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研究
作者:张萍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3期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扩张速度和扩张规模越来越大,不少企业正向多元化、跨行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融资问题正成为不少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融资困难,融资缺口大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产生较大的融资风险。如何识别融资风险并通过强化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来化解风险,解决融资缺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在经济领域上的舞台越来越大,不少企业正逐步向着多元化、跨行业经营趋势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和不确定因素,企业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对融资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融资正成为制约不少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且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风险,对于企业的正常有序运营也存在潜在威胁。因此,要有效强化企业融资过程,及时关注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实现对企业融资过程的全方位管理,以便及时化解风险,解决融资瓶颈。 一、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融资风险指的是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为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实施相关融资活动,在融资活动实施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或者难以控制的因素造成企业的财务工作未能完全按照预定的财务目标进行,进而导致可能发生损失,导致企业经济利益受损的可能性。
一般来讲,风险是具有两方面的,它不仅仅意味着可能发生的损失,也有可能表示潜在的收益。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不能简单地将风险定义为损失。企业在融资某环节中出现偏差都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并进而致使企业债务增加,偿债能力下降,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与融资风险相对应,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可以强化对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及时把控,通过健全内部控制体制,完善公司治理,及时预见公司未来状况,改善治理结构,以此来减少企业在融资活动中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实现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融资问题越来越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国家适时出台了支持企业发展,缓解企业融资困难的政策,我国的企业融资渠道正逐渐扩展,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元化融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与此同时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暴露出的融资风险及内部控制问题也日益明显。
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着内源融资不足、间接融资比例偏低等现状。
首先,内源融资相对来讲成本比较低、效益比较高,按照国外发展经验,企业内源融资的比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的,这对于企业融资现状的改善以及规避融资风险具有优势。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内源融资的比重还相对较低,这里面包含了企业以及现有体制两方面的原因。
其次,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间接融资方面也存在欠缺,这主要是由于银行体制的不健全,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银行服务的对象倾向于大型企业,对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有效满足,扶持力度不够,广大企业的间接融资缺口较大,资源严重不足。
再次,而且伴随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少企业将融资目光转向了民间融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企业无法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足够资金难以满足需求,进而转向民间借贷,这场会产生巨大的融资风险,难以把控。
与上述企业融资现状相对应,我国企业在融资内部控制环节上也存在不足,难以有效把握融资风险。
首先,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少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改进,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存在家族式治理模式,公司管理理念较为滞后。不少企业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缺少内部控制岗位的设置,公司治理结构不科学合理。
其次,不少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缺少专业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不少企业管理层专业水平较低,难以有效把握企业融资过程中产生的融资风险,对于未来发展难以把控,对公司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三、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建议措施
首先,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管理层只有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有效应对越来越多的融资风险,提升发展空间,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只有建立健全以风险方法和控制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融资水平。
其次,建立专门的企业融资服务机构。强化对企业在融资领域的扶持,依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成立企业融资服务金融机构。尽管当前银行部门分类中存在信贷服务部门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但没有实现专门化,因此适时成立专门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融资服务质量,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再次,进一步完善资金扶持体系。要根本上缓解企业融资难题,规避企业融资风险,需要大力扩展企业融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对企业在融资领域的扶持,依据我国实际情况和企业资金需求,从银行贷款、直接融资、税收、财政支出等各个相关领域实现对企业的支持,提升企业在融资领域的实际水平和效率。
最后,提高企业管理层风险管控意识和水平。企业发生融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缺乏风险管控意识,没有有效的风险管控手段。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在融资活动中要不断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理念教育,培养其财务风险意识,并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防控水平,增强财务人员及时发现融资过程中财务风险的能力,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及时加以解决。
总之,实现有序融资,强化企业融资能力,及时化解企业融资瓶颈对于企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强化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管理层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应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改善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才能真正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肖丽蓉.关于企业融资风险及其对策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05). [2]宋清华,黄彬.我国企业融资风险初探[J].经济学情报,2009(04).
[3]戴小平,陈靖.我国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02). [4]康俊.我国企业融资风险与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