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Ⅰ标段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苏南市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苏南##路Ⅰ标段工程项目部 二0一一年三月
致建设、监理单位:
##路工程位于苏南东部天宁区与戚墅堰区交汇处,本标段实施范围北起东方东路,南至老运河桥南,跨老京杭运河,全长1800m,是市委市政府“建设东大门”工程中连接南北方向的城市主干道之一。为保质保量建设完成##路工程,我公司根据规划设计及施工要求,特制定以下工程检测方案,具体如下: 一、工程概况 1.道路及桥梁横断面
1)一般路段横断面:4.5米非机动车道+2.0米机非分隔带+12米机动车道+3.0米中央分隔带+12米机动车道+2.0米机非分隔带+4.5米非机动车道,总宽40米。两侧均布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含人行道)。
2)铁路地道引道:7米地面辅道(含引道上挡墙宽度)+3.5米人行道+4.5米非机动车道+1.65米分隔带(含引道下挡墙宽度)+12米机动车道(含护轮带)+4米分隔带+12米机动车道(含护轮带)+1.65米分隔带(含引道下挡墙宽度)+4.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7米地面辅道(含引道上挡墙宽度),总宽61.3米。
3)桥梁横断面:2*[0.3米(栏杆带)+3.5米(人行道)+4.5米(非机动车道)+2.0米(机非分隔带)]+11.0米(机动车道)+3米(中央分隔带)+17.5米(机动车道)=52.1米 2.主要路面结构
1)一般路面车行道路面结构:4cm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玄武岩骨料,SBS改性)+5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7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0.6cm稀浆封层+4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10%石灰土+土基处理压实。
2)铁路地道引道机动车道路面结构:26cm(抗折5.0Mpa)水泥砼+40cm水泥稳定
碎石+20cm10%石灰土+土基处理压实,洞身内用水稳替代灰土层,但水泥稳定层最小厚度不得低于15cm,否则用C20砼代替水泥稳定层。
3)铁路地道引道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0.6cm稀浆封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10%石灰土+土基处理压实。
4)铁路地道引道地面辅道路面结构: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0.6cm稀浆封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10%石灰土+土基处理压实。
5)人行道及公交站台铺装结构:5cm预制混凝土人行道板+3cm1:3砂浆+8cmC15混凝土+15cm6%石灰土。
6)铁路南侧东辅路路面结构: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玄武岩骨料)+8cmAC-25C粗粒式沥青砼+0.6cm稀浆封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20cm10%石灰土+土基处理压实。
7)顺接段支路路面结构: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玄武岩骨料)+5cmAC-20C中粒式沥青砼+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10%石灰土+土基处理压实。
8)桥梁上部结构:①桥梁上部结构L=20、22米预应力空心板,板厚90厘米。②车行道部分空心板顶面铺设10-13.5厘米厚C50整体化现浇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W6)+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砼(AC-20C)+4厘米SMA。整体化现浇混凝土与沥青之间设置柔性防水剂(0.6-0.7mm)作防水层;人行道部分空心板顶面铺设10厘米厚C50整体化现浇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W6)。③桥面人行道设置盖板,其上饰面为5cm预制水泥砼道板+3cm1:2水泥砂浆。
9)桥梁下部结构:①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盖梁横断面为1.5*1.4米,立柱直径1.2米,灌注桩直径1.2米。②桥台采用浆砌块石台身,承台接灌注桩基础,承台厚1.5米,灌注桩直径1.0米。 二. 检测标准
标准要求 压实度(%) 弯沉(mm) 结构层次 4cm SMA-13 4cm AC-13C 沥青面层 5cm AC-20C 8cmAC-25C 7cm AC-25C ①40cm/(20cm一层) 水泥稳定碎石共两层 ②铁道南侧东辅道36cm/(18cm一层)水稳共两层 20cm10%灰土 98 96 95 96 95 0.21 0.24 0.22 0.26 0.24 抗压强度(MPa) --- --- --- --- --- 97(98) 0.28(0.31) 3.5(7d) 95 6%灰土 26cm水泥混凝土 路基处理 桥台填筑 填方深度(cm) 挖方深度(cm) 填方深度(cm) 0-80 >80 0-30 0-30 30-80 80-150 >150 95 主路1.49/辅路1.76/0.50(7d) 铁道东侧辅路1.52 主路2.48/--- 辅路3.20 抗折强度≥5.0Mpa 95(93) 93(90) 95(93) ≥96 ≥96 ≥94 ≥93 零填及 路堑路床 0-30 ≥96 括号里为地道非机动车道及地面辅道 三、市政工程检测要求 1.路基
(1)土方路基(路床)
1)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3点/1000m2每层); 2)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1点/车道、20m);
3)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等(全数检查,观察法);
(2)路肩
1)肩线应顺畅、表面平整,不积水、不阻水。
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1点/100m每侧) (3)软土路基(砂垫层处理)
1)砂垫层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检查1次。
2)砂垫层的压实度应大于等于90%,灌砂法(3点/1000m2每层) 2.基层 1) a. b. c.
