间排,从而有效地控制浆液扩散区域,确保注浆 后形成完整的截水帷幕。 (5)效果评定 截水帷幕施工结束后,测试地层渗透系数为1.8X 10~~2.5×10~cm/s,在随后的隧道开挖中,仅有少量 渗水,地下水位基本稳定,地表沉降处于可控状态,隧 道得以安全施工。 4.4静态爆破处理孤石 开挖过程中,存在孤石尚未完全风化,不能采取常 规爆破处理,以免振动造成砂层液化、软土震陷,造成 周边建构物破坏。为此,孤石拟采用静态爆破处理,人 工风镐清除,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控制地表沉降,保护 周边建(构)筑物。 (1)爆破参数选择及施工工艺 ①布眼 沿着需要开挖的部分周边线,采用潜孔钻机密钻 一排眼,形成隔离面,减少孤石静态爆破对周边围岩的 铁道标准设计RAILWAY STANDARD DESIGN 2010(2) 注:破碎剂选用超离牌商效无声破碎剂。 ③钻眼 采用 42 mm的钻头水平或略向下倾斜钻眼,钻 孔深度为破碎体厚度的85%~90%,眼孑L内余水和余 渣用高压风吹洗干净。 ④装药 向下方向的眼孔,将药剂加30%的水(质量比)拌 成流质状(充分搅拌后略有余水)后,迅速倒人孔内并 用略小于钻孔的捅杆捅紧,特别长的钻孔,可多分段破 碎,逐段捅实,开裂后,立即向裂缝中加水,以支持药剂 持续反应。 水平方向眼孑L,可用与眼孑L同直径的锚杆纸袋装 入药剂,集中浸泡,充分浸泡,逐条装入,分别捣实。装 药采用“由上到下,分层破碎”施工方法,以便工人 操作。 (2)静态爆破的关键技术和改进设想 ①每循环过程中每个工人负责装药孔数为6~ 8个,工人在取药、加水、拌和、灌装过程中争取保持同 步,确保每一个眼孔的最大膨胀压保持同期出现,提高 岩石的破碎效果。 ②每次装填药剂前需检测炮眼孔壁,药剂、拌和 水、搅抖桶的温度,控制在30℃下,药剂装填过程中, 已经发烫和开始冒汽的药剂不允许装入孔内,以免发 生冲孔,危及人身安全。 ③为防止冲孔伤人,操作人员需戴防护眼镜和橡 胶手套进行操作,不可将面部近距离对着已装药的炮 眼;装药完成后,应及时打进铁制的封El器,盖上草垫 和棕垫,远离装灌点;并在施工现场备好清水、毛巾,以 免冲孔时能及时救治。 ④加强药剂反应时间的控制,在益田路隧道施工 中,控制药剂反应时问主要采用如下两种方法:一种是 在拌和水中加入抑制剂,加入量为拌和水的5%~ 6%;另一种方法是严格控制岩石、干粉药剂、拌和温 l11 ・隧道/地下工程・ 杜运国一益田路Ⅵ级围岩富水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3)CRD法工序繁多,组织复杂,进度缓慢,如何做 好工序衔接,加快施工进度,是个新课题。在益田路隧 度。反应时间控制在l5~30 min。 5 中隔壁GRD法施工 道施工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做好工序衔接,充分发挥 机械设备工效,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每一分部间距为 10 m,采用小型反铲挖掘机、皮带运输机配合施工,并根 据围岩量测数据,开展工法试验,由CRD法转序到CD 法,从CD法再转序到台阶法,逐步完善,由繁到简,逐 步实现工法转换,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快施工进度。 益田路Ⅵ级围岩富水隧道施工严格遵循“先降 水,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的原则进行施工。原设计该段软弱围岩采用双侧壁导 坑法施工,后经分析论证,拟定采用交叉中隔壁 (CRD)法施工。中隔壁(CRD)法施工分块见图4及 图5,其施工工艺不再详述。 图4 中隔壁GRD法工序剖面 8 em厚C25混凝 衬砌混凝土隧底填充边墙基座 初期支护混凝土 土封掌子面 \ \ ⑤ ② ① \掌子面封闭 ⑥ ④ ③ 8 em厚C25混凝 \土封掌子面封闭 图5中隔壁GRD法工序平面(单位:m) (1)CRD法施工的关键就是将大断面隧道通过强 支护临时分块,实现隧道周边土体应力逐步释放,控制 土体变形,减少周边位移,减少地表沉降,因此隧道施 工过程中“短、平、快”非常重要。施工前,应制定详细 的施工方案和紧急预案,做好监控量测点位的埋设,做 好隧道降水等辅助措施,确保隧道开挖时真正做到 “短、平、快”,做到及时封闭成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和周边环境安全。 (2)CRD法需要根据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水文条 件决定断面分块、施工顺序及进尺,以减少隧道周边围 岩变形,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在益田路隧道Ⅵ级围岩 段CRD法施工中,在常规的CRD六部施工法基础上 进行了技术上更改,5、6部开挖时,先采用中洞法开挖 中壁区域接长中壁撑致仰拱,然后同时进行5、6部开 挖,及时封闭成环,施作仰拱,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 设备利用率,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112 6 监控量测 根据益田路隧道该段工程特点,监测的重点为地表 沉降、建构筑物周边沉降、变化、拱顶下沉、地下水位变 化。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2~5 m,共布置地表沉降观 测点215个,周边建(构)筑物13栋,布置测点130个。 拱顶下沉、隧道周边位移每5~8 m布置一断面,共设计 监测断面35个,在敏感建筑物附近设计13处地下水位 监测井。做到了及时监测,及时反馈,各项数据相互验 证,根据检测数据预测发展趋势,及时掌握施工结构受 力状况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施 工方案,采取相应措施,为施工现场提供服务。 7 结语 本段软弱富水围岩采用了井点降水、帷幕注浆止 水、超前大管棚加固、小导管注浆、CRD法开挖等施工 工艺。多种技术措施综合应用,各施工工法之间的协 调管理、论证工作要具有前瞻性,在隧道施工前进行了 周边房屋安全性评估,采取注浆保护现有的建构筑物 等措施。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根据现场的监测 数据来掌握围岩变化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时调 整掘进进尺和初期支护参数,做到信息化施工。施工 实践证明,对于城市中心区大断面浅埋隧道通过地表 密集地区,做好周边房屋安全性评估,采取适当的施工 措施是非常必要,行之有效的。监测数据表明:拱顶下 沉最大为4.8 om,远小于设计控制沉降量15 em,隧道 净空收敛累计最大位移为2.1 em,建构筑物周边地表 沉降累计最大位移累计为3.4 om,地下水位监控未出 现异常变化,整个施工过程做到了信息化,安全可控, 确保隧道结构和周边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高速铁路隧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 版社,2006. [2] 陈豪雄,殷杰.隧道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3] 刘殿中.工程爆破实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4] 成守军.富水软土地区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 2009(2). [5]铁道部第二工程局.铁路工程施工手册・隧道[M].北京:中国铁 道出版社.1995. 铁道标准设计RAILWAY STANDARD DESIGN 20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