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光合作用速率概念辨析
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二. 审题技巧
根据试卷中的表述,如何区分真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现归纳如下: 表示真光合作用速率
植物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植物叶绿体释放的氧气量;
植物叶绿体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植物叶肉细胞固定的二氧化碳量; 植物叶肉细胞产生、制造的氧气量;
植物叶肉细胞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量;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的氧气量;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
植物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容器中减少的二氧化碳量; 植物叶片释放的氧气量; 容器中增加的氧气量;
植物叶片积累或增加的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三・典例解读
K下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 当在—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真正光合速度相同。 (2) 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mgo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0-16)
(3) 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口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
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 千勒克司。
2、以测定的CO? 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
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光照相同时间,35°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C时相等 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C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 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 CO2(mg/h) 黑暗中释放 1.00 0.50 1.75 0.75 2.50 1.00 3.25 1.50 3.75 2.25 3.50 3.00 3.00 3.50 CO2(mg/h) 下表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9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9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C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C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在10C时的2倍 4.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暗处理lh,再光照lh (光 照强度相同),测左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O
组别 一 三 四 温度(°C)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 +3 +3 + 3 + 1 A •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7°CB・该 粧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C・27〜29°C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C下实际光合速率为2 mg/ h 5、如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不同温度(15°C和25°C)下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
• —15( 一25
时间份)
图2
⑴若图2表示的是该绿色植物的氧气释放量时,则应当是光照强度为千勒克斯时的测左值,若图 表示的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时,则应当是在光照强度为千勒克斯下的测泄值。
归类例析“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J
总光合速率代表植物真正的光合能力,它是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纵观近几年髙考 试卷,发现“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仍然倍受青睐。笔者经过汇总归类,初步探究 解题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根据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作判断
(1) 如果光合强度用匍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匍萄糖的
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匍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 如果光合强度用CO: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泄”或\"消耗” CO:的量表
示 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 CO:的量 则指的是浄光合强度。
(3) 如果光合强度用0: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 0: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
度, 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 0: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例1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lh,再光照lh (光 强相
同),测英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组别 一 二 三 四 温度/°c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疑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C
B. 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 C. 27〜29°C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 30°C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
二、根据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作判断
(1) 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A),
曲线的起点在0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0:吸收速率”或“0:释放 速率”时(图B),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2) 坐标系中横坐标是“C0:浓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D),
曲线 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二氧化碳浓度),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 率:若纵坐标是“C0:吸收速率”或“0:释放速率”时(图E),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 二氧化碳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3) 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或“C0:浓度”:若纵坐标出现负值时(图C和图F),
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曲线的起点在纵坐标的负轴上,英对应值表示“呼吸速率” (此点只进行呼吸作用)。
例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0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右图为在一左C02浓度和适宜温 度条件下,测宦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B. b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0
C. 若将该植物巻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平方M叶片一 昼夜
中C02的净吸收量为15mg
D. 适当提高C02浓度,则图中a点下移,b点左移,c点上移
三、根据测定模型的实验原理作判断
(1)液滴移动法测立模型:密闭透光小室中放入NaHCO,缓冲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0:浓
度: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在植物的生长期,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 强度,表现为净光合作用释放0:,致装置内气体量增加,红色液滴移动。
(2)圆片上浮法测泄模型:利用减压逐出叶圆片组织间隙中的气体,叶片会沉于水底。 由
于光合作用释放出的0: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0=,叶肉细胞间隙中的0:增加,叶圆片会由原来 的下沉状态而上浮,根据上浮的快慢,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3)半叶法测左模型: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 物
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一段时间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 别记为a和b (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总光合量。
(4)黑白瓶法测立模型: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只有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呈:二 黑
瓶中溶解氧的变化。白瓶既能光合作用又能呼吸作用,所以净光合作用量二白瓶中溶解氧的变 化。真正光合量(总光合呈:)二白瓶中溶解氧的变化+黑瓶中溶解氧的变化。
例3 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而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 其干
重。假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 是:( )
整个&養于光觀下
庄上牛忆时密走的叶囲叶片X(旳)在中和嘲務走的叶岡叶片北购)
在下午W時再龙的叶岡叶片可/小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泄是z>x>y
B. 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 g C. 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虽:为(z+x-2y)g D. 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h
例4 一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①取三
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冬b、C,并将3用不透光黑布包扎起来:②将a、b、C三个瓶子均 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泄C瓶中水的溶氧量;③将3、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
24小时后取出:④测左独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关于24小时 内X
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请氧量(md/瓶)
)
w
LD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k~w) 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
巩固练习
1 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 分、光
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02含量,结果如下表 (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左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记录时间(min) 甲种植物(mg/L) □ 10 20 25 30 35 35 40 45 0 150 113 83 50 48 48 48 48 48 48 150 110 75 30 18 8 8 8 8 8
乙种植物(mg/L) 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
B.在0〜25min期间,C0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
C. 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02含量 D. 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建C02的能力强
2 右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左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净吸
收速率与CO: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
C. CO: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0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3 下而甲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 再用气泵抽
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溶液中, 给予一怎的光
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而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
作用速率与NaHCO:溶液浓度的关系。
光
丄丄/培帶血
Naiiea 叶侧片 常切
甲
匕面浮的金时液间 A. 在ab段,随着NaHCO,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 在be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
在c点以后,因NaHCO,溶液浓度过髙,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 因配制的NaHCO,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