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华,高 瑛
a
b
(兰州理工大学a.国际经济管理学院b.团委,兰州730050)
摘 要:调查显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自我认知较好但对职业环境缺乏了解、职业理想目标模糊、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和技能较差等问题。解决的对策有:树立和普及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搭建平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9)02-0133-02划问题层次的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学生人数基本呈递减状态,按以上四项内容比例依次为:1415%、612%、415%、316%;同样,不了解此四项内容的则呈明显的递增状态,比例依次为:1112%、1212%、2015%、2519%。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对了解职业环境信息和具体方法不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生不注重社会实践或者因了解外部世界需要利用较多的外部资源而比较难办,另外,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也不能给予保证,大学生对职业环境了解欠缺。
21职业理想目标模糊,社会实践缺乏
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大学对于个人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图2)。但是具体谈到如何实现自己职业理想时,想过且清楚如何实现的有16%,想过但不知道如何做的有71%。看来,大部分有职业理想的学生也仅仅是对未来职业表现出的一种向往,而没有根据职业理想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
一、问题提出
200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走向理想的职业人生。我校于2008年春季学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了解我校开设这门课程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同学做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40份,回收532份,回收率9815%,有效问卷530份,问卷有效率9811%。本次调查,涵盖了学校16个学院从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的理工科专业与文科专业的学生。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问题分析
11学生自我认知较好,但对职业环境了解欠缺
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图1)。说明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之后,学生对自我认知比较清楚。
图1 你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吗
在对职业环境认识方面,主要从是否了解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了解喜欢职业的具体内容程度、了解喜欢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了解喜欢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就“非常了解”一项来看,随着职业生涯规
收稿日期:2008-11-10
基金项目:兰州理工大学高教所高教研究项目(gjy200809)作者简介:李荣华(1973-),女,甘肃民勤人,讲师,硕士,从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高瑛(1978-),女,甘肃平凉人,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图2 现在的学习对将来工作重要程度
实践,并为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去做各种准备。调查发现,只有11%的同学多次参加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而60%的同学很少有针对性的实践经历。说明大学生没有真正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没有认真按规划执行,而是规划完了事,把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束之高阁。
31职业生涯规划的认可度高,但实施效果和技能较差调查发现,学生学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的有38%,比较重要的有59%,不重要的仅占3%,说明学生普遍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观念转变问题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从图3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却不甚了解,说明实施效果和技能还很差。也说明学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刚刚起步,不仅要开设相应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还需要从多方面创设条件,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引导。—
—13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三、搞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及建议
11树立和普及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加强职业生涯指
导
虽然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真正普及的面还不够广。从以上学生获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和急需学校提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项目来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亟待普及。
21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校可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分为三个大的组成部分[1],即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校内外专家。同时,要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较高的学历、现代化的知识结构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调研、培训等专业知识,从而能较好地适应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需要。
31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首先,系统地设置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系列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匹配理论、生涯发展论、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等课程。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地实施分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据大学不同阶段进行有侧重点的教育。大一是准备与适应阶段,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理想。大二和大三是调整与发展阶段,主要是开设与职业生涯相关的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展开就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四是成熟与职业准备阶段,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应通过帮助大学生评测、开设讲座、提供咨询、设立招聘会的形式,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做出科学的职业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最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关注就业过程中的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企业对专业素质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上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隙对接。甚至可以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教材的编写,以及部分课程的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使学生更能适应企业需要,缩短学生从学校人到企业人角色转变的时间。
41搭建平台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
首先,加强宣传与信息流动,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的网站和数据库,提供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资料,设置网上个性化的问卷调查、咨询和生涯指导,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开设专家讲座与专题会议。就业指导机构应根据情况,在不同的时期召开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给同学们展示不同行业的市场定位、发展前景、经营管理战略思想以及从事该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等,使学生尽早认识该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前景,尽早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最后,建立多方合作的实践平台,加强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2]。学校应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这应成为学校今后加强职业指导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刘俊彦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1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1
[2]包尔泉,衷朝武,张群力1打造大学生就业途径探索[J]1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4)1
图3 对未来发展规划的情况
41对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认可度、满意度较高
就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这门课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行分析,非常满意的1315%,比较满意的57%,说不清楚的2311%,不满意的614%;对课程内容非常满意的1315%,比较满意的6419%,说不清楚的2411%,不满意的715%。说明学生总体上对此课程还是很认可的,满意度较高。
从效果来看,学生认为课程对自己非常有帮助的有2013%,有一些帮助的6313%,不知道和帮助不大的合计仅为1614%。说明开设此门课程顺应学生的现实需求,在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1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时间、指导内容和范围等方面的期望
从课程开设时间来看,3116%的同学认为从大一开始比较好,而3613%的同学则认为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说明大多数同学倾向于从低年级开始开设并能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从指导内容和范围来看,学生急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项目主要有7项(图4)。首先,最大需求是通过测评服务来了解“我”、“自己”;其次,想通过咨询专业教师帮助自己进行职业定位,可见学生不是仅仅满足于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介绍,而是追求深层次适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希望学校能给予他们切实的规划指导;再次,2716%的同学想接受职业心理教育和指导,2518%的同学对职业前景咨
图4 学生急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项目
询有浓厚的兴趣;最后,还有1012%的同学对接受一对一的职业咨询服务也很关心。这也说明职业生涯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学生的需求也很多样化,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还亟待学校从多方面创设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职业指导服务。
〔责任编辑:闫长生〕
—13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