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学考研复习计划

来源:东饰资讯网
 教育史的复习和学习中以人物的教育思想和各国的教育制度为主线。我们把教育史的基本内容分为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部分。其中,中国教育史的主要内容有前秦诸子百家的各种教育学说(包括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各朝代的学制特色和学制体系(西周、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代表性人物的教育思想(包括董仲舒、韩愈、朱熹、颜元等);近代教育的发展(洋务运动、近代学制、清末新政、20年代的教育改革等);近代的代表人物的主要教育思想(梁启超、康有为、张之洞、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黄炎培等人)。除此以外,还有许多重点性的知识点零散于各个章节和部分的学习中。

外国教育史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各个时期的教育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包括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代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奇、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现代主要代表人物如杜威等人的思想等。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教育学考研复习计划(2012-03-01 14:15:05)转载▼标签: 教育学考研复习方法教育 分类: 考研复习方法

教育学研究生(学术型)考试从2007年统考以来,教育部规定考试科目:政治、外国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等四门基础科目。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考试只有短短的两三天,但是,之前的复习备考,却是一个艰苦漫长而又至关重要的过程。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复习进度,按部就班地进行,对于考研的成功,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为此,根据去年师大教育学员复习情况,以及考试过后的学员反应,本人给出了这个 2013年教育学专业统考复习进度安排表,供大家参考。由于课程较多,涉及到数十本教材,所以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当然由于个人水平有限,也只是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以及自身的一些看法,提出这个初步的计划,况且2009年的辅导情况,教育学统考学生大都非教育学专业,且不少为在职人士,而本人的这份计划表,是按照学生的标准去写的,自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所以请研友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然而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考复习内容量较大,不管有多少的实际情况,有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是每一个统考研友所必须的。

一、前期准备阶段(2月—3月)

(一)搜集全面的考研信息和资料,听最新的考研形势讲座。

(二)确定报考院校及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

(三)购买历年真题、教材等,熟悉考研题型和真题,准备复习。

(四)制定全面的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二、打基础阶段(4月—6月)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要全面夯实基础,因此主要使用教育学专业经典教材、外加一些适合首轮复习的资料,也可以选择一些打基础的统考辅导班来给自己充电。

这3个月以看书为主,进行基础的复习。要把书从头至尾过一遍,以理解为主,不必纠缠于细节,将不懂的、不容易记的知识点做上记号,好在下个阶段重点把握和记忆。课本要很仔细的看,每一个细节不要错过,包括书上的表格,以及脚注部分,这些都可以成为考试的命题题目。总之,对所有知识点都要涉及,尽量做到全面,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跨专业的考生,有机会最好去旁听相关课程。我们北师在这一方面是相对比较开放的,大家可以去听一些知名教授教育学相关专业的课程。在此轮复习中要做一份笔记,将主要内容归纳出一份比较简洁的提纲,大师以便于下轮复习。

三、强化阶段(7月—8月)

第二轮强化复习阶段,是难得的是这是时间最充裕的两个月,也是很关键的两个月。这一阶段的任务:

(一)第二遍通读教材,把握重要的理论和概念,保证知识点的理解贯通,了解教育学的整体框架,掌握每章重点。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由于教育学重理论性的性质决定了记忆在这门考试中的分量,因此,要更加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记忆。

(二)在重点把握和记忆第一阶段的难点,研究一部分的真题,以把握复习重点和复习方法。

(三)有选择地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强化复习效果。

(四)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及考点变化,购买最新的专业课辅导资料。

(五)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有条件联系导师的话就最好了,没有的话也不必耿耿于怀,应该相信自己的实力。

(六)经济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去参加辅导班,选择辅导班一定要注意识别,尽量选择一些专业的辅导机构,而不要去找那种什么班都开的所谓的大机构。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问清对方的师资情况。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相信一些机构所谓的出题老师上课的谎言,对于统考,教育部是严格限制的,绝对不会出现出题老师授课的情况,否则相关老师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点请研友务必当心上当。

这阶段还远没有到决战的时候,不必把弦绷得太紧,每天只要坚持完成一定的量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要逐步进入角色,尽快把备战的状态调出来。专心看书,一定要保证效率。

四、提高阶段(9月—11月)

第三轮重难点提高复习,这个阶段是比较辛苦的,大家要有思想准备,“坚持考研不动摇”,排除干扰,全面复习。

(一)以大纲为根本,把大纲要求的内容全理解透彻。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

(二)这一阶段的专业学习中,特别要保持充分的敏感度,带着问题意识去复习,善于发现有价值的命题,将其拓展开,整理成不同的专题。工作量虽然庞大,但每做一部分就消化一部分,效果是很明显的。

(三)由于专业课要求答的深入,建议看看其他的教育学书籍,再找几本经典的参考书相关的内容加以补充,整合到原来自己复习的知识体系中。再看些专业方面的期刊杂志如《教育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等,了解教育学大师最新的研究动态。

(四)继续研究教育学权威院校的历年真题,针对出题的特点复习。

(五)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五、第五阶段:(12月—1月)冲刺阶段

这是考研复习最如火如荼的阶段,是复习中全面深化、升华的时期,应该抛弃一切杂念,加速前进。本阶段任务:

(一)这一轮要将参考书快速翻几遍,归纳总结各个知识点,整合知识系统。

(二)重点放在教育学各科重点、难点的提炼和把握,知识点的串连,以及问题的升华上,逐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三)培养考试习惯,进行模拟实训,不要求多,要精中求精,进行查缺补漏,最后梳理考点。这个阶段可以考虑报一个冲刺班,冲刺班上课时间短,较易安排。且冲刺班针对性比较强,虽然没有统考的出题信息,然而由于辅导老师长期从事这一块的教学,对易考点的把握要比研友尤其是跨专业的研友更加了解,所以对于一些非本专业的况且复习不充分的同学来说,参加一个冲刺班也是可以的。

(四)根据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对专业考试作出一些预测,列出一些可考性比较强的题目,从教育学专业期刊或网上找一些文章来进行准备。

博仁教育特别提醒,考前20天,复习基本要求全部大事完成,应该做到一般内容心中有轮廓,重点内容完全到位。这20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住重点、热点反复背诵,同时注意休息、增加足够的营养,把状态调整到最佳,充满自信迎接挑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