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土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粉质黏土、黏土。 土中的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
使用旧路的级配砾石、砂石或杂填土等应先进行试验。级配砾石、砂石
等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分层厚度的60%,且不应大于10cm。 d. e.
石灰宜用3级以上的新灰。
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
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f.
粉煤灰中的SiO2、Al2O3和Fe2O3总量宜不大于70%;在温度为700℃时的
烧失量宜小于或等于10%。 g.
细度应满足90%通过0.3mm筛孔,70%通过0.075mm筛孔,比表面积宜大
于2500cm2/g。
2)灰土基层:压实度标准达设计要求标准击实、标准曲线试验,环刀试验(1点/1000m2每层),灰剂量检测(1点/1000m2每层),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1组/2000m2每层),全线弯沉检测代表值小于设计值(1点/车道、20m)。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拌合均匀;摊铺无明显离析现象;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大于5mm;压实度标准达设计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试验,灌砂试验(1点/1000m2每层),水泥剂量检测(1点/1000m2),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1组/2000m2),全线弯沉检测代表值小于设计值(1点/车道、20m)。 3.面层 1)
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平整、坚实; 碾压后无明显轮迹; 压实度标准
达到设计要求,路面密度试验(1点/1000 m2);厚度检测(1点/1000 m2); 全线弯沉检测代表值小于设计值(1点/车道、20m);平整度检测、沥青混合料复验。
2) 水泥混凝土(包括预制混凝土)面层:厚度到设计规定(1点/1000 m2); 弯拉强度达到设计规定(1组/100m3);
4. 人行道:预制块人行道压实度:路床≥90%,基层≥95%,环刀法或灌砂法(2点/100m) 5.其它 1)
侧石、缘石、预制道板: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达到设计规定; 外观尺
寸检查。 2)
护底、护坡、挡土墙等工序,砌体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达到设计规定(1
组/50M3砌体)。 6.管道 1)
沟槽:槽底不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
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槽底土层为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局部超挖深度不超过150mm时,可用挖槽原土
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实度; 2)
回填:回填不应有大石块和积水; 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环刀法检测(3
点/每层每侧,两井之间或每1000m2) 回填材料条件相同每铺筑1000m2应取样一次,回填材料条件变化或来源变化时应分别取样。
7.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配合比符合设计规定;混凝土强度,抗压试验(1组/每台班)。
8.砖砌结构:砂浆饱满,砌筑不得有通缝;砂浆强度,抗压试验(1组/每50m3构筑物);砖的强度必须达到产品等级要求,抗压试验复试。 (管沟类压实度采用轻型击实标准)。 桥梁工程 1.土方 1)
基坑开挖与填土:基坑开挖应控制坑底高程,轴线位移和基坑尺寸符合
规定要求;填土碾压后压实度必须达90%以上,环刀试验(3点/每构筑物,每层)。 2.基础 1)
灌注桩: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抗压试验(3组/每根桩);灌
注桩允许偏差符合市政标准规定。 2)
沉井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抗压试验(1组/每根桩);
灌注桩允许偏差符合市政标准规定。 3)
垫层:控制高程。
3.砌体(基础、墩台、挡土墙、拱圈、护坡护底): 砌体砂浆必须嵌填饱满密实;砂浆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规定,抗压试验(1组/每50m3构筑物);砌体
允许偏差符合市政标准规定。
4.模板:模板允许偏差符合市政标准规定。 5.钢筋:焊接件必须检测抗拉强度,冷弯试验。
6.混凝土构筑物(构件):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抗压强度(每个构筑物或构件);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做抗折、抗渗等试验。
*注:以上工序涉及砂、石、砖、水泥、钢材等原材料,必须按批量进行原材料的测试。 钢结构工程
1.钢材检测:抗拉、冷弯试验,理论尺寸,重量偏差 2.焊接件材料检测:抗拉、冷弯试验(1组/300接头) 参考资料: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四、检测频率细则
