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用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了解粗纤维测定方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二、实验原理
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醚、乙醇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称为粗纤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三、实验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电热恒温箱:可控制温度在130℃;
5、高温炉:电加热,可控制温度在550~600℃;
6、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30ml酸洗石棉悬浮液。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
7、消煮器:由冷凝球的高型烧杯(50ml)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 8、锅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及漏斗;
9、滤器:200目不锈钢网和尼龙网,或G2号玻璃滤器; 10、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内容
1、称样:称取1~2g试样,准确至0.0002g,如果脂肪<1%可不脱脂,1~10%可不必脱脂,但建议脱脂,脂肪>10%必须脱脂,或用测脂肪后残渣。
2、酸煮:加入0.255±0.005mol/L煮沸的硫酸200ml和1滴正辛醇,使其在2min沸腾,且连续微沸30±1min。注意保持硫酸浓度不变,样品不可损失。
3、过滤:用沸蒸馏水洗至不含酸。
4、碱煮:将酸洗不溶物放入原容器中,加浓度准确为0.313±0.005mol/L且已沸的氢氧化钠溶液200ml,同样微沸30min。
5、过滤:先用25ml0.255mol/L硫酸洗涤,再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用乙醇15ml洗残渣。
6、烘干灰化:取下坩埚,130℃烘干至恒重。550±25℃灼烧30min,冷却称重至恒重。
7、计算结果:
粗纤维(%)m1m2100mm1:130℃烘干后坩埚样残渣重(g) m2:550℃灼烧后坩埚样残渣重(g)m:风干样重(g)1976年Van Soet提出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作为评价饲草纤维类物质的指标。
NDF:木质素、纤维素、二氧化硅、半纤维素、细胞壁的成分如镶嵌微量的蛋白质
ADF:木质素、纤维素、二氧化硅 ADF-NDF=半纤维素 ADF-ADL=纤维素
该法可以分别测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这量一大进步,但该法提取出的纤维物质中残留含氮尚有20~50%(有可能不消化),在NDF还有淀粉残留,使准确性下降,该法不适于纤维量低的精料(蛋白质或淀粉多的试样),因此也叫饲草分析方案。
Fonnesback(冯列士贝克)于1970~1974年提出冯氏法。
(1)先用蛋白酶将饲料进行消化(pH=3.5),然后用酸性洗涤剂煮沸1h,使原饲料中95%以上的蛋白质被消化。
(2)将上步分离出的细胞壁用40%硫酸煮1h,使半纤维素水解,过滤残渣为纤维素和木质素,酸不溶灰分,1步-2步=半纤维素含量。
(3)将上步所得的残渣用72%硫酸处理3h,过滤洗涤残渣,105±2℃烘干,称重,然后灼烧称重,木质素逸失,剩余为二氧化硅。
五、作业
完成计算的全过程及计算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