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3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No.3,2011 (总第205期) HE LLONGJIANG JIAO丁ONG KEJI (Sum No.205)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 陈倩颖 (河北省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处)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进行了分析,包括土方挖方路基施工、特殊路基处理、填土 路基施工、台背填筑等。 关键词:高速公路;挖方路基;施工;台背填筑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1)03—0016—02 1引 言 施工中严禁放缓,以免引起边坡冲刷。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车辆增多,车辆载重加大,对于公路 黄土路堑边坡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变形,施工中宜 路基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速公路来说路基施工是整个 采取措施对边坡进行防护加固。 工程关键,路基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因此 3特殊路基处理 路基施工应根据施工所在地地形、地质状况、公路等级、所在 3.1 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处理 地区的气候、结合施工填挖方平衡等进行。某高速公路全长 横向填挖交界处地面坡度陡于l:3,路基横向加铺士工 80 km,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 格栅。纵向填挖交界处地面坡度陡于1:3,路基纵向加铺土 28 nl,设计速度120 km/h。 工格栅。纵、横向填挖交界处均应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 2土方挖方路基施工 台阶不小于2 m,向内倾斜2%;纵向填挖交界路基应向挖方 开挖前根据路基横断面测量数据,准确放开挖线,对不 侧超挖不小于10 m长后再回填;共铺设两层土工格栅,第一 同路段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对较短的路堑采用横挖方法, 层铺设于路床顶面以下30 em处,第二层铺设于路床顶面以 路堑深度不大时,一次挖到施工所需标高;路堑深度较大时 下15 cm处。 分台阶进行开挖。对较长的路堑采用纵挖法,其路堑宽、深 3.2路床处理 度不大时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开挖;对宽度、深度较大的 (1)一般路段路床处理。 路堑采用水平分层、纵向分段法开挖。 填方路床顶面填筑30 em砂砾,土质挖方路段超挖 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推土机、挖掘机配合自卸车施工。路 80(3111,回填50 cm素土,换填30 cm砂砾;低填路段对原地 基开挖前应考虑排水系统的布设,防止在施工中路线外的水 面超挖80 cm,回填50 cm索土,换填30 cm砂砾;湿陷性黄 流向线内,并将线路内的水迅速排出路基,保证施工顺利进 土路段除外。 行;对设计中拟定的纵横向排水系统,要随着路基的开挖,适 (2)湿陷性黄土路床处理。 时组织施工,保证雨季不积水并及时安排截水沟、边坡的修 填方路床顶面填筑3 em二八灰土;Ⅱ级自重湿陷性以 整和防护,确保边坡稳定;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应考虑 上挖方路段超挖80 cm,冲击碾压后回填50 c/n素土,换填 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试验确定。 30 cm二八灰土;低填路段对原地面超挖80 em,回填50 elll 道床、路堑施工,当挖到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对基床部分的 素土,换填30 cm二八灰土。 土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进行检测。如路堑道床土质不符合要 3.3高填路基处理 求,则应将其全部挖除,另取合格填料,分层摊铺、碾压至规定的 路基填高>10 nl的,对原地面进行强夯,单点夯击能为 压实度。如道床土质符合要求仅密实度不足,则视其含水量,采 1 000 kN・m,每填高3 m进行重锤夯实,单点夯击能为 用翻松、晾晒、碾压等处理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600 kN・m,当遇离村庄较近而无法采用重锤夯实、强夯路 黄土路堑边坡应严格按设计坡比开挖,设计为陡坡,在 段时改用静碾压实。强夯施工工艺见图1。 图1强夯施工工艺框图 收稿日期:2010—11—23 ・l6・ 第3期 4填土路基施工 4.1测量放线及清表 陈倩颖:高速公路路基施工 总第205期 挖成1 nl宽的台阶,分层填筑碾压;当两段同时施工时应交 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 In。 4.5碾压 根据导线、水准复测后的成果,准确放出路基中线、路基 两侧挡土墙边线,实施清表。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附着物、 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 土予以清除,并对原地表进行压实,并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4.2填筑前准备 填前做好土场取样工作,由试验室测定土样的最佳含水 量、最大干容重、CBR等土壤特性。 碾压前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进行检查,符合要 求后,方可进行碾压。首先静压2遍然后进行振动碾压。碾 压时直线段路基采用两边向中间的方法施工。压路机的碾 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 km/h,碾压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 碾压均匀。达到试验段获取的碾压遍数后,用灌砂法检验压 实度,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转人下道工序,不合格 4.3试验路段填筑施工 处进行补压再做检验到合格为止。 