根据省质监总站《2007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要点》规定,所有试验应由委托人(见证人)在检测当日前进行委托;同条件混凝土抗压试验,在受压日或受压日前一天进行委托,具体试验检测频率详见以下细则。
1.原材料及常规项目检测
检测项目 石灰 (钙镁含量) 水泥 砂 碎石 块石 侧平石 原材料 水泥砖 钢筋 钢筋焊接件 检测频率 200t(每批)/次 200t(每批每标号) /次 600t/次 600t/次 600t/次 各类型/次 3.5万块/次 每牌号每批次60t/次 300个焊头/次 数量 3058t 检测数量 16 备注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等级检测 280t 9500t 2600t 120t 2 43 --- --- --- --- --- 2* 16 5 1 2 13 --- --- --- --- ---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强度等级检测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 根据实际类型批次检测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检测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强度等级、炉号、牌号等检测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强度等级、炉号、牌号等检测 ---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 土工合成材每种/次 料 200t/矿粉 次 细骨料(水稳400m3/6及沥青混合00t/次 料) 粗骨料(水稳400m3/6及沥青混合00t(每料) 种)/次 普通沥青 改性沥青 100t/次 50t/次 --- --- --- --- --- ---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 根据实际进场批次
2.管道工程检测
结构部位及基础试验 检测项目 检测频率 总数 检测数量 备注
素土 抹面砂浆 标准击实(轻、重) 砂浆配合比 按土的种类 每强度等级 2 1 2 1 --- 砂浆配合比 雨水管 按井段((每一环刀法测密层每侧抽检一实度 组,一组三点)一层20cm 井周回填土压实度(环刀法) 1点/每层(20cm)每个井 --- --- 根据实际情况检测 --- --- 根据实际情况检测 按井段((每一环刀法测密层每侧抽检一--- --- 根据实际情况检测 实度 组,一组三点)一层20cm 污水管 井周回填土1点/每层--- --- 压实度(环根据实际情况检测 (20cm)每个井 刀法) 注:此检测频率细则依据设计图纸、CJJ1-2008、GB50268-2008、CJJ4-97编制,实际检测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可能有所变动。
3.车行道路基结构层 (面积46950㎡)
结构层次 检测项目 标准击实(重) 标准曲线 6%灰土处压实度 理层 (环刀法) 灰剂量 (EDTA ) 弯沉 标准击实(重) 标准曲线 10%灰土层 压实度 (环刀法) 灰剂量 (EDTA ) 检测频率 按土的种类 按土的种类 1000m2/点 1000m2/点 20m/2点 按土的种类 按土的种类 1000m2/点 1000m2/点 总数 1 1 47 47 348 1 1 47 47 检测数量 1 1 47 47 348 1 1 47 47 备注 --- --- --- --- --- --- --- --- ---
抗压强度 (无侧限) 弯沉 水泥稳定碎石配比 压实度 (灌砂法) 水泥稳定灰剂量 (EDTA) 碎石层 (分两层压抗压强度 实) (无侧限) 混合料级配 弯沉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 沥青混凝土马氏密度及稳定度 沥青面层(AC-25C+AC-20C+ SMA-13、AC-13C) 2000m/组 20m/2点 每工程/次 1000m2/点 1000m2/点 2000m2/组 2000m2/组 20m/2点 每种类型/次 不同类型混合料每台拌合机每天1次 不同类型混合料每台拌合机每天1次,以4~6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 224 348 1 47 47 24 24 348 24 348 1 47 47 24 24 348 0.50(7d) --- --- --- --- 3.5(7d) --- --- --- --- 4 --- 4 --- --- --- --- 浸水马歇尔必要时(试件数试验 同马歇尔试验) 压实度及厚度 (取芯法) 弯沉 按每层1000 m2/点 20m/2点 --- 47 348 36 36 36 --- 每周1组 --- --- --- --- --- --- 47 348 路面摩擦系每一侧车道每数(SMA-13) 200m/点 构造深度每一侧车道每(SMA-13) 200m/点 渗水 每一侧车道每(SMA-13) 200m/点 平整度 36 36 36 平整度仪:全线道路检测一个车行道 注:此检测频率细则依据设计图纸、CJJ1-2008、GB50268-2008、CJJ4-97 JTGF40-2004编制,实际检测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可能有所变动。
5、桥梁及其他工程
名称 单位 单项检测方案 根据图纸数量按每种标号每100 M3一组标养试块检测 标准频率:每100 M3一组标养试块(同条件),并按不同使用部位检测 检测参数 混凝土 M3 抗压、抗渗、抗折 钢筋原材 钢筋焊接 T 标准频率:每种规格每60T抗拉、冷弯、理论尺寸、重量偏差 为一检测批 标准频率:每种规格每300个接头为一检测批次,并按不同使用部位检测 个 抗拉、冷弯 注:此检测频率细则依据设计图纸、CJJ1-2008、GB50268-2008、CJJ4-97编制,其中桥梁结构涉及桩基及粉喷桩检测,不在本方案实施范围。实际检测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可能有所变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