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筋占混凝土的体积系数
经常有人问起钢筋占混凝土的体积是多少?系数是多少?
为什么要考虑这个?因为我们要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只有测算混凝土净用量,才能做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清楚了解混凝土材料有没有浪费。
众所周知,我国所有的定额体系混凝土计算规则都不扣除混凝土内钢筋所占的体积:“现浇和预制混凝土除注明按投影面积和延长米计量者外,均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件及 0.3㎡以内孔洞所占体积……”
定额规定为了计量方便,定额计算规则已作简化处理。0.3㎡以内小洞口所占的体积、钢筋、预埋件所占体积均不扣除。所以,实际用量不等于定额用量,它们之间是有细微区别的。混凝土实际用量=构件体积-钢筋体积-预埋件体积-洞口体积。
因为钢筋体积很难测算,而且是以重量为单位计算的,同时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可忽略不计,也没必要计算。但这显然是一种较为粗糙的计算方式,不符合我们公司精细化管理原则。
-可编辑修改-
。
要做到项目精细化管理,钢筋占混凝土的体积的比例必须要测算,而且不能全根据系数来测算,因为地区、结构、部位、构件、设计的不同,其配筋率和含钢量是不同的,钢筋占混凝土的比例系数也就不同,所以系数法并不可靠。另外不仅仅是知道个系数,更是要清楚它的来历和计算原理。经验系数是计算和积累出来的。系数法也先测算钢筋指标,再测算混凝土指标,最后得出钢筋与混凝土之比系数,就能很容易计算出实际混凝土用量。
系数法是根据含钢量或钢筋指标而来,假设钢筋每平方指标为0.07t,即每平方米70kg钢筋。这是大多数高层结构的平均含钢量,在我们棕榈泉项目1单元写字楼,其含钢量远远大于这个数。混凝土每平方指标为0.4立方,则钢筋系数=0.07÷7.85÷0.4=0.02229
设钢筋所占体积系数为0.02229,则实际混凝土量=定额混凝土量(不扣洞口)×(1-0.02229)。
设建筑面积为10000㎡,则钢筋重量为700 t,混凝土量为4000方,混凝土实际用量=4000×(1-0.02229)=3910.83方。
一万平方米建筑,钢筋体积约90 m3左右。20万平米的一个大型项目就有1800 m3,仅混凝土材料费约70万之多。目前我们成都公司超过20万平的在建项目也不在少数,累计起来,其中价值也是可观的。
-可编辑修改-
。
另外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先计算钢筋长度,再乘以根数,得出总长度,然后乘以单位钢筋重量(公斤/米),得出钢筋重量。如果计算钢筋体积则进行如下换算,钢筋体积等于钢筋重量除以钢筋比重7.85,1 m3钢筋=7.85 t钢筋。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精细化到构件、楼层。如一根框架梁重量为2t,则折合成体积=2÷7.85=0.25 m3。如一层钢筋重量70吨,则一层钢筋所占混凝土体积=70÷7.85=8.917 m3。
由于钢筋所占的比例较小,对总造价影响不大,在计价时没必要扣除,只有在成本测算时才去计算钢筋体积。项目管理者也能知道真实的用量和成本,同时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由于清楚定额用量与实际用量之间的幅度差,所以给工地供应的混凝土往往量也不足。定额计算规则之所以不扣钢筋所占体积其实也是考虑施工单位的利益,所以施工单位不要把这“好处”不当回事。如果在这个事上不当回事,在其他细节上也不会考虑很多,离精细化管理也会渐行渐远。富豪李嘉诚一元硬币掉在阴沟内也派人捡起,相比我们的一些工地,浪费惊人,扣件钢筋模板材料到处都是,最后都当成垃圾处理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精细化管理的习惯,首先要进行真实的成本测算和分析,如混凝土的实际用量精确计算,做到心中有数。项目管理精细,效益则高,粗,则差。这规律几乎是一定的。
-可编辑修改-
。
最后可以这么说,项目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为我们企业增加效益,也是为社会节约资源。因此我们一定要把精细化管理当成一种时刻坚守的理念,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把精细化管理做到极致,为我们公司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
-可编辑修改-
。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