在填方施工正式全面铺开之前,分别选择2段长度不小 4.6填筑过程中质量控制 于100 nl的有代表性全幅路基,进行土方路基和土石混填路 每层填土设专人严格掌握卸土地点、分层厚度、土壤性 基的试验段施工。 质,并在整个路基填筑宽度内使运土车辆均匀分布行驶。试 基底经检验合格后,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在 验人员应跟班作业,严格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并测定压实度, 施工路段打上网格,均匀卸土,用推土机按设计松铺厚度在 确保每层压实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每填一层经过压实 整个路基宽度内进行摊铺。土方摊铺后用平地机整平,形成 符合规定要求之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后方可填筑下一 路拱,经测定厚度后,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层。路基压实度及填料技术要求见表1。 碾压时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过程中,测定并 表1 路基压实度及填料技术要求 记录不同阶段路基土方密实度及碾压后土层厚度,直至达到 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试验路段完成后,应对试验路段施工进行总结,以确定 适宜的工作段长度、能够达到要求密实度标准的土层虚铺系 数、压实遍数及最佳机械组合,绘制压实次数一压实度、含水 量一压实度关系曲线,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以指导路基 填筑大规模施工。 4.4分层填筑 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方作 业应分层平行摊铺,分层填筑的各层间应平整,符合平纵坡 要求,不得出现积水,以免影响填筑及碾压质量。严格实行 “划格上土,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 4.7路基整修 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基的设计宽度 路基工程完工后路面未施工前及公路工程初验后至终 50 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验前,项目经理部将组织人员对路基进行维护整修,并保证 随着填方增加,应每间隔20—25 m用尼龙编织袋装土在两 路基排水设施完好,及时清除排水设施中淤积物、杂草等。 侧边坡做成临时急流槽,结合两边临时挡水埝,以利排水。 5台背填筑 不同土质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 为克服桥头跳车,对台背填筑施工要严格控制。台背回 度不得小于50 c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 填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15 cm。为防止每层填土厚度超厚 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10 cm。一般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 和漏检,在台背墙用油漆做上每层压实后的厚度记号并标明 30 cm,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 cm。 层次,以便于控制,台背回填一般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湿 零填挖路基上下路床0~80 e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 陷性黄土路段采用二八灰土回填,从基底到顶面的压实度均 小于96%。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后再压实,使压实度达到 不小于96%。 规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当填方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在两段交界处,如为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ITGB01--2003). 不同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层填筑,每层碾压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都必须到边缘,逐层收坡,待后填段填筑到位时再把交界面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上接第15页) 验,试验按《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要求进 4.3框架梁 行,试验结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框架梁混凝土C ,截面300(高)×400(宽),钢筋保护层 按交工验收报告的要求,在加固工程竣工后2年内,委 25 nun。浇筑钢筋混凝土前,平整、夯实原坡面,使其无蠕滑体和 托专业单位进行一级精度的边坡变形监测,监测结果均没有 松动岩块;架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加支撑固定。在与岩石接触 发现任何问题。边坡加固完工至今已5年,一直处于稳固状 处不架设模板,混凝土紧贴岩体浇筑,钢筋在现场进行制作与安 态,没出现问题,加固效果良好。 装,但钢筋的数量、配置按设计确定,接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 6结束语 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的规定。在两相邻锚杆作 营运中的城市收费高速公路,车流大,车速陕,公路用地少, 用的中心部位设置变形缝,养护7 d以上。 施工作业面小,任何行车意外和堵塞均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 5边坡加固效果 这些因素在高速公路维修时都必须慎重考虑。机荷高速公路 除常规材料检验外,按规范要求对预应力锚索和非预应 I(372边坡失稳治理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其安全可行、经济可 力锚杆抗拔力进行检测。在锚杆注浆14 d后进行抗拔力试 靠的指导思想在工程建设维修中应该倡导。 